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天
2015.01.07 周三 晴
最爱的人就在梦中
昨晚梦到在一个很大的舞台,女儿优雅地跳着舞,我和老公站在边缘痴迷地看着,突然,有人上台,给了我一本书,让我当众演讲。看了下题目《最爱的人就在眼前》,刚要开始朗读,结果,纸面上的字全都不见了,成了空白的纸张。突然觉得好紧张,脸发烫,然后死死拉着老公的手,抬头看到女儿也是鄙夷地看着我,心里特别难受,然后醒了……
一直对释梦比较感兴趣,但没学过,更不知道该如何用。但相信,记录下来肯定能触动内心深处的某些东西。刚刚老公在身后看到我写的梦,突然大声笑说:“还真要返老还童啊?这都是学生们才会做的梦。我可告诉你,你若是倒着活,我可不跟你过了!”我笑了笑没回答。似乎女儿回来后,老公心情大好,心脏也没事儿了。难道我们的心情要全仰仗着女儿的施舍吗?无解的发问。
今天在单位听到同事闲聊起领导的儿子,大三了,突然要出国,据说是女朋友出国发展了。之前领导无论费多少口舌,都未能说服他出国读书。这就是爱的力量吧!似乎给人的血液里注入超能量,一切都不在话下!我也萌生了把女儿送出国的想法,跟老公探讨了这个问题,他也有这么个打算。试探了下女儿,她的反应在预料之中,“你们就想这么把我这个包裹抛开?我出国你们就不用担心面子了吧?”话题至此结束!
有点茫然,在思考一个问题:人的追求到底源于什么?内心的真实需求?还是外在的比较?还是其他?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个有追求的人,但想到这,我想我的追求只能被定义为最基本的需要吧!每个人也许真的有预定的轨迹要走,不关乎其他。若是这样,那真的是要人命了!
徐少波 回复
难道我们的心情要全仰仗着女儿的施舍吗?
这个自问很深刻,也是很多家庭面临的情况。更应该说,孩子之所以出现问题正是这个自问所隐含问题的结果。
两个独立个体的结合组成了家庭,随着孩子的出生,夫妻二人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把所有的注意力转移到了孩子的身上,一切以孩子为中心。但是,这种爱的倾注对孩子来说太浓、太厚重,孩子感受到的爱就渐渐变成了压力,变成了束缚。这种浓度过高的爱会压缩孩子独立成长的空间,使之“喘不过气来”,当孩子渐渐有些能力的时候,就会想办法冲破这种束缚以获取自由的空间。而且,孩子的这种努力往往是不惜代价、不计后果的。
有时候,少一点爱,也许才是真爱!
李克富
点评
对最爱的人却视而不见
民间所言的“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和弗洛伊德所说的“梦是愿望的达成”,其实讲的是一回儿事。我们的梦,反映着心灵深处的欲求,对梦境的反思可以得到某种启示或提醒。
心灵深处的欲求,就是无意识的欲求,它一般不为当事人所理解,但是只要当事人能够相信,就能有所领悟。
在母女之间,不只是爱与被爱,而是交织着的爱恨情仇。生命的更迭规律,决定了母亲对女儿所有的爱只能指向一个目标:让女儿离开自己,到一个男人身边,去为人妻、为人母,去经历和自己一样的酸甜苦辣。
“想”到这种无法逃脱的必然结局,母亲自然会“恨”从心头起。而看到女儿不再像小时候那样依附于自己,有了自己的玩伴甚至男友,做母亲的也会心生宛如“情”“仇”般的嫉妒。
在精神分析的视野下,青春期母女之间的争斗,其本质就是一个母亲对于自己命运的抗争,她所有的努力都是避免女儿跳到人生的“火坑”里去。
当然,这一切,都发生一个母亲的无意识中,母亲本人是无法理解的。这就像她无法理解爱和恨不过是同一种情感的两极状态,恨只是爱的另外一种表达形式。
冰,是凝固了的水。恨,是凝固了的爱。冰是水,恨是爱。
“最爱的人就在眼前”,真的只是一个“题目”。我们从小就被教育着而记住了太多这样的题目,诸如“生活是艰难的”、“珍惜当下的拥有”、“爱孩子就是陪陪、亲亲、夸夸、抱抱”之类。但是,现实生活中又有几人能够把这样的题目赋予实质性的内容——把头脑中明白的道理变成实际的行动呢!
每个人都有无数次,当下定决心去付诸实现时,却发现现实远非像自己头脑中的想象那么简单,就浅尝辄止或止步不前了。于是,生活依旧是那种空白的纸,对“题目”下的内容依旧视而不见,因此无所作为却还心安理得。
彼时彼刻的梦中,能够感到“好紧张”、“脸发烫”和女儿鄙夷的目光,就是一种无意识的觉醒。我想,有了这种深层次的觉醒,就不难领悟到:人生本来就只是一个有关于命运的“题目”,内容是由自己赋予并书写出来的。只有自己书写的内容,才是永恒的存在,无数的段落能值得我们大声朗读。
更让人欣慰的是,梦中依然有一双手死死地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