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当年创立精舍让僧侣学习,他的目的不是为了形成利益集团或组织,也不是为了形成宗教,因为他知道,所有的组织,最终都会无可避免地沦落到对群体精神的控制和对个人崇拜,以满足少数人利益的满足,这是人性内在的属性贪嗔痴和人类社会内在发展的必然属性,一旦形成组织,对多数人来说就是桎梏,佛当年出家修行,目的只是唤醒人们的觉知,真正觉醒地活着,活出内在的自由王国。
所有的修行只为见到清静本性,明白自己的法身慧命,就不会为浮光掠影世间相所牵累,活在虚妄中,一旦回归清静本性,就可以洞穿一切情绪的障碍,很好处理自己的情绪,达到高度平和宁静的状态,即凡事皆可以随处发生,凡事亦可当下灭尽,这是功夫纯熟后的证量,彻悟道的空性,这是无量无边的智慧和心法,悟者徜徉天地间,觉醒于一念之间,天堂地狱,十世古今,来时去往,都在当下一念。并可以随时觉照此心,此心不动,不动道场,于一毫端见宝王刹,在微尘里转大法轮,洞幽察微,无所为而无所不为。
世间修道多如牛毛,得道凤毛麟角,只是没有在心田上用功,没有持之以恒,凡夫在外境上迷惑,烦恼来了压不住烦恼,随时可能被眼前的境带走,这不是真功夫,也不是真修行。
学道是大丈夫之事,非帝王将相所能为,彻悟世间森罗万象本来空寂,一切荣辱得失,不过梦幻空花,一切都是游戏,名利权情的争斗,若束缚心性,实在味同嚼蜡,世间爱恨情仇在此转身返照,你爱的人从来不存在,恨的人也一样子虚乌有,连同我们自身,都从来没有存在过,爱也空,恨也空,天也空,地也空,为什么天地渺渺,却还有一个小小的我存在呢?哑然失笑。
四大组成的虚幻肉身,无论怎么保养,迟早会离我们而去,我们被套这牢笼般的肉身屋子里,一辈子为它服务,吃喝拉撒,在无明的劳碌中为它服务一生,很难证到超越肉身之外的法身慧命,它湛然常寂,一直就在那里,让我们成佛作祖的是它,让我们在六道轮回做牛做马里也是它,可我们都具有最珍贵的东西,却弃之如敝履,故夫子感叹,朝闻道夕死可矣!
因一念无明而来,在无明里我们被业力牵引,不免执着于五蕴六尘,依附于物,最后热衷于酒精、毒品、性、金钱和权力等,既然因无明而来,就为无明去奋斗一辈子吧,这是绝大多数人的一生,莫名其妙的到来,不知所云的活着,无可奈何地离去。白驹过隙的生命,五颜六色光怪陆离,若没有洞穿假象的智慧,我们灵魂何去何从?终将不得安息。
只是时代全盲,无明大浪涛涛,六祖慧能说,“迷人修福不修道 只言修福便是道。布施供养福无边 心中三恶元来造。拟将修福欲灭罪 后世得福罪还在”,这和现代社会高度切合,古今人性如一,迷人追逐梦幻空花,这与生俱来的内在贪念,认为得到了就是福,可是内在的三恶(贪嗔痴)还在,怎么都没有办法跳出生灭的循环,苦恼的火坑,即使得福了,家财万贯,可罪(贪嗔痴)却还在,它还是可能随时把我们推下悬崖的深渊。
佛谈到影响我们生死和痛苦轮回的十二因缘,其中最根本的是无明。因为无明,五阴炽盛,由此引发后面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一系列链条,而我们如果要从痛苦轮回之中超脱出来,最快速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直接从十二因缘的“受”入手,因为我们如果在无明无觉知无智慧的状态之下,种种的感受马上就会引发我们身心中的种种贪嗔痴慢疑,烦恼和痛苦也就随之而来了。反之,如果能够在种种感受刚刚升起的时候,就能够觉知到,并且保持平等心,不起贪嗔痴慢疑的各种习性反应,那么就可以建立起“安全防火墙(隔离带)”,烦恼和痛苦自然就熄灭了。
老子说,为道日损,损什么,损掉我们的私心杂念,损掉我执,损掉虚妄自我,没有自我。这样我们的灵性才能灵光独耀,迥脱根尘。
善知识,心胸广大如虚空,一切尽皆不取不舍,用时即了了分明,不用退归于寂静,天地苍茫,烦恼也一样的虚妄,一切本来清静圆满,无欠无余,良由取舍,所以不如。
念之即觉,觉之即无!一切念头都是虚妄,念头创造了世间万物,然而它毕竟空,不可得,于虚妄念头中升起的物相,最终都会消失在茫茫时空幻境中。
觉醒,让我会在自我修行的路上,越走越远,最终超越,看到佛祖手指的那轮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