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饺记
周末,在寄宿制学校上学的闺女回家了,照例要改善生活,闺女说想吃饺子,于是吃过早饭我便兴冲冲地到街上割肉买菜,包饺子吃!
把大块肉切成条,再切成丁,配上大葱慢慢剁碎,我不慌不忙地剁着,思绪就飞回了过去……
我从小是跟着奶奶长大的,是典型的隔代亲,一直到师范毕业,都是过着饭来张口的米虫生活,参加工作后吃学校食堂,厨艺只停留在下方便面的水平上,我妈经常看着我发愁:“连饭都不会做,将来嫁人可怎么办?”“我嫁个会做饭的不就成了”我笑着应道……
不觉间,肉已被剁成糜状,盛到盆里。把芹菜择去叶子后洗净,细细的切碎,放入纱布中挤去水分后放到碎肉中,又将一个洋葱剁碎,这是技术活,得不断地用水清洗菜刀,一个不小心就会泪流满面,照例挤去水分后放入肉中,为了颜色漂亮,再剁入半根胡萝卜……
我有不慌不忙地剁着,我是什么时候开始这样在厨艺上有耐心的呢?自从嫁给了爱情,老公是个口味挑剔的人,秉承抓住男人的胃的真理,我开始钻研厨艺,刚进厨房时拉锯一样的切菜场景成了我家的一件趣事,一直到今天还会被拿出来取笑一番……
开始调馅儿,切入姜末,放上盐,少许鸡精,生抽,倒入泡好的花椒水,用筷子朝着一个方向不停的搅拌,待菜肉完全融合后滴入香油,开始和面……
第一次包饺子的场景还历历在目,和面生生把自己和成了面人,拍一下蓬的一阵白雾,肉与菜已经不能用丁儿来形容,个个四四方方各自为营,要把它们包入皮内着实不容易,于是出现了形式各异的饺子,以至于第一次煮饺子时煮了一锅饺子皮肉汤……
面和好后,盖上抹布醒上一会,我拿出手机,打开最近追的电视剧,开始享受我的包饺子之旅,揉面,切剂子,按圆,擀皮,放馅,捏边,一个个圆鼓鼓的小白猪就悠闲地躺在篾子上。想起三毛《饺子大王》中的片段:“开始时,我的饺子们是平平的,四周用叉子压压好,东一个西一个躺在满桌细细的干面粉上,如同一群沙滩上的月亮,有上弦月,也有下弦月。 再实验几次之后,它们站起来啦,一只只胖胖的,有若可爱的小白老鼠排着队去下锅。”不知当时远在撒哈拉的三毛实验做饺子时,是不是满心只想着她的荷西?
进来帮忙的女儿吹捧道:“妈妈好棒,我奶奶还说你刚来时啥也不会做,现在已经可以开个饭馆了。” “还不是因为你们爷仨,把妈妈从一个只会吃的人磨练成大厨。”我打趣道。
突然想到了我妈妈。我妈厨艺不好,记得小时候每每妈妈下厨房,我和哥哥都会挑剔万分:“你做饭没有奶奶做的好吃,还是别做了。”现在想想,我外公家在县城,家境还算殷实,我妈在家又排行最小,出嫁前肯定也是双手不沾阳春水的。我妈在县供销社上班,后来嫁给在农村教书的爸爸,过着早出晚归的日子。虽然家务活都有奶奶操劳,但我妈还是坚持每天做晚饭给我们。不知道妈妈当年为着家人初下厨的时候,是不是也和我一样笨拙;也不知道我和哥哥挑剔埋怨时,妈妈心里会是怎样的委屈……这样想着,唏嘘间竟已泪眼朦胧。
饺子下锅,一个个雪白的,圆滚滚的精灵在水花间翻腾,我的心已经跑到几十里以外,在那里有一位头发已泛白霜的母亲,我欠她的又岂是一句抱歉所能弥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