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 这个离我千里之外依然保持着各种古色的地方,虽只去过两次,但已成为了我的最爱。爱那里的景,爱那里的风土人情,爱那里的美食,更爱那里的人。
潮州的风景特别美,山、水、海、城,一样也不少!
来到潮州,必逛的是它的古城,一砖一瓦都是风情。这座城池,昔日的繁华难掩其现代一颗奔腾的心,而现代的都市繁荣也丝毫未伤古城往日的辉煌。
这次潮州行,因有闺蜜雯的全程陪伴,我们不仅饱了眼福,还过足了口瘾,小确幸地当了回真正的吃货。雯领着我们先到广济门,这座有7百多年历史的城楼是一座宫殿式三层歇山顶阁楼,整坐楼置于高大厚实的台基上,拱门中开。城楼为仿宫殿式建筑,重檐歇山顶,配以玻璃瓦红彤壁,朱柱格子窗,画栋雕梁,显得雄伟壮观。
穿过广济门,就来到了牌坊街。牌坊街是潮州府城的中心,如果你有兴趣,可以找寻每一座牌坊背后的故事,每一座牌坊都有一个或数个坊主,刻在坊上的文字,就是一篇历史人物小传,而这些英杰,也是书写潮州文化史的主要人物。
除了看古迹,牌坊街更大的意义在于吃小吃,放眼望去,饮食的招牌占了90%以上,各种百年老字号、各种祖传、各种潮州三宝、各种牛肉丸、各种粿……琳琅满目,应接不暇。
我们这群吃货,先迫不及待地买了几个春卷,雯说,这家春卷她特爱吃,每回经过必定买几个回家。我赶紧拿起一个,一口咬下去,酥脆松软,盛满咸香的菜馅香味席卷而来,顿时食欲大增。
终于看到心心念念的鸭母捻了。上回来潮州,因种种原因,与之擦肩而过,这一想就是8、9年,今儿见到,欣喜若狂,赶紧下手来上一碗,闭目回味它的香甜,各种思绪聚集其中。其实鸭母捻和鸭子没有任何关系,是一碗有馅的糯米粉制汤圆加上一堆银耳、木耳、莲子、芋头等东西,据说得名是取汤圆形似母鸭在水上游荡浮沉,可见潮汕人联想够丰富的。
这条牌坊街是各式潮州小吃的集结地,从街头可以吃到街尾,根本停不下来,唯一要注意的就是,一个地方别吃太多,后面也许还有更多更好吃的美食。
古城中各种小巷保存完好,最让我挂念的是有名的甲第巷。甲第巷里的宅院大多是豪商大贾所建造,但无论门楼匾额还是建筑风格,都透射出浓厚的儒雅之气,显得文质彬彬。
长不足200米的甲第巷,集中了数十座大大小小的明清宅院,漫步其中,你可以感受到时光的倒流,触摸古代潮人生活的气息,细细品味那历史的余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