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是所谓中华传统,人们在谈论婚姻时究竟在谈论什么?我想,不单是传宗接代这么简单吧。
宋·吴自牧《梦梁录·恤贫济老》中云:“杭城富室多是外郡寓之人……四方百货,不趾而集,自此成家立业者众矣。”此后,“先成家后立业”便成为一种传统。随着21世纪改革开放,人们的思想日新月异,从过去的“成家立业”演变成“立业成家”。而如今,很多80、90后已立业多年,却仍是一派80后尚未婚嫁、90后已到适婚的景象,“晚婚”已不再是茶余饭后的谈资,人们更多的是抱怨芸芸众生中却遇不到一个合适的人。有没有人在这时批判你眼光太高过于挑剔?有没有人以过来人自居,告诉你找谁都一样?有没有人市侩地灌输你一些别傻了,要找就找有钱人的思想?最可怕的是,有没有人劝导你说一定要找个性格互补的人?我实在无力吐槽为你婚姻操碎心的人,尤其是劝导你要找所谓“性格互补”的人。
我见过这样一对儿夫妻,他们的性格很互补,但生活却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男人性格温顺、节俭、日子过得极为仔细;女人呢,性格泼辣、大大咧咧。婚姻中,男人常常想着如何省钱,衣服、食物、家电都是咋省咋来,尽量买便宜及打折的,而女人却坚持在能力范围内买品牌且有质量保证的,结果就是意见相左、不欢而散;男人喜欢交朋结友,时常约几个好友三五成群打牌聊天,女人则喜欢一个人在家独处。男人抱怨女人不愿融入自己的朋友圈,让自己在朋友面前没面子;女人抱怨男人把朋友看的比自己重,不陪自己在家享受周末时光。你看,所谓的“性格互补”好像并未让两个人愉快相处吧。
某档婚恋调解栏目曾经去过一对儿问题情侣,也因性格原因而被迫请求嘉宾调解。这对儿年轻小情侣的热恋新鲜期过后,男孩儿喜欢专注地做自己的事,女孩儿却喜欢依赖对方。女孩儿开始只是想粘着男孩儿,让他把更多心思和时间放在自己身上,男孩儿事事顺从。相处久了,女孩儿并不满足于男孩儿的陪伴,开始肆无忌惮的翻看男孩儿手机,在男孩儿开会、和客户谈事期间不断的打电话,质问对方在哪儿、在做什么、几点去陪她等等,有时还要男孩儿拍照发给她以证实没有撒谎;如果男孩儿不接,她除了拼命打电话,还会去男孩儿公司找他,见面后劈头盖脸数落男孩儿不该不接她电话,然后一哭二闹三上吊。慢慢地,男孩儿厌倦了,提出分手。女孩儿还一脸“我这么在乎你,你却要和我分手”的茫然无助。
故事讲到这里,你还觉得找对象要找“性格互补”的吗?也许你要问,别人都说找对象要找“性格互补”的,你却要我别找互补的,难道我该找“性格相似”的吗?我的答案是yes。
我记得刘若英在《我敢在你怀里孤独》一书中写到她与先生钟石的相处模式,其中就有讲到性格。她们的性格极为相似,而并非互补。刘若英和钟石都愿拥有自己独立的空间,喜欢且擅长独处。她们把两间对立在两端的房间作为各自的书房,没事儿的时候就待在自己的书房内,钟石忙自己的工作,刘若英对着电脑专心写歌、出书,从不打扰彼此独处的时间却相处的极为融洽。
你一定也羡慕那些周末一起在家做饭、洗碗的夫妻,而不是一个想做饭、一个嫌麻烦,然后为此争论不休的两个人;也羡慕那些一起健身、一起旅行、一起看电影、一起去星巴克要一杯咖啡然后各自看书的另一半,而不是你想健身旅行,他却想宅在家里打游戏、睡觉的人;更不是你想去看新上线的电影,他却说花那钱都是浪费,等一两个月电影下线后,从视频app上下载给你看的人吧。
亲爱的,能让你感到舒服的人,首先性格要和你相似而不是互补,是要与你举案齐眉而不是拖泥带水。所谓“高山流水遇知音”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唯有相似,才能让你们把共同的兴趣爱好发挥到极致,让你们在平淡生活中仍能感受到,有一个懂你、了解你、愿意陪伴你的人是种莫大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