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脑子里总是有意无意的在围绕着课堂转。在想,抛开所谓专家的理想课堂,就谈自己身边的课堂,谈自己的课堂。怎样算得上是“好课”?是不是非得符合条条框框的,或者是把所谓的每个环节都得以体现的,才称得上是好的课堂?其实,最终的落脚点感觉还是那句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大千世界每个人的秉性各异,所以从认知观价值观等方面来说,都不可能是完全一致的,顶多也就是有相似之处。对每位教师而言,他所带领出来的学生也必然不同。在自己老师的引领下,有的学生可能就喜欢被老师引导者,这样感觉有方向有思路;而有的学生则可能喜欢在老师的安排下,领着任务前行着;还有的学生可能喜欢的是什么问题都先有自己去尝试一下……那么谁能界定这些课堂中,哪些课堂是成功的,哪些又是不合时宜的呢?
这两天趁空听了几位老师的课,在课堂上,我仔细观察学生的表现。可能还是跟年龄有关,低年级的孩子热情很容易被点燃,一句话甚至有时候就是一个无意的举动,都有可能勾起他们的欲望,而且也都愿意参与展示自己,因为他们没有太多的顾虑;中年级的学生,则是显得稍有点儿腼腆,发言参与的很容易被集中,这个时候就会出现不自信的学生避免参与,或者是没有兴趣的学生同样也不愿参与;而高年级的学生更多的喜欢集体回答问题,都爱埋没在集体内,而不愿“抛头露面”了。那么,这种现象的背后原因到底是什么呢?这也是我面临的很困惑很苦恼的一个问题。
再进入自己的课堂。今天根本就没有轮到我站讲台,因为昨天的一项作业:自己编写一道关于“鸡兔同笼”的问题并解答。所以,上课初我先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交流一下自己的作业,然后在小组成员中选出最优的来代表本组参赛。然后给他们二十分钟的时间做准备,我也坐一旁忙自己的事情了。当再次抬起头来,大黑板、小黑板、黑板贴都已经被占用。再看看小将们一个个也都忙的不亦乐乎。这与昨天课堂上的现象截然不同。昨天在课堂上,当一个问题被抛出时,讨论倒是都能参与其中。但是,在汇报展示时,相当一部分学生都选择沉默。尽管我在课堂上一再强调“课堂上允许他们的胡言乱语”,但就是号召不起来,更多的依然选择的是“沉默”。这是我很苦恼的也很现实的一个问题。尽管在其他班级也发现类似的问题,但是,还是想看看有没有好的办法可以解疑。
今天无意看到周老师的一篇文章,正巧也提到了这种现象,让自己眼前一亮。周老师先对学生进行了访谈。得到高参与的人群是对相应的知识点有一定的基础或者是经验的积累,学习的状态是积极投入的;而有时参与的,是对知识点有一定的了解并不深刻,缺少实际的操作经验,他们喜欢选择参与适合自己的学习活动;最后的旁观者,仅仅是知道,没能引起他们更多的共鸣,便觉得无法参与或者是无从下手,而没有经验与热情做铺垫,他们也只能成为旁观者。经周老师这么一分析,似乎也明白点儿问题的根源所在了。第一,学生学习的起点不一,忽略了差异,设计的问题不能顾及到大多数。第二,学习的实践方式传统,缺乏新颖的设计,不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第三,课前的准备没有落实到位,尽管有时候选择的也是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但由于准备中没能很好的参与,致使课堂上部分学生茫然。第四,缺乏适当的引领,虽有任务的布置,但缺乏一定的目的指向,对学生来说就是缺少实践的载体。
跟学生的心里是一样的,最初半梦半醒中不知所以然。当找到指南针后,有了方向,心中的迷茫也豁然开朗,眼里的世界也变得美妙灵动起来,一切都是心情使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