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两部不同年代的青春电影,一部是《芳华》一部是《悲伤逆流成河》,心里感觉涩涩的。
很久没有一部电影能引起几代人共同的关注,《芳华》做到了,当然,毁誉参半。
很多评论说,冯导的这部电影诋毁了文工团、灰色、具有负能量。其实,就我看来,这不过也是一部青春之歌,五六年代生人的致青春。恰如七十年代生人追捧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那些年我们追过的女孩》、恰如八十年代生人追捧的《匆匆那年》、恰如九十年代生人热议的《小时代》。
《芳华》用较为细腻写实的手法,讲述了一群十七八的青年男女的集体生活,他们中有心思单纯者、有内心自卑者、有助人为乐者、有见利忘义者;他们有对新来者的敌视,有对优秀者的妒忌,有对有背景者的逢迎,有对弱小者的帮助;他们会一起打闹、一起学习、一起捣蛋、一起欺负人、一起抱头痛哭。这些,难道不是任何一个年代的集体生活中都会有的痕迹,你我他,难道不曾看到其中某一个的背影与自己竟然如此神似?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所以,我觉得这只是换了一个时代背景、调换了一个故事发生地点讲述的集体青春回忆录。
谁的青春不迷茫?这是青春年少时特有的“权力”,若干年后,我们看到当年势利的舍长也会为刘峰挺身而出,我们看到当年只敢作为故事讲述者的萧穗子对刘峰、何晓萍宽厚待人处事的艳羡。
他们在青春褪去时,对过往的荒唐可笑行径,貌似放下,其实内心深处的纠结与苦楚已然根植。
青春的记忆对每个人的成长会留下最沉重的烙印,任何一代人都一样。
他们年轻时,对林丁丁的龌龊视而不见,中年以后又对林丁丁的发福嗤之以鼻。荧幕外,是一阵狂笑;内心里,却觉得这样的故事每天在身边重演。这就是生活,无关文工团。
《悲伤逆流成河》是另一部同样惨烈的青春电影,影片将镜头主对准上海弄堂里一起长大的一对年轻人齐铭、易遥在校园内外情愫纠葛,并在一次次的流言蜚语中卷入校园欺凌,最终以悲剧结尾的故事。
在女主投海的片段,女主撕心裂肺地喊出了对所有人的痛恨,她把他们集体视为凶手,她要让他们集体为她的死亡做见证,她要让他们的余生活得不安。
她是在用死亡反抗她曾经遭受的校园欺凌,反抗强加于她的罪孽,但是她的行为某种程度上是不是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欺凌。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参与了对她的欺凌,其中还有帮助过她或者试图帮助过她的人。她不顾所有地将所有人硬性地推向对立面,用仇恨的目光扫视什么所有的人,难道不是对无辜者的一种欺凌?
故事是准备控诉校园欺凌,女主也确实是校园欺凌的受害者。可我却从中读出了女主的极端性格。
女主的反常态性格的形成当然不仅仅源于校园,她的家庭环境、她母亲的教育方式都使她的性格铸成大错。母亲没有重视与她的沟通导致她认为她被母亲遗弃,实则母亲在小心翼翼地积攒她的学费;青梅竹马的同伴的关心她误认为恋情,导致她心生怨怼。
而这一切本可以通过良性沟通消弭的误会,却因为她主观的臆测、揣度、抗拒而成为一条悲伤的河流。
女主从来没有将她受过的欺凌说于任何人,包括老师,包括关心她的朋友。她一直选择默默忍受,直到压倒她的最后一个稻草无情地横亘在她面前。
女主的校园生活伤痕累累,阴霾密布。
邬君梅在片中的或凌厉或悲戚或失落的眼神,对于女主的成长环境进了极好的刻画,着墨不多,却最让我深思。一个怎么样的母亲才是一个合格的母亲?她是在拼尽全力地为女儿付出,奈何却发现女儿与她之前隔着千山万水。她恨,恨自己的后知后觉,恨女儿的沉默无语!
多么想在那女孩跳下的瞬间告诉她,你的母亲在等你回家!
芬芳的年华,有阳光有色彩,有悔恨有悲伤。这就是成长的过程,它未必风光旖旎,但它就赤裸裸地存在着,你的芳华在文工团,她的芳华在校园。
除了时代不同、地点不同,故事总是大体相似。人性的善与恶,从未因时代的改变、地点的轮换而淡出舞台。这是我的观影体验,也是我的失望所在。它们并未惊艳到我。
夜已深,想写的很多,心里太酸涩,暂且停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