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什么是土壤?
土壤对于我们人类以及自然界生物十分重要,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石,也是人类食物与生态环境安全的保障,无论是植物生产还是动物生产,都离不开土壤这个基地。
土壤是陆地表面由矿物、有机物质、水、空气和生物组成,具有肥力且能生长植物的未固结层。
按照有无人类活动的影响,将土壤分为自然土壤和农业土壤。
2.土壤是由哪三相物质组成?
土壤由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相物质组成、三相物质中,固体部分构成支持植物生长的骨架,土壤中的其他两相: 液体和气体。则共同存在于土壤骨架内部的孔隙中。土壤是由矿物、有机物质、水、空气和生物所组成的。
l.什么是土壤肥力、肥料?
土壤肥力就是土壤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同时不断地供应和协调植物需要的水分、养分、空气、热量及其他生活条件的能力。
土壤肥力按形成原因可分为自然肥力和人为肥力:按是否在生产上表现出来可分为经济肥力和潜在肥力。
凡是施入土壤或喷洒在作物体上,能直接或间接提供给作物养分、提高产量、改善品质,或能改善土壤的理化生物性质,提高土壤肥力的物质统称为肥料。
肥料分为有机肥料、化学肥料和生物肥料3大类.
按照提供养分的方式,又可分为直接肥料和间接肥料.
肥料的施用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水平,使农业生产系统产出水平大幅度提高,从而推动农业的发展
2.土壤肥力与土壤生产力的区别是什么?
土壤生产力是在特定的栽培技术条件下,土壤对某一种或某一系列植物的生产能力。"肥力是基础,生产力是表现"。
为什么土壤是最珍贵的自然资源?
土壤肥料对于农业生产及生态系统十分重要。
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珍贵的自然资源,其在数量上是有限的,质量上是可变的。
土壤的洁净是食物安全与人体健康的基本保障,肥料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十分重要.
I.肥料学发展过程中一些主要学派的观点
土壤肥料科学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学派有三个,分别是农业化学土壤学派,代表人物李比希,其提出了矿质营养学说、养分归还学说、最小养分律三大学说: 农业地质土壤学派代表人物是德国地质学家法鲁、李希霍芬、拉曼等,该学派提出了农业地质土壤学观点,他们把土壤的形成过程看作岩石的风化过程:
土壤发生学派的代表人物是俄罗斯土壤学家B.B道库恰耶夫,其创立了该学派,该学派观点认为土壤的形成是风化作用和成土作用综合作用的结果。影响土壤发生、发育的因素是母质、气候、地形、生物、时间5大成土因素。道库恰耶夫的继任者威廉斯在其学说的基础上创立了土壤统一形成学说,指出了土壤是以生物为主导的各种成土因子长期、综合作用的产物。
2.简述一下目前土壤肥料研究内容。
目前土壤肥料的研究内容主要有11个方面,随着研究内容的不断深入,新的理论与新的技术将会不断产生。
土壤矿物是土壤的"骨骼",但土壤矿物的结构和特点是什么呢?
1.岩石是构成地壳的基本物质,矿物是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
2.主要的成土岩石包括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土壤中矿物按其成因可分为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两类.
3.成土岩石和矿物与土壤的化学组成和理化性质有密切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