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建筑企业的员工,常年要随项目在外,今年转战新疆,来到了乌鲁木齐。
作为一名项目人事,我经常被问到关于工资的事情,所以我“自以为心若顽石”,直到我遇到了门卫大叔。
门卫是当地政府推荐的扶贫户,一位哈萨克族大叔。大叔汉语水平奇差,导致他叫“小妹妹”,我一直听成“小咪咪”,总以为是叫我手里的猫。
过了好久我才知道,他叫的是我………
大叔给我们都起了不同的称呼,我是“小妹妹”,后勤负责人叫“小丫头”,材料部的一个二十多岁的少年,他称之为“大肚子的老汉”……
有一天发了工资3000元以后,大叔看到手机短信提醒,没多久就看到大叔推着他的自行车一蹦一跳的走了,下午也没来上班。
后勤负责人一看,呵,没发工资的时候他儿子一天八个电话“问候”我,早退还旷工?发了工资就不来了?
然后就电话告诉他儿子了,捎带脚还跟社区“汇报”了一下情况。(哈哈,是大叔先不地道的,他跟社区说我们不发他工资)
我们晚上都下班了,大叔推着他自行车着急忙慌的跑过来,正好看见我,用他那“支离破碎的汉语”跟我说了一堆。
五分钟以后,我听出来了,他说他家有人生病了,他去了一趟乌鲁木齐。
我当时很同情的想表示一下,刚好我们后勤负责人来了,大叔如同看见曙光一般,又跟她重复了一遍。
负责人听完以后,淡淡的说:“哦,我知道了,你走吧”。
大叔走后,我还在纳闷,怎么这么痛快。然后那个负责人就跟我说,他问过他儿子了,事情是这样的:
发完工资以后,大叔马不停蹄的骑着自行车去了镇里,叫了好酒好菜的吃了一顿,吃完以后去理了个发………他儿子在镇里上学,晚上放学刚好看到他爸“挥霍”,把他扯回了家……
为什么说他是“挥霍”呢?
从他儿子口中得知,他这几千块钱基本是家里所有经济来源,奶奶还生病了,家中他还在上学。
他拿了工资以后并没有给家里,大概也没想给家里,于是他儿子想让我们“没收”他的工资卡。
然而我们项目作为一个企业,我们个人作为一名职工,谁都没有这个权利扣下他的工资卡,只能拒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