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关平
目录:
第一章:与刘繇、士燮同传
第二章:青州名士?智谋之士?
第三章:喜欢太史慈的最大原因
————
太史慈这个人物,在历史舞台登场时间不长,虽曾雄踞一方,却只是昙花一现,没有影响到历史进程,人们对其也没太大争议,故而容易被人淡忘。
人们往往更关注太史慈的勇武和箭术,而忽略了他身上流露出的古人之风。
————
△与刘繇、士燮同传
在《三国志·吴书》中,太史慈与刘繇、士燮同传,而未并入江东十二虎臣传中,我分析原因如下:
一是太史慈曾作为刘繇的余党和孙策对抗,与刘繇、华歆、王朗、祖郎等人一样,都是战败后才投奔孙策的;
二是太史慈病卒于公元206年,东吴真正的大战(如赤壁、南郡、濡须、合肥、江陵、夷陵、石亭之战)均未参加;
三是陈寿崇拜这位“信义笃烈,有古人之分”的义士,故将其列于诸侯列传之中,以彰其显。
日本KOIE公司在设计游戏《三国无双5》时,丰富了“太史慈传”的剧情。
孙权称帝之后,太史慈思念孙策,由于与伯符约定的“升于汉天子之阶”的理想未能如愿,于是选择了孤独离开。
城楼上,吴王率吕蒙、陆逊、甘宁、周泰等人庆贺胜利,子义却如秋叶飘零,枯遍大地,情景颇为感人。
也由此能看出太史慈与孙权的政治思想差异,一个怀汉臣之心(和孙策、周瑜略似),一个有称帝之意(受鲁肃、吕蒙影响),故而分道扬镳。
————
△青州名士?智谋之士?
孙策曾赞誉太史慈为“青州名士”、“天下智士”,这说法有根据吗?答案是:有。
这也是太史慈与甘宁、潘璋等其他虎将不同之处,我们来看看太史子义曾经的“天下智士”之路。
子义为青州东莱郡人,是东周时齐国所在,齐桓公时管仲为其在此大揽贤才,齐威王又礼贤重士,在临淄修建稷下学宫,广招天下智士,诸子百家集聚,故而和邻交鲁国一样,齐国也成了文士倾附之地。诸葛孔明便出生于此。
太史慈自小便聪明好学,博览群书,以求为国效力,凭借努力当上了东莱郡的奏曹史。奏曹史属于文职,负责主奏议事,相当于郡里的参议员,若无真才实学,肯定无法担任此职。
太史慈担任奏曹期间,曾有过一次显名的机会,也就是被孙策评为“天下智士”的第一条:“为太守劫州章”。
【孙策赞曰:“(子义)昔为太守劫州章,赴文举,请诣玄德,皆有烈义,天下智士也。”】
当时郡与州之间发生矛盾争执之时,双方都会上诉朝廷,根据先入为主的心理学观念,先到朝廷告状的一方往往更能取得信任。这是一个不文之法,大家都心里有数。所以当青州的奏章先发至有司处之时,东莱郡守害怕落后不利,便从手下选出智勇之人去破坏对方。当时年方二十的太史慈被安排完成此任务,马不停蹄地赶往洛阳。
说来有趣,太史慈大多时候给人的感觉都是正派豪气的壮士,其实他也“善诡”,说好听点,就是机智、聪明。
他到了洛阳之后,就站在公车(地方官员入京请愿或上书言事之处)门前等待。等到州里的使者到来的时候,太史慈就问他:“你也是前来欲求通章的吗?”吏曰:“然。”太史慈问:“章安在?”对曰:“车上。”慈曰:“奏章题署之处确然无误吗?可否取来一视?”
州吏没见过太史慈,又见他气质高雅,以为他是朝廷的人,便很自然地把羊送给了狼。太史慈得“羊”之后,审视无误,立刻将羊宰了,以至于吏踊跃大呼,言“人坏我章”!这才从太史慈的口中得知原来他是郡里派来捣乱的人。
太史慈把奏章破坏了之后,并未逃跑,也不使用自己擅长的武力欺压对方,而是继续使用诡诈之计,用很无厘头的办法哄骗青州吏使。太史慈说:“现在奏章坏了,我们都犯了大罪”。州吏问:“明明是你毁坏了我的奏章,怎么能说都犯罪了呢?”太史慈说:“你是非不分,随随便便就把这么贵重的东西给一个陌生人,现在奏章坏了,根据大汉律法,我们两个都是死罪。”简直是大忽悠,得了便宜还卖乖。
太史慈说:“我们一起逃走吧。”州吏说了:“你是在给郡里办事,可以去领赏,为何要逃?”太史慈很委屈地说:“郡里只叫我来视察你们的奏章到了没有,没说要把它毁坏,现在这种情况,我回去也是死罪。”州吏真被忽悠地一愣一愣的,于是与太史慈相约一起逃走。
等到跑远了,太史慈又偷偷地回到京城,递上了郡里的奏章,完成自己的使命。所以等到州里知道真相再上书的时候,为时已晚。郡里因为太史慈的机智表现而获得全胜。
这有点像古希腊时的马拉松比赛,太史慈的智取手段虽然违背了体育精神,在当时却是被默许的。太史慈能够精彩地完成任务,展现了其过人的胆略和机智,还有绝妙的口才和高超的演技,最终为天下所知名,传为佳话。
后来有人向刘繇推荐太史慈,是把他当作“名士”来介绍的,这才有了刘繇“我若用子义,许子将不当笑我邪?”这句话,刘繇认为太史慈这位所谓的“名士”出身低微,又没有许劭的评语,算不上真正的名士。
刘繇并没有把太史慈归为“猛将”一类,否则世上如关羽、张辽等将也没有得到许氏兄弟的称赞,难道也不能为大将了吗?
