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总跟孩子说,你要自信一点,要对自己有信心,可是往往孩子的自信心,就是被父母一点点摧毁的。
孩子出生的时候,对自己是没有认知的,他不知道到他是谁,也不知道他能做什么,他对自己的自我评价和认知,是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外界的评价和反馈来搭建的,如果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听到的声音都是,你这里怎么做成这样,那里怎么做成那样,那里怎么又整的一团糟,我们总是想要通过这种提醒,来帮助孩子纠正错误,可是如果总是盯着孩子的缺点看,总是提醒他这里不好那里不足,慢慢的,孩子就会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不管做什么很容易放弃,因为他根本不相信他可以,浅浅地尝试,也只不过是证明给你看,让你相信他真的不行让你别烦他了而已。
之前看过一个故事,两个人从烟囱里爬出来,一个人脸上非常干净,另一个人脸上沾满了烟灰,非常脏,请问谁会更着急地去洗脸。答案是脸上干净的那个,因为他看到他的同伴脸上特别脏,他觉得自己肯定也是这样的,所以他会很着急地去洗脸,而脸上很脏的那个,因为他看到同伴脸上很干净,于是他也认为自己脸上很干净,所以他并不那么着急去洗脸。孩子就是这样的,他们没有对自己客观的认知能力,所以都是通过外界的评价来确认自己的价值的,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说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从父母的眼中,一点点看到和确认他自己的模样。
遗憾的是,当我跟家长沟通的时候,经常听到家长说,很少打骂孩子,但确实也很少夸奖,更多是讲道理和提醒,负面的语言比正面语言多很多,这真的是一件非常非常值得深思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