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
1986年,考古工作者在今四川广汉市三星堆附近发现了两个”祭祀坑“,坑内有数以千计的青铜器、金器、玉石器、象牙和海贝等等。它们大多造型奇异,充满神秘色彩,立刻吸引了世人的关注。
今年3月,三星堆再次向世界展现了它令人惊叹的魅力。
中国国家文物局3月20日在成都宣布,三星堆考古团队新发现了6座“祭祀坑”,出土了500余件重要文物,三星堆再次“破圈”成为“顶流”,频频登上热搜。
在这500余件文物中,最令网友瞩目的,当属复原重量或超过500g,可独自立起的黄金面具残片,其精细的工艺让人惊叹。然而在另一些人眼中,4号坑出土的玉琮才是当之无愧的王牌。
玉琮,为我国古代重要礼器之一,大约在距今5000年前出现。
玉琮内圆外方,是象征天圆地方的几何标志;上下贯通的虚空内圆,意味着苍天和大地气息相连。玉琮被看做沟通天地的使者,为人类祈求上苍的庇护。因此,玉琮成为统治阶级祭祀大地的礼器,并成为权势和财富的象征。同时,巫师也常用玉琮来镇墓压邪、避凶驱鬼。玉琮也有了趋吉避凶的意义。
在江浙一带的良渚文化、广东石峡文化、山西陶寺文化中,玉琮曾大量出现。这其中,以良渚文化的玉琮最发达,出土传世最多。
从时间上来说,良渚文化和三星堆文化相隔千年;从空间上来说,巴蜀与长三角相距1800多公里,但两遗址出土的玉琮竟然具有极高的相似性,这一点非常令人关注。
实际上,这已经不是玉琮在三星堆的第一次亮相了,三十五年前,1、2号器物坑中就曾出土过玉琮。玉琮的频繁亮相,似乎证明着几千年前古老神秘的蜀文化和中原华夏文化就有了交流。
有专家表示,三星堆遗址玉琮应该是来自中原地区商王朝。三星堆既模仿了良渚文化,也受到了齐家文化的影响,无论是长江文明还是黄河文明,都对古蜀国有着深远的影响,三星堆的文化开放而包容。
而这一重大意义的背后,正是玉在中国古文化中的独特地位。
《周礼春官大宗伯》记载:“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
玉琮之所以会流通到巴蜀,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它作为礼玉六器之一,有着文化载体的作用,因而随着中华文化的不断扩大而辐射了大半个中国。
在中国文化中,玉器具有特殊的地位。中国人把玉看作是天地精气的结晶,使玉具有了不同寻常的宗教象征意义。玉制品被看作是显示等级身份地位的象征物,成为维系社会统治秩序所谓“礼制”的重要构成部分。同时,玉也具有独特的精神内涵,常常与君子结缘。因此,在中华文化中玉具有物质、社会、精神三合一的独特地位。
在历朝历代,玉都是备受欢迎的收藏品。当今社会,玉器也是很多收藏爱好者的首选收藏类型,如何鉴别玉器也成为了很多人关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