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现在还有多少人听戏匣子,也就是广播电台,当然有车一族可能被迫在行驶的路途上,听得多点儿。
但当真参与互动的人,恐怕不多,起码很早很早的时候,我只会听,却不可能想着能去参与。
三五年前,有个老朋友重新遇上我时,问我平时有什么“消遣”?
这个词儿好时髦的,可我这样的蚁族,会有什么消遣?想了想回答:听广播啊!很low吧?
还记得上学时,地方电台有“月(夜)色温柔”点歌节目,火得很!从那时候起,有人写信点播、打热线点播,尤其学生朋友,偷偷的听,偷偷的点,给中意的她(他)生日或者其他重要的日子里,意外的惊喜,让许多人通过电波分享那份儿小小的惦念……据说主持人并不貌美如花,但当时读信读点播的声音,迷倒万千粉丝!
今天手机做了个小测试,用这个号儿已经快十年了,其实很清楚这个数字远远小于那些更新了若干次的新贵们,用网也就这三五年的事儿,至今记得甚至一次被葛同事挖苦——居然“奢侈”到用手机听收音机?对呀,因为够low啊!
蚁族那些年,工作之余的日子就像学生时代一样,唯一可以“消遣”的,就是有个小小收音机。
妹给过一个很先进的小收音机,不用电池,所以我觉得已经很先进了。那些时候,下了班一边干活儿一边听……
后来什么时候起,有了手机、手机可以发短信参与节目,一直到现在可以微信参与,不断更替,不用认识、不用看颜值,与外界沟通的方式可以简化成这样,可能就是我忠实于它的一方面原因吧。
我也得过它不少好处,除了通过它了解外面的世界,在这小城得到的实惠也有过几次。
一次是某年底,竞猜然后抽中去吃了一次电台年夜饭,看了一场主播们现场才艺秀。
一次是猜歌,获得入场券几张,看了现场版邓丽君纪念舞台剧演出。
再有就数这次国庆了,只是参与抽中前三名,得了一张影票,原本以为免费看片儿,谁知是某眼科医院赞助,观影现场有活动,我居然走了狗屎运中奖了!
想来时代发展迅速,商家活动也与日俱增花样不断翻新,我这井底之蛙才有机会抬头看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