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这世上再也没有比吴庸更好的命了,吴庸是吴子欢的父亲,(吴子欢是吴庸的大儿子,后面我就称吴子欢叫吴老大。)这个人正如其名——吴庸。
吴庸出身贫寒,家里世代为农,吴庸也祖承父业,成为黄土地上千万农民当中的一员,当然只是星汉浩渺的农民大军中最无足轻重的一个。
农民出身的也有“万元户”、“千元户”,而吴庸属于在平均值之外拖后腿的那一个。
随后的几十年,不,是一辈子都跟贫穷如影随形。这还不算,他们这个家也如同受了贫穷的诅咒一般,即使后代再有才能,也还是摆脱不了贫穷的命运!
吴庸的一生无所作为,娶妻也只是村里身体有残疾的姑娘,除了做一日三餐和生活自理以外,再无其他劳动能力。
吴庸30岁得子,一生就是4个,迫于经济压力,他将两子送人,一子过继给了同样打着光棍的和他们一起生活的大哥,一子留在吴庸身边继承吴家香火。
吴庸是相信“知识改变命运”的,他也清楚这个想法在他是无法实现了,所以他寄厚望于两个儿子(虽然一子过继,但是他和大哥仍然一起抚养),幸好80年代国家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所以两个孩子都有学上。但是到了高中,情况就不同了,吴庸大哥病逝,就剩下他一个人供养两个孩子,本来生活就捉襟见肘的,这下日子更加拮据。往往每个星期20元的生活费都拿不出来,借钱成了吴庸中年以后常做的事。随着兄弟两个陆续上高中,吴家就债台高筑,也没人敢借钱给他。所以就为难了吴家兄弟,吴家老二上高三那年,甚至有一个月没从家里拿到一分钱生活费,为了填饱肚子,他不得不到处借钱、赊账,甚至捡剩馒头吃,当然是偷偷的。
不过吴庸还真是命好!两个孩子都考上了大学,打破了吴家村40年来不出大学生“村风”,而且还是两个!吴庸脸上特别有光,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一回了!更命好的是,老大考上了军校,根本不用花家里一分一文,而且生活上还有国家补贴,他还时不时地贴补点家用。吴庸命真是好到让人嫉妒。
老大和老二相差4岁,老大刚刚大学毕业,吴老二就上了大学,老二的学费生活费当然就由老大承担了,吴庸不费吹灰之力就供养了两个大学生,心里那个美呀,真是无法言表。
所以,大学一毕业,老大就开始当爹,继承了父辈的“光荣传统”,在贫穷的道路上一往无前!
老二考的是医科大学,谁都知道学医的耗钱又耗时,本科五年,再考个研生至少需要8年时间,让一个毫无经济基础、刚参加工作的二十出头的小伙子供弟弟上学,那就意味着他不要恋爱,不要结婚,不要买房了,吴家孩子“被水逆”的人生也从此刻开启了!
果不其然,看到吴家凄惨的光景,即使吴家老大有个闪耀的军人身份,别人也会望而却步,没有人愿意把自家孩子推到这个无底洞,不,是黑洞!好不容易谈了个女朋友,要订婚了,女方家里要1万块钱彩礼,吴家竟然拿不出来,要知道那已经是2006年的人民币了!
第二年吴家老大结婚,家里连一个像样的婚房都没有,塑料纸糊的窗户,水泥抹的凹凸不平的地板,补丁摞着补丁的床单就是给吴老大准备的婚房。迫不得已,吴家老大就在单位举办了婚礼,收下的礼金除了支付酒店的费用剩下的全部寄回家里修房子了。
后来,吴老大有了自己的孩子,弟弟也该上大四了,吴老大的生活也是格外紧张,虽然媳妇也有工作但都是工薪阶层,无论如何是无法填补因吴庸的平庸而形成的经济黑洞。
此时培养了两个大学生的吴庸已经感觉很风光了,即使自己跟以前一样穷,但是精神上的富足让他倍感生命的美好和成就的巨大。再加上第一个小孙子的出生,更让他飘飘然,他决定一定要给小孙子举办一个满月宴,让全村的人都知道他今日的吴庸不再是昨日的吴庸了,他要扬眉吐气了!
