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只剩下12天。年初定下的目标,你完成了多少?
坦白说,一件也没有。
3月初离职,再次回归全职妈妈身份。一边兼职做公众号文案及商务沟通工作,一边带娃。
每天都觉得属于自己的时间没多少,写完文案,发现没时间锻炼;练了瑜伽,就没时间阅读;在纠结的选择中,我意识到,是不是时间管理做得不够好?
于是报名线上时间管理课程,买来《那有没时间这回事》《每天最重要的三件事》。学习了很多时间管理的方法,比如用Wake和up两个闹钟早起“偷”时间、列行动清单、每天只吃三只青蛙、养成打卡的习惯、定期清空文件夹、用晨间日记检视自己等。
不管哪种方法,只要养成了习惯,让自己运转起来,管理时间并不是难事。然而,在尝试了半年后发现,每天总有计划中的事情没有完成。
纵使定下再周密的计划,都抵不过一个“拖”字。
当拖延成性,在明知道9-11点应该写文章时,却聊天、看资料、吃东西,看着时间过去,内心的自责和纠结不停地打架时,无力感开始蔓延。
打开《拖延心理学》,每一条造成拖延行为的状态,就像照镜子一样浮现眼前。
年初,报名了Spenser第一期写作课,亲历那次黑天鹅事件。当时就注册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却迟迟没有更新。因为,我一直没想好要写些什么。不想草率开始,然后,就一直没有开始。
这是典型的适应性不良的完美主义者征兆:如果没有准备好,就不行动。
每次发一条朋友圈,先用15分钟P照片,再用10分钟编辑文字,然后在心中至少默念5遍,看遣词造句哪里有不妥。抬眼一看,距离开始发朋友圈的时间,半个小时过去了。
由于害怕被人评判,过于在意别人的看法。所以小到更新一条状态,大到推送一篇文章,在我看来,都不是容易的事情。 就好像心里有个裁判,无时无刻不在盯着你,随时准备批判你。最后,干脆什么都不做。
另外,有拖延倾向的人,对于个人价值的评判标准是这样的:
自我价值感=能力=表现
这个公式的意思是:你的表现好坏,直接成了你是否有能力以及是否有价值的衡量标准。
工作中哪怕出了一点问题,就会联想到自己能力不行,甚至觉得自己毫无价值,对整个人否定。 对事不对人,这样简单直接的做事原则,对于我们来说,有点难。
担心哪一步做得不好,会影响大家对我们能力的怀疑和否定。这时,拖延不自觉地又来了。
拖
自我价值感=能力 ≠ 表现
延
发自内心的抵触,用拖延来掩饰自己的恐惧。总在最后一刻才开始行动,如果结果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会安慰自己说:因为时间不够,所以才会这样。
当你在周一早上得知周三要完成一篇人物报道时,认为这不过需要4个小时的工时。于是,周一晃晃悠悠地查资料,周二早上和同事聊聊天,下午开始动笔时,才发现很多素材都不够,慌忙和相关人员沟通,熬夜写完稿子。
总想着一口吃成个大胖子,最后却因为时间不够,只能囫囵吞枣。而不会把任务拆分成一个个小目标,忽视了脚下行动的每一步基石。因为我们矛盾地相信,优秀的人从来不用努力,就能一次做好。
于是,再一次陷入,我怎么什么事情都做不好/我的时间怎么总不够/我总是很忙的困惑。因为,你永远不会逼自己去面对能力的限制,不知道全力以赴的努力。
而时间不够,就是我们逃避的借口。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在淘宝买衣服时,既想款式好、又要颜色合适,再对比一下价格,选出性价比高的。最后的状态是,看了一下午,头晕眼花,却迟迟没有选好。最后,那些衣服一直躺在购物车。
因为选择太多,最终,用拖延代替选择。
▲被及时享乐的猴子控制着
说到底,导致拖延的原因,总结下来其实就两个字:怕和等。
害怕出错、害怕被别人评论、害怕竞争得罪人,于是拖延着迟迟不开始。
等我准备好了再开始做、等到明天就好了、等到节点开始前,于是被动地不去争取和努力。
然而,在恐惧的笼罩下,等不来美好的明天。拖延导致的自我设限,让整个人就像缺乏动力的火车头,没办法带领这趟列车在欣赏美景的同事,努力跑向旅程的终点。最后,只能暗淡地等到炉火烧尽,戛然而止。
怎样避免拖延?在《拖延心理学》和《自控力》中,作者分享了同一个观点:找到“我想要”的驱动力。明确自己的需要,才会自发自律地做你想做的事情。不论是时间管理、精力管理,还是终结拖延行为,都会围着这个目标来进行。
在这里,分享一个如何找到人生目标的方法,来自于知名博客写手Steve Pavlina的博客。
1、找出一个小时的空闲时间,关掉手机、电脑,保证没人打扰;
2、准备几张A4的白纸和一支笔;
3、在第一张纸的最上方,写下一句话:“你这辈子活着是为了什么?”
4、接下来,回答这个问题,把脑海里的想法全都写下来。比如“当老师”“赚足够多的钱”“环游世界”……
5、不断重复第4个步骤,直到你哭出来为止。
虽然这个方法看起来很简单,但是,探究内心想法的过程,并不如想象中的顺利。Steve Pavlina在做这个练习的时候,花了25分钟在第106步找到了他的最终答案。乐活酸奶创始人奶牛Denny花了4个月的时间。而我,则花了半个月。当我们沉静下来,剔除了脑海中的杂物,最终得到的答案,其实是一个抽象的句子。触碰到心底,让人奔溃到落泪。也许,这正是你多年来沉淀在心底,一直不被满足的需求。
我的答案是,希望所有小朋友心底的声音,都能被大家听到。
听起来抽象得有点无厘头了,但反观上面造成拖延的原因,害怕,原来是从儿时就笼罩在我内心的阴影。所以,习惯性地把自己藏在人群后面,不敢表达。
而我最近发现,我家5岁的小男孩,也会经常说:“我怕迟到……我怕怪兽……我怕大家笑我”。
在无意识的语言环境里,我已经把这种恐惧传染到孩子身上。至少,可以先从倾听他的需求开始。
所以,我开始学习心理学,先自愈,再育娃。
马克·吐温说:“跳舞,像没有人注视一样;唱歌,像无人聆听一样;热恋,像从未受过伤;活着,即把人间当做天堂。”
2017年,经过八个月的试错,终于明确了前进的方向。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