2017,即将迎来我的20岁。
很多时候都会想,自己的人生为什么如此平凡?影视作品里的轰轰烈烈是那么遥不可及,从小学到大学,一直做着世人眼中的乖乖女,最大的烦恼是学习怎么又退步了,没有恋爱过,没有去过酒吧,没有超过凌晨回家,也没有去外地超过一个星期……
心底隐约有个念头,去叛逆一把,但那却只是梦中的天马行空。回到现实,还是不敢挣脱,或者无法挣脱社会、家庭等在我心上施加的枷锁。
挣扎于考研与工作,不想继续读书,却又更怕找不到工作,无法与社会接轨。父母说要争取保研啊,可是我又定不下心来认真学习,学着学着更是对自己的专业感到绝望。想考研换个专业,却仍然听不到自己内心真正的声音,不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从事哪一行,就又像是回到了高考结束的那个暑假,只能在别人的建议中,挑选一个父母认为有前途的专业,迷茫且浑噩。
我的内心一片荒芜,在过年这段时间更甚。和妹妹一起去小时候经常走的路上散步,看见小孩子抓着一张糖纸笑得灿烂的样子,心里觉得特别空虚。我们也曾是那样,会因为一个不起眼的小东西高兴一整天,玩什么都觉得特别有趣,连路边一个长满狗尾巴草的水泥板高台都能成为我们的秘密基地。
而现在,高台已被杂草淹没,我们也没有了那个兴致再为了爬上去看太阳而弄脏身上的大衣。从前总共只有一部自行车的时候,我们姊妹几个每天都要轮着骑一圈,骑到河边捡石子就是一个下午;现在每人都有一部单车了,反而没怎么骑了。
还不到20岁,我就已经感觉生活特别无聊了。过年也没什么气氛,就是大家一起吃个饭,放十分钟烟花,收收压岁钱,剩下的时间全部都和手机亲密接触。无论是在家,还是去走亲戚,都是一人抱着一个手机低着头坐着。过年的仪式还在,但我们心中的仪式感已经没有了。或许在不久的将来,这些仅存的仪式也将被微信面对面发红包取代。
有时候会对找不到生活目标而迷茫,更多的时候是得过且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重复的是生活,麻木的是自己的心。
因为从小到大生活太过规律,我一直活在自己划下的一个圈子里,不主动联系别人,也没有人来主动联系我。班级存在感也不弱,但小范围聚会基本没有我。有一点社交恐惧症吧,不知道该怎么表达自己的情感,也不会去表达,一直活在一种孤独的氛围里。但我在熟人面前却又很人来疯,周围朋友对我的评价也是说特别有幽默感,活得很开朗。
可能表面开朗的人会有一颗脆弱的心吧,表现得太强势以至于没有人关注得到高筑的城墙后是不加掩饰的柔软。或许这也是一直单身的原因。
说不定是磁场影响?我身边亲密的朋友绝大多数都是从未谈过恋爱。网上很多分析也看了,无非是长得不好看和长得好看两个原因。不好看所以没有人关注所以没有人喜欢;好看却又不是惊艳,没有表白的冲动,又觉得可能已经有男朋友了所以望而却步。其实说到底,现在的社会风气也有一定原因。单身率不断走高,总的来说是不愿付出追人成本,宁愿沉迷在自己的世界里,而不想费心思去和人沟通。
总和单身即将21年的舍友说,你太宅了,不给别人机会深入了解你,所以没有人追,其实自己又何尝不是这样。可能有些人会是因为一个人的生活太精彩没有时间与另一个人分享所以单身,但在我看来,更多人的生活其实就是宅在宿舍看剧打游戏看小说,时间耗在了虚拟世界,以来逃避现实世界的精神空虚。
其实我上学期间生活还是很充实的,除了本身的专业课,还在校外机构学了一门小语种。课程去年已经结束了,现在闲时偶尔会复习一下笔记,看看电影找找语感。有学过乐器,兴起会在网上找乐谱打印下来练习;对手工很感兴趣,也经常会自己做一些手链之类;正在学习化妆,手法还略显生疏……当然,绝大部分空闲时间还是在看小说。
而放寒暑假期间不旅游的话,就会像现在这样乱想。一整天下来什么也没干,光看手机了,大概是有一种内心负罪感吧。其实玩就玩了,没有必要为了已经逝去的时间感到愧疚,从而导致熬夜。可惜道理我都懂,就是缺乏自制力。这大概是我减肥不成功的根本原因吧。
大年初一即将结束,不要熬夜了,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