“办这个满月宴我不同意”,老大媳妇对此持反对态度。
“如果办满月宴是爸爸你自己操办,那我没意见,如果让我们掏钱来办,那我们有权利不办”吴庸听到此话一声不吭,过了一会才低声说:“这是我第一个孙子,第一个孙子……”张口闭口都是“孙子”,只字不提拿钱的事。
“我们好不容易攒下的钱是给老二的学费,如果您一定要动,那么从现在开始,老二上学我们不管了。”
最后,这个满月宴还是办了,仅仅是出于虚荣而做的事往往是不会又好结果的。果不其然,为了办满月宴老大去县城买菜时出了车祸,他一下子赔了三家,自己还骨折了。看到如此场面,吴庸一声不吭,只是躲在角落里抽闷烟。老大媳妇也是又气又恨,非要离婚不可。最后是老丈人找关系才把这次车祸摆平,而满月宴也是冷冷清清地过了,花了3000元,却只收到900元的礼金,真是不作不会死!
从此之后,吴家老二的学费真的没有了,吴庸刚开始以为媳妇就是说说而已,没想到她来真的了。
当然最难过的还是吴家老二了,但是有什么办法呢?孰轻孰重都掂量不清楚,这是把人往死里逼的节奏,那只能牺牲老二的利益了。
吴家老二上完大学,最终也没有去考研,他选择去挣钱,于是当了北漂,这一漂就是三年,没有给家里一个电话,没有写过一封信。不是他不想家,只是他再难家里再也是帮不上什么的。北漂的生活也不好过,他睡过地下室,常与蟑螂为伴,潮湿发霉的环境是他每天必须面对的,刚开始跑业务,没有一分钱工资,饿了都是馍馍就水,85后有几个人还有幸能品尝如此生活?
屋漏偏逢连阴雨,吴庸病了,本来是小小的胃溃疡后来差点要了吴庸的命,可是吴庸还是挺过来了!
60多岁的吴庸吃饭从来不忌口,有好吃的就拼命吃,还特别喜欢吃甜食,因此胃经常不舒服,后来导致胃出血,从县医院转诊到市医院,见病情严重,又从市医院转诊到省城最好的医院,抢救了一天一夜才抢救过来。本来是做个手术就能痊愈的病,没想到一确定手术时间吴庸就发烧,如此反复,吴庸就在医院住了2个多月,高额的医药费吴庸是不知道的,他只知道输血疼了,就呻吟,致使医生无奈拔掉针管,将半袋血浆扔到垃圾桶里;他只知道无论如何自己一定要活着;他只知道儿女给钱就是为花的,从来不给自己积攒分文;他只知道儿女“能挣就能花”,也没想过那一分一文是怎么得来的。或许想过,但也只是想想而已。他坚信自己可以活到80岁!
出院以后的吴庸,由于身体原因,彻底不用干活了,家里的地租给别人,生活上不够了老大老二再给补贴,吴庸的日子就这么无忧无虑地过了。
吴庸生病那年,吴老二也结束了北漂生活,选择回到家乡发展,后来吴老二谈了个女朋友,这是吴老二在对自己婚姻不抱任何希望的情况下爱情突至,让他十分欣喜。(吴老二也跟吴老大一样,没有人愿意进他家的门)女方看上了吴老二的人品,即使家境贫寒也无所谓,这真是一桩美满姻缘,吴庸笑得合不拢嘴!
吴老二要订婚了,女方既不要房也不要车,送6万块钱彩礼总可以吧?赶紧答应吧,这是打着灯笼也找不到的好事。可是上哪里找6万块钱啊?吴庸是没有积蓄的,他只要能养活自己都是万幸了,但吴庸毕竟是位父亲,他总想为儿子做点什么,他觉得亏欠孩子太多了,没人敢把钱借给一个没有偿还能力的人,他只能向吴老大借。对,你没听错,就是父亲跟儿子借钱。我不知道吴庸是否想过,前一年他在鬼门关走那么一遭的时候,吴老大欠了多少外债?他也没有问过吴老大是否已经将债务还清?不知道他生的是儿子还是给自己生了个父亲?
