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历史中走来,我们生活在历史的天空下,我们在前人的双肩上打磨今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现实的根源,任何一个国家的今天都来自昨天”、“中国是经历了深重苦难的国家,中国人民对被侵咯、被奴役的历史记忆犹新,尤其珍惜今天的生活。”是的,历史是不能遗忘和背叛的,它总是以自己的逻辑来给未来以深邃的启迪;是的,历史是一面照亮未来的明镜,它总是能让我们得到无数宝贵的经验,看到无数或悲或喜的故事。
我们要不断擦拭历史的这一面明镜,时时刻刻提醒着我们:对于历史,我们要时刻铭记;对于英烈,我们要永远缅怀。法律,没有武力就失去了效力;历史不铭记,整个国家就会走向衰退;先烈不缅怀,整个民族就失去了信仰。
“理想之光不灭,信念之光不灭。”我们一定要铭记烈士们的遗愿,永志不忘他们为之流血牺牲的伟大理想。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遗忘历史。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是为了“以史”为镜,镜鉴今朝;
崇尚英雄,不忘历史,是为了珍惜现在,更好地面向未来。
籍着国防在我心中读书活动,拜读了丁一平等人所著的《甲午殇思》、丁一南所著的《苦难辉煌》等十本书籍,有着道不尽的感慨。
自1894年始,中国与日本发生了两次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惨败,日本崛起为帝国主义强国; 1937-1945年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以中华民族之浴血奋战,取得全胜之局告终,自此中日荣辱易位。这两次战争的原因、进行的经过、最后的结果,以及它们对于亚洲和世界全局所产生的影响都完全不同。
甲午之战,近代中国的第一次抗日战争。又这是一场对中华民族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又有着重要现实意义的战争,它恢弘、它悲壮、它屈辱,所以我们要不断回顾和研究这场战争,从这场战争中吸取教训,寻找启示。
《甲午殇思》一书中,这组长篇反思深思文章,字字千钧,句句泣血。就120多年前的甲午战争的惨痛历史教训,进行深刻、全方位的反思,走进历史深处,回应现实关切,倾听未来呼唤。
该书在尊重史料的基础上,从当时中国和日本的社会形态,有板有眼地解析甲午战争,准确可信。
庞大而又日暮途穷满清帝国在蒙昧中被列强的坚船利炮打醒,自此以后,伟大的先行者通过学习西方政治体制改革和推倒旧政体建立新国家两条路来拯救危亡中的东方雄狮。在甲午战后短短17年,清王朝走完了它最后的路程,而现在,新中国慢慢的崛起,正以他特殊的方式逐渐的屹立于世界大国之列。我们的人民开始觉醒,国家意识开始在人们的心理生根发芽,那种“民不知有国”的麻木状态开始改变。
无数的中华儿女开始投身于民族的复兴之路,康梁变法;戊戌六君子;孙中山、黄兴掀起革命:陈独秀、李大钊建立共产党;毛泽东、朱德开启农村革命·······直到新中国的成立。一个民族的崛起之路愈加清晰,一个民族的复兴愈加接近。
我们更需得回顾历史、铭记耻辱、汲取教训!今天,我们对照《甲午殇思》,仍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居安思危,把我们自身在战场之外的各种隐患排解掉,时常注意现实中那些促使甲午战败的短板软肋,不要再让它们重新出现!
历史不会重复时间和情节,但却会重复规律和教训,甚至会有惊人的相似。我们反思失败历史、屈辱历史必然是苦涩的、痛心的,但“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一个能深刻自省的民族,才是最有希望的民族。甲午海战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历史遗产,这就是刻骨铭心的历史教训和振聋发聩的历史启迪。
与此同时,甲午海战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可歌可泣的历史悲歌。海战中,以邓世昌为代表的北洋海军将士,奋勇杀敌,视死如归,在火力、机动力、毁伤力都不及日舰队的情况下,不畏强敌,血战到底。邓世昌发出“吾辈从军为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的誓言,是北洋舰队官兵群体英雄主义、爱国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纵观世界海战史,在一场海战中,一支海军舰队战死或以身殉国、尽节以终的将领占到高级指挥军官半数以上,是极为罕见的。他们是英雄,是中华民族的英雄!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人民大众的努力下,勇敢的中国人民终于站起来了,这个伟大的梦,历经了短短的几十年,终于实现了!这是向成功者学习的智慧结晶。国家的经济有今天的辉煌成就,也是从改革初期的招商引资和利用外商投资,不断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结果。现在的中国综合国力,整个国家的意志以及全民统一行动的能力都有了出色的表现,与当时的大清国不可同日而语。当今,国际和平力量对调解国家之间的争端,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现在的中国,完全有能力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当前,我们党正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两个一百年”的战略目标在努力奋斗,在此历史关键时刻,我们重新反思甲午海战的屈辱历史具有特殊意义。这既是一个有着5000年悠久文明的伟大民族应有的历史担当,更是实现“富国强军”和建设“海洋强国”,增强全民族海洋、海权意识的现实需要。
时代在变迁,这是一个日新月异的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各界各行在迅速发展,同时这又是一个风云激荡的世界,发展赤字,治理赤字,成为摆在人类面前的严峻挑战。
世事纷繁多元应,纵横当有凌云笔。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洞察人类前途命运与时代发展大势,紧紧围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发展安全两件大事。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决策。维护海权、经略海洋、发展海军是中华民族的历史性选择,事关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我们必须放眼全球,着眼未来,把握机遇,建设一支世界一流的强大海军,才能真正肩负起维护国家海洋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神圣使命。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航船鼓起风帆,破浪远航!
虽有其心,难有其力”,是尴尬。
“虽有其力,难有其心”,是悲哀。
走在复兴之路上的中华儿女,反思反省,应有其心;抗耻拒辱,当有其力。
战争,是谁都不愿意想,更不愿意经历的惨剧。
甲午,是我们不愿意回忆,但又不得不回忆的悲痛。
战争是人类历史具有永恒魅力的课题,它始终作为解决矛盾的终结方式伴随在人类左右,频繁且绵延恒久的战争覆盖了世界短暂的和平祥光。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始终不会改变,落后就要挨打,中华民族唯有自强,才能长久地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毛泽东在旷日持久的战争中总结经验道:“战争胜败的决定因素是人不是物。”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始终坚信,是人的因素决定着战争的胜负。
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尽,但历史却不容忘却。一寸河山一寸血,那些血与泪,有些人忘的,所以我们不能忘,也不敢忘,因为我们的名字叫少年,我们是当代少年,“为了少流生命之血,少抛民族之泪”,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吾辈少年当自强。
历史没有远去,先烈也没有死去,那些依旧活在世人的心中,他们每一个一个,都将化作历史天空中的星星,为我们照亮前行的道路,接受我们的仰视与怀念。我们上要无愧于朗朗青天,下要无愧于国之先烈,永远铭记我们的历史:以史为镜,镜鉴今朝,沿着历史和先烈的足迹,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最后,以梁任公《少年中国说》来勉励吾辈: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