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二章讲:“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圣人用无为的观点看待世事,任凭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作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
现实生活中,我们“作为”的时候太多,“不作为”的时候太少。
父母对子女枷锁似的爱,让多少孩子喘不过气。
朋友间没有分寸的交往,让多少朋友有了隔阂。
容不下隐私的爱情,让多少人在爱人眼中失去了光芒。
君子之交淡如水,聪慧的人懂得张弛有度、进退有道,与人相处,不给对方造成思想负担。
人都有防备心理。
陌生人、同事、朋友、爱人、亲人……每个角色在我们心里都有独属于他们的安全距离,成长经历不同,不同的人对待相同的角色,安全距离的把控也不相同。
有的人对空间距离敏感,有的人反而更注重心理层面的尺度。
比如,我的一个好朋友特别讨厌父母进她的房间,认为自己的隐私遭到了侵犯。但是,她却可以像朋友一样和父母谈天说地。
而我由于童年缺少父母的陪伴,虽然30岁了,偶尔妈妈替我整理一下房间,我都能感动很久。可是,我不介意他们踏足我的生活领域,却没法像小孩一样,对他们敞开心扉。
小时候,我们都听过太阳公公和风婆婆的故事。
只有在一段关系里感到舒服,人们才会主动卸下心房。
如果不顾对方感受,一味向前迈进,跨越了安全距离,不仅不会拉近彼此的距离,还会适得其反,触发对方警戒,让彼此的关系越来越疏远。
安全距离不是隔断人心的拦路虎,而是绽放自我的舞台。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先有自己,再有社会生活。
独属于自己的独立空间,造就了每一个不同于他人的独立个体,也创造了人与人之间相互吸引的基础。
想要长久地维持一段关系,新鲜感是关键。
#### 如果了解一个人的全貌,我们的注意力很难再被对方吸引。
国画有个艺术手法,叫做留白。
科学的留白能更好地衬托主题,赋予作品更深刻的艺术内涵。
尊重每个人自我保护的安全距离,克制自我暴露的欲望。
与人交往时,懂得留白,让彼此多一些神秘感,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建立长久而稳定的人际关系。
大雨倾盆,时常伴随灾难。和风细雨,最是润物细无声。
适时止步,展现的是自信和气度。
你若盛开,自有蝴蝶翩翩流连。
届时,花香弥漫,惠风和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