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闺蜜娟儿发微信给我。
刚刚看了你写的坚持英语学习1200天的文章,其实我最近很焦虑,但也知道都是自己造成的。“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耶”。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错过新风景”,蔡康永这句话其实我也有自己的版本。
说吧,我听着呢,我回复说。
“13年开始,我在你的影响下开始学习英语,也学着打卡,可是四年过去了,我还是只是断断续续打卡一百多天,英语水平也还是那么的惨不忍睹。上个月单位组织5年以上的老员工去国外游玩,但提醒我报名时我推掉了,推辞是办理护照的时间太紧张,可能办不下来。但我知道我是因为我英语水平太差了,我不想在同事面前丢人现眼。上个星期单位举办以PPT形式呈现的作品演讲赛,我去年十月份时在某平台定了学习PPT的课程,但是一节都没有看过,单位现在很多水平不如我的同事都拿到了作品参赛了,可是我因为PPT做的不行,愣是现在都没有拿出作品来……我想的东西那么多,可是,基本都没有坚持过,结果到现在,人越来越焦虑,但也明白,所有的问题都是自己造成的……我是不是真的就那么差劲呢……
我这几天在看《少有人走的路》,里面提到一个概念叫做”熵“,熵是我们每个人人体里都存在的,它会让人体的能量从高往低走,使我们回归到无序与原始的状态,它会帮助我们去放弃,去放纵,懒惰。所以,我们一辈子都需要与它战斗。它的力量也并不会随着我们的成长会减弱。所以,那些能坚持某一件事到底的人,自律的人,他们也无时无刻的不在与它做斗争。我们只能提高自己的战斗能力。
那当你确认某件事是值得做的,并想坚持下去,但是坚持了三天就不想做下去时,怎么办?
首先,告诉自己,这是正常的,每个人身体里面都有这样一股力量在作祟。不要责备自己,也不要怀疑自己的能力。
然后,再跟自己说一声,那我先行动起来,看看有什么不一样的变化。我每次不想练瑜伽时,都会告诉自己,没关系,先站到垫子上。结果站到垫子上,来了两组拜日后,后面就会不由自主的练习下去。当这样的次数多了以后,你会知道,想与不想,有时真的只是头脑作怪。只要你开始行动,哪怕一小步,熵的煽动效应就会减少很多。李笑来老师的方法是对自己说,这只是头脑的想法,而并不是我的想法。他把我的头脑与想法分开处理,更高级!
每一次不想继续时,就多想想原来自己每次放弃时的懊悔心理与状态。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开始的次数很多,放弃的也很多,懊悔的也很多。而焦虑又迫使我们一次又一次的开始。所以,想到之前的懊悔,焦虑,对自己的恼怒。更有可能会选择继续下去,因为那感觉实在太难受了,逼迫自己继续也许还来的轻松很多。如果,还是没能继续,没关系。因为你肯定会后悔嘛,这时将这种感觉仔细的记录下来,然后贴在某个醒目的地方,下次还想放弃时,就好好看看。对于我来说,后悔的次数实在太多,太刻骨铭心了,也太心痛了,所以,这招对我非常有用。建议你也试试。
最后,过去的都已经过去了,真的。就像我的朋友一样,如果去后悔,去自我责备,除了让你难受,浪费你能量外,再没有人任何意义。所以,现在就是最好的行动与改变的时候。试着去推迟满足你头脑的感觉,先行动起来,相信三分钟的热度你也可以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