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税(Royalty)和特许权使用费(Franchise Fee)是两种常见的支付方式。
一、版税
版税不是稅,而是征税对象。
版税又称版权使用费,是知识产权的原创人或版权持有人对其他使用其知识产权的人所收取的金钱利益,对于版权持手人而言是一种收入,是稿酬的一种支付方式。收入额(收入减除20%费用后的余额)减按70%计算。
拥有版权、特许权、著作权、商标、专利等知识产权,他人要使用便可能需要支付版税,即版权使用费。一般而言,为了能够取得复制或演出作品的权利,即会支付给作品发明者或创作者款项作为版税。
版税(版权使用费)一般基于销售量或收入的比例来支付。常见于出版业、音乐产业、艺术设计、发明创造等知识产权密集型行业。
版税可划分为出版版税、上演版税、录制版税、复制版税和公共借阅版税等种类。
出版版税的计算方法:图书单价×图书印数或销量×版税率;
戏剧、音乐、舞蹈等作品的上演版税计算方法:票房总收入×版税率;
录制版税的计算方法:录制品单价×录制品发行数×版税率。
复制版税和公共借阅版税多见于发达国家的著作权法规中,在我国没有相关规定。
版税制一般不适用于报刊发表作品的付酬方式。
版税率是用于计算版税数额的百分比。无论是在大多数国家还是在国际上,版税率均无统一标准。版税率的确定,一般要考虑作者的知名度,作品的种类、质量和印数,潜在的市场需求以及所授权利的专有程度等因素,由作者、版权所有者或其代理人与作品的使用者通过谈判达成协议。少数国家由政府规定不同作品的不同版税率。版税率随后续印数的增加而递增。
采用版税方式支付报酬的,著作权人可以与使用者在合同中约定版税的标准和支付办法,在交付作品时或者签订合同时由使用者向著作权人预付首次实际印数或者最低保底发行数的版税。首次出版发行数不足千册的,按千册支付版税,但在下次结算版税时对已经支付版税部分不再重复支付。
如果是图书,一般情况下,出版者须在作品正式出版前将版税的一部分支付给作者,这部分版税称预付版税。预付版税可在合同签订后、作品交稿后或样书印出后支付。预付版税一般不少于预计版税总额的50%。
版税制是国际出版业通行的使用作品的支付方式,近年来我国也逐渐实行。尤其是在中外合作出版方面,版税制是最主要的付酬方式。版税率一般多在6%到10%之间。(作家版税5%-15%之间)
版税率标准和计算方法:
(一)原创作品:3%—10%
(二)演绎作品:1%—7%
版税:涉及许可方和被许可方之间的关系,通常较为简单,主要围绕知识产权的使用。
版税:是为了补偿知识产权持有者的使用权。
版税:知识产权持有者通常不参与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过程,风险较低。
二、特许权使用费
特许权使用费是指人们因使用权利、或如信息、服务等无形财产而支付的任何款项。如:个人提供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非专利技术以及其他特许权的使用权而取得的所得。非权利所有人在使用该权利前,必须征得所有人同意或支付一定的费用,否则将被视为侵权行为,要负法律责任。
特许权使用费通常是固定的费用,可能包括初始的加盟费、持续的特许权使用费以及基于营业额的提成。
特许权使用费常见于连锁加盟业务,如餐饮、零售、酒店管理等。
特许权使用费涉及的关系更为复杂,包括对经营模式、服务标准、品牌形象等方面的维护和监管。
特许权使用费是为了获得一个成熟商业模式的使用权,并通常包括经营指导和品牌支持。
特许权使用费特许人可能会对被特许人的经营有更多的控制权,以确保品牌和服务的质量标准。
三、版税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的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1、预扣预缴计算:
收入额的确定:版税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的收入额是收入减除费用后的余额。对于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情况,减除费用按800元计算;每次收入超过4000元的情况,减除费用按收入的20%计算。
预扣率和预扣预缴税额计算:版税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适用20%的比例预扣率。
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为:每次收入额。
预扣预缴税额: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20%(预扣率)
区别:
版税属于稿酬收入。稿酬所得是指个人因其作品以图书、报刊形式出版、发表而取得的所得。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70%计算。
但特许权使用费的收入额则是按100%。
2、年终汇算清缴计算:
在年终汇算清缴时,版税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会并入综合所得,适用3%至45%的超额累进税率。具体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根据全年的应纳税所得额来确定。
四项综合所得: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综合所得汇算,可对已预交的个税进行多退少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