这钱终于是借到了,是儿子偷偷从别人那里借的,但是没过一个月就要回来了,是老大媳妇以命相逼才要回来的,吴庸很无奈,也很难过,他没想到一向通情达理的老大媳妇是怎么了,怎么会有这么大反应?
“爸没本事,你不帮我谁帮我?”
“您有多大本事办多大事,我们的责任是为您养老送终,不是替您当爹。爹该做的事我们做了,爹不该做的我们也做了,你儿子跟别人同时起步,背着你这个烂摊子的家已经比别人落后10年了,你心里就没有难过过吗?别人家的父母都是为儿女着想,生怕儿女的日子过不好,可您倒好,不断地拖子女后退,生怕孩子过得太好,有您这样的父亲,你儿子再努力有什么用?”吴老大媳妇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说出了这么多年的心酸和对这个公公无能的鄙视。哪怕他稍稍自立一点,给他们一个喘息的机会也好啊!这些年来,沉重的债务负担压得他们两口子喘不过气来,他们不但有吴庸两口子要养,还有女方父母要照看。
老大媳妇因为吴家接二连三的事已经有些抑郁,办满月宴是她最后的底线了,吴庸看病那会,已经跟吴老大闹离婚了,闹得很厉害。这次老大媳妇撂下一句话,如果这钱借了(当然他们没钱,如果给吴庸钱也必须要借),她会杀了吴庸全家然后自杀,实在活不下去了!
吴老大和媳妇所有的矛盾都来自于吴庸,父不父,子为父,一个水泥的父亲真是害苦了子女,更可怕的是他还不自知。
吴老二的婚也结了,还是那个一见钟情的女孩,也没有要那六万块钱,吴庸真的好命,别人家娶媳妇又是彩礼又是房子,而吴庸只需当个甩手掌柜就好,所以他经常自豪地说“还有那不要钱的儿媳妇呀!”的确,吴庸有自豪的资本!
吴老二也是命运多舛,结婚后第二年,喜得千金,取名吴婷,小家伙长得浓眉大眼,白白净净的,可讨人喜欢了,可是没过多久,就发现孩子有些不对劲,去医院一检查——颅内多发性囊肿,孩子半岁就跟医院杠上了,一年时间做了两次开颅手术,给原本穷的捉襟见肘的家庭雪上加霜,吴庸是一点忙也帮不上,除了打电话问问孩子的情况,再也束手无策,最多将老大给的生活费给孩子。但凡提到钱的事,吴庸永远都是闭口不言。
当然,吴庸觉得自己亏欠孩子太多,就主动帮吴老二带孩子,可是一辈子不成长的吴庸到了城里什么都不会,除了做饭、洗澡这些要经常操作的生活技能之外,其他的一概不学,用他的话来说就是不感兴趣。即使是烹饪也只限于把饭做熟,老两口牙口不好,就按自己的喜好把饭煮的软一点,咬不动肉也干脆不做肉,全然不顾要奶孩子的儿媳妇口味。吴庸喜欢听戏,带着耳机一听就是几个小时,常常忘记做饭,也不知道打扫卫生,完全忘记了自己是来干什么的。
如此还不起摩擦才是怪事,老二媳妇说话直白,尤其孩子不舒服又哭又闹,她心里更是烦躁,难免起冲突。吴庸倒是会自我安慰,可是吴老二的妈妈就受不了了,老太太心思多,听到一句不中听的话就能放在心里很久,整日抑郁寡欢,最终脑梗住院!
即使住院又有什么,吴庸是不会为住不起院而操心的,一个电话,老大老二都得乖乖送钱过来,养了两个儿子就当养了两个提款机,随便提,使劲提,也不知道这个提款机会不会爆掉?吴庸是不会考虑这些的。
“你努力了,就一定能过上你想要的生活”,这在吴家兄弟面前就是一句屁话,只要你有了吴庸这样的塔里木,你再努力最多也只能拼搏个吐鲁番。
吴老大、老二也算是吃过苦有作为的,现如今事业也颇有成就,只是依然没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自己脱贫。吴老大开玩笑地说,这些年上百万的工资竟然没能让我脱贫,真是滑稽!
我只能说,那是因为你有吴庸,你们家的难题——呵呵,无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