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金钱有很强的恐惧怎么办?
案例解析分享
①表象
表述中提到自己对金钱怀有很强的恐惧感,喜欢的衣服舍不得买,挣的钱被原生家庭消耗光,并觉得这一切都是受到原生家庭观念的影响。但事实真的只是这样吗?
②呈现
留意到你在描述试衣服这件事时,用了“被同学怂恿”这个说法,“怂恿”一词多用于贬义,一般用来形容从旁鼓动去做不好的事情。
会无意识地使用这个词,表明你内心也认为逛街买衣服是不好的事情,这时你的价值观和你的原生家庭其实是匹配的;只是你将这一观念的产生归咎给了原生家庭,却没察觉到自己内在其实也认可了这个标准。
被母亲不停念叨,看到女儿开启省钱模式,这些都让你的内心感到不舒服,
这时你要觉察的是,这种不舒服是从何时开始的?是从小到大都不舒服?还是进入社会,接触并了解了外界,有了比对,形成落差后才产生的?
这其中必定有某个点让你的观念和原生家庭产生了落差,只有这种落差形成之后,内心才会开始产生不舒服的感觉。
这种不舒服经过时间的累积和无处舒解,就会使内心产生压抑;而“故意几个月不上班,去高档的旅游景点旅行”是一个释放过程,这种与原生家庭观念几乎完全是背道而驰的行为,代表此时你在践行的是你新的价值观;
践行后感觉放松,则是内心在告诉你,这个新的价值观更匹配你内在真实的需求,否则你不可能会感到轻松,只会觉得更压抑,并重新回到旧有的模式中去。
同时感觉心理空间大了很多,也是践行后内在对新的价值观的肯定,知道原生家庭节俭的观念并不是唯一的价值标准;
但此时,伴随你长大的原生家庭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也是你无法马上丢掉的,所以你依然会感觉到对金钱的恐惧。
③建议
要探究对金钱的恐惧原因,得先找到你对金钱的恐惧是源于哪里?
是源于从小原生家庭给你灌输的观念——如果不节俭,就有可能会持续贫穷?是对自己的能力不自信,担心钱花掉了赚不回来?还是钱会给你带来什么,或是让你失去什么?
如果以上这一连串问号的答案是肯定的,那说明恐惧是来源于你对钱的需要。
那金钱的本质是什么?
我们知道“钱”本身并不值钱,金钱的价值是源于流动中产生的价值交换。
如果因为恐惧没有钱,或者钱花了以后回不来,你可能就会选择把钱存下来,舍不得花,这其实就限制了钱的流动性。
举个例子:同样是100元,
假如将这100元用于社交,在这个过程中也许就能得到有价值的信息、好的项目、工作的机会等等,钱就在流动中产生了远超100元的价值;
如果选择将钱存下来,也许此时能购买4杯咖啡的100元,在不久的将来连2杯都买不到了,钱其实也就在无形中贬值流失了;
也许你会说这也只是也许,是概率问题;但事实是金钱流动了,即使概率再小也还有机会,不流动,就连机会都没有;
所以想摆脱对钱的恐惧,首先是要找到你恐惧的原因,认清钱的本质,找对自己与金钱的关系。
这个案例里存在未完成的功课和议题:
1:金钱的界限感议题
2:用钱的价值观议题
3:还隐藏着自我价值的议题
4: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的议题
5:受害的无力感和恐惧情绪的议题
大家如有其他的理解,非常欢迎留言一起交流,互相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