正确的理解应是:刘繇认为太史慈在名士这一阶层里是不够格的。
东汉尚品藻之风,士族出身的人方能得到评论家的点评,平民寒族没有这个权利。孙策大声称赞太史慈为“名士”的时候,实则是有意打破这个恶俗,体现了他阔达开明之霸主风范。
在救孔融的时候,太史慈再次施展自己的“诡计”,把“三十六计”之首的“瞒天过海”演绎得精彩绝伦(很多《三十六计》书籍中,“瞒天过海”的战例都源自太史慈),最后蒙骗过关,逃出城外搬请救兵,这些都是展现太史慈谋略的实例,在此不再多述。
————
△喜欢太史慈的最大原因
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应头顶蓝天,脚踏大地,生得其名,死得其所。
我认为,太史慈就是对“男子汉”、“义士”等名词的最好诠释。
相对于子义,蜀国的关羽、赵云,魏国的张辽、徐晃,都是这一类人,他们为人壮美,重友情,贵节义,守承诺,光明磊落,大义凛然,勇猛无匹,符合中华民族男子的道德审美要求。
太史慈单骑救孔融,一是因为孔北海曾对太史母的悉心照顾,二是源于孔融的仁者名声。孔融是孔子后人,乃时之名士,“当时豪俊皆不能及”,太史慈认为其有仁德之心,能爱护百姓,所以心底对其敬重,虽未谋面,依然以身犯险,救其于危城之中。
当时的他不过是个避难于北方的流民,无权无兵,只能单身前往。后因兵微将寡,太史慈又自荐突出重围请刘备助阵。
为了一个“义”字前来报恩的太史慈,此时却遭到了孔融的怀疑,认为子义想要趁机逃走,可见孔融心胸气度也不过如此,远逊于后来的孙伯符。
太史慈答曰:“昔府君倾意於老母,老母感遇,遣慈赴府君之急,固以慈有可取,而来必有益也。今众人言不可,慈亦言不可,岂府君爱顾之义,老母遣慈之意邪?事已急矣,愿府君无疑。”
不仅没有逃走,而且真的请来了刘玄德,解了北海之围。在劝说刘备救援时,太史慈的“仁义”其实已经大于了刘备的“仁义”,相信许多读者都能看得出来,此处便不多说。
经过这次短暂的相处,太史慈深知孔融非真正的明主,更难成知己,在得知同乡名士刘繇此时已在江南为官时,又单骑南下投奔,这才有了以后结识孙策之事。
被孙策打败之后,孙策义释太史慈,与其重温旧事,敬爱有加,我猜测孙策便在此时向他提出了“同升天子之阶”的想法。
太史慈之所以在临死前发出“丈夫生世,当带七尺之剑,以升天子之阶。今所志未从,奈何而死乎?”的遗言,主要来源于他对孙策政治思想的认可。
孙坚、孙策虽然拥兵占地,但都未忘“勤王”初心。孙坚卖力伐董,并“私藏”玉玺,也许是为了亲手将信物交还汉帝,完成光复汉室之愿;而孙策预谋袭击许都,也是为了“升天子之阶”以尊天子。
太史慈自幼研习儒家思想,听到孙策的肺腑之言后深有同感,见其“英气杰济,猛锐冠世,用兵如神”,必能完成理想,于是决定真心归附。
两人约定日子,太史慈说两个月内必定安抚刘繇余众,率兵而还,孙策深信不疑,力排众议,说“其心有士谟,志经道义,贵重然诺,一以意许知己,死亡不相负,诸君勿复忧也”,这在人心险诈的三国乱世更是极赞之誉。
“一以意许知己,死亡不相负”!
这几个字尤其强烈,关羽、张飞、赵云也是“意许知己”于刘备,才会出现“千里寻兄”和“当阳救主”之事。
“知己相许、生死不负”,正是男子们梦寐以求的知己标准,也成了我喜欢太史慈的最大原因。
2010/8/19初稿 2018/1/28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