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女儿成长中,我发现,同一件事情,比起说教,讲故事的效果往往是最佳的。
这半年来,我开始有意识的培养女儿的主动性,以便尽早实现自我管理。毕竟九月份要进小学了,为了尽量少成为一个“陪写作业”的妈妈,我是不遗余力的来训练女儿的自觉性,发现效果却不明显。想起前段时间听自我管理的学者的一个讲座,我有了主意。
上周,我一直不盯也不提醒她练琴,周五晚上让她弹给我听,发现有首曲子还没有掌握,在练习合手时她有点焦躁,气的用手拍床,最后还哭着说“妈妈,我今天不弹了,我就是弹不会这个”。
我耐住性子,让她单手弹了一遍后:“明天再练习,应该会好很多,我们聊一下吧。”
这时她有点犹豫,以为我又像往常一样会说她前几天不练习,没有好好练……这类话。
我接着来了句“妈妈今天给你讲个‘猴子脑’的故事”。
“故事?”女儿一听就兴奋了,立马坐好,我们进入了故事模式。
故事如下(对一个近6岁的孩子,请原谅我用幼稚浅显的语言来讲故事):
你知道人是从猴子变来的吧?
“妈妈,这个我知道的。快点讲吧。” (女儿一脸的焦急,毕竟我好久没给她讲故事了)
在人的大脑中,有一块小小的皮质,是只有人在发展过程中长出来的,其他动物都没有。这块皮质很小很小,但很重要,它决定着我们正确的想法和决定,能让我们知道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所以叫做“理性脑”。 “理性脑”使我们有正确的想法和做法,还让我们可以去挑战难题,解决困难,让我们有信心有勇气。 可是,在大脑中还有最原始的,猴子也有的一块,叫做“猴子脑”。你想想猴子是什么样子的? (这时候我和女儿一起做猴子抓耳挠腮,伸手攀爬的动作。)
对了,你看猴子就喜欢爬上爬下,动来动去,一停不停的。所以,“猴子脑”让我们失去控制,变得冲动,暴躁。就像你没练琴,没有收拾玩具时候,妈妈对你发脾气,就是“猴子脑”控制的。 另外,“猴子脑”还喜欢轻松的事情,如果你在学习,一旦碰上难题,“猴子脑”就会和你说:杉杉,这个题这么难,我们不做了,我们去玩会玩具吧?就像你刚刚弹琴,说不弹了,就是“猴子脑”在控制你了,它想让你放弃弹琴,去看个故事,做容易的事情。 (这时候女儿的表情很专注,看得出在思考)
我们都会想做容易的事情,更容易完成。可是学习、弹琴这些,都是要学新的知识的,这是需要“理性脑”来学习的。如果你更多的用“猴子脑”,那你能学会新知识吗?
“肯定不会”(女儿立马接口) 是的,如果更多的被“猴子脑”控制,那就不容易学会新的知识,也会变得越来越像猴子一样,想干吗就干吗,不能专心做一件事,也更难完成一件事。
“妈妈,是不是这样?”女儿躺下手舞足蹈的。
是的,就是这个样子,如果“猴子脑”用的多了,“理性脑”不能更好的锻炼,生长,就会越来越容易让“猴子脑”做决定了。所以,我们要多练习用“理性脑”,多用“理性脑”,才能更好的发展,用得多了也会长得更大一点,这样“理性脑”就能够打败“猴子脑”,“猴子脑”就不能控制你了哟。
就像刚刚,妈妈让你单手再弹一次琴后,再停下来,就是因为那时候“猴子脑”想控制你了,所以妈妈让你坚持一下,再弹一次,让“理性脑”做决定。这样“猴子脑”做决定的时候少了,你就会发现你越来越理性了呢,不会像刚刚那样不能合手就不高兴了。
“妈妈,是不是像上次壮壮来我家,后来把玩具扔了,就是‘猴子脑’控制住他了?”
是的,因为你们都是小朋友,小朋友的“理性脑”还没有很好的锻炼出来,所以很容易被“猴子脑”控制,发脾气。那你应该怎么办呢? (我顺势提出了问题)
“我要好好注意,一定不要被‘猴子脑’控制,我可不想变成猴子那个样子。”女儿一脸郑重的和我说。
好的,那接下来你就注意多训练你的“理性脑”,注意控制你的“猴子脑”,前往别让“猴子脑”得逞哦。你看妈妈最近一直很好的控制我的“猴子脑”,妈妈觉得我越来越理性了呢,这样的妈妈是不是很好?杉杉刚刚弹琴就做到了又弹了一遍,我相信你以后也能做到不让“猴子脑”做决定的。
(将故事引到我自己身上,让女儿觉得控制“猴子脑”,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同时对自己也更有信心了。)
“嗯,我很棒的,我要锻炼我的‘理性脑’,我肯定可以做到。”女儿信心满满的说。
“理性脑”和“猴子脑”的故事讲完了,经过一周的观察,我发现这个故事起到了作用:
第二天早上吃饭,女儿就很好的在那里坐着,没有像以前一样在椅子上转来转去,还和我说“妈妈,我是不是没让‘猴子脑’控制我转圈?”我肯定是给她大大的赞了。
每天下午幼儿园回家,也能主动按早上约定去练琴,然后再看书。
如果有觉得她有不恰当行为,我来一句“嗯,‘猴子脑’好像跑出来了”,她就自我纠正自己了。不需要我像以前那样说教(个人认为,说教是一件很烦的事情,自己烦孩子也烦) 如果您也想培养孩子的自觉性和自我管理,不妨也讲讲这个“猴子脑”的故事,语言自己组织,意思到了就可以了。相信能起到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