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妈妈问过他们儿子这样的问题:
“妈妈生气发火时,你们的心情会怎么样?”
孩子们回答:
“本来挺放松的,心收到一下抽紧了,心中原本阳光灿烂,就在慢慢发火的一瞬间,阳光消失了,只剩下黑漆漆的一片”
“要是妈妈每天总是发火,那我们会生病的”
看完这个问题后,我的心嗖一下紧张了。因为很多时候,我根本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总是忍不住对孩子发火,事后又后悔不己。
曾问过妈妈群里的其他伙伴,你们会不会对孩子发火,得到很多的答案是一样的忍不住发火,过后又十分懊悔。
都说天底下最难做的职业是为人父母,我觉得一点都不假。
前段时间,有明星“咆哮式”育儿引发大家的热议。大家讲,作为一个父母,不应该这样对孩子,对孩子的教育应该鼓励、引导。可那时候的我很想问问,谁能做到对自己的孩子不急不吼,温柔地对待他们。
出现了问题要去解决问题,这是最近我想通了方式。于是网上一通搜索,《不急不吼做妈妈》这本书,看到书名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
《不急不吼做妈妈》,这本书由日本作家山崎房一写的。作者曾开设“爸爸心理学讲座”和“妈妈心理学讲座”。其中“妈妈心理学讲座”还被东京电视台、朝日电视台等日本知名电视台报道,一度成为热门话题。代表作有:《日本妈妈的正能量亲密教养课》《我心放松》《越是表扬孩子越能茁壮成长》《一本让心情舒畅安闲的书》等。
通读整本书,主要分为三大部分:
1,为什么别人能够做一个温柔的妈妈,而自己却是个急躁的妈妈?
我有个同事,她儿子现在读小学三年级,从来没听她讲过她儿子让她头痛的事,讲得最多的是孩子如何听话,如何帮自己干活
她曾带她儿子一起出来吃饭,孩子十分的有礼貌。不过始终是男孩子,吃完饭后还是忍不住和其他同事的孩子一起在商场里乱窜。
其他同事早就忍不住对自家孩子一顿吼,但我这位同事不急不慢把自家孩子叫过来,轻轻地讲了几句,孩子就老实了。
这件事后,我老是问她,要怎么做才能像她一样教出一个听话的孩子?她笑了笑讲,答应孩子的事做到,孩子答应你的事自然也会想办法做到。即使做不到,他会自觉理亏,也不会大吵大闹了。
同事的话我思考了很久,我觉得只是兑现孩子的承诺并不是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事实上很多父母都答应给孩子买这买那的,但孩子一样该闹还是闹,家长也忍不住该骂还是骂。
有时候孩子并不是闹,比如在吃饭吃得慢了一点,或者把饭都吃到了桌面的时候,还是会忍不住对他们喋喋不休、又急又吼。
有些家长会认为是自己性格的原因出了问题。比如说我也认为我的性格比较急躁和完美主义,所以忍不住对孩子发火。后来我想想,为什么我对其他人没有这样容易发火、喋喋不休,偏偏对自己的孩子这样呢?
作者在《不急不吼做妈妈》这本书中讲到:喋喋不休并不是由于没有耐心或者攻击性的性格造成的,而一般是妈妈把“没有满足自己欲望”的不快发泄到被认定是妈妈“分身”的孩子身上的一种特殊心理反应。
换言之,喋喋不休、容易发火并不是因为自己的性格和没有耐心造成的,而是因为大人心中的欲望无法满足。
比如,你希望孩子考一百分,可孩子考了98分,这时候孩子无法满足你的欲望,所以会发火。
吃饭的时候,希望孩子能够吃得干干净净、营营养养的,可孩子没有好好吃饭,满足不了心中的欲望,所以发火。
在《原生家庭》这本书中讲到,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要把孩子当成一个正常的人来对待。
可现实中是很多父母把自己和孩子用“不满”这个共通点捆绑了起来。
比如,有些时候,过分地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过分的要求孩子,要求自己做得更好。甚至有些妈妈会因为孩子把自己的衣服和袜子混在一起放而打动肝火。
2,对孩子又急又吼的,会对他们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我是个比较暴躁的妈妈,还是一个欲求挺多的人。有一段时间在工作上受了委屈,回去对孩子又急又吼,整个人都像一个刺猬一样的谁惹自己不高兴了就往谁的身上扎。
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小孩子特别敏感,只要一说他就哭,一哭就开始不舒服,甚至生病。去人多的地方还特别怕,坐公交车也会怕。
后来,有段时间工作比较忙没有回家。孩子的父亲就讲,孩子这段时间挺好的,胆子大了很多。
在《不急不吼做妈妈》这本书里,作者讲到,对孩子又急又吼,喋喋不休会给孩子造成压力,让孩子失去自信,失去安全感,会泯灭孩子的个性,让孩子畏缩不前。
作者在书本举到了这样一个例子:在自己举办的学院,给新生安排了简单的考试。其中一道题是“写出自己的优点”。
有些孩子抱着头苦恼不已,有些孩子最终什么也没写,有些孩子想把卷子偷偷地放回老师的桌上上。
作者问那些学生,优点栏为什么都没写呢?
有些孩子答道,我没有优点。作者再次引导他们讲,一个人,无论是谁都会有优点和缺点的。后来孩子讲到,缺点有很多,因为爸爸妈妈经常讲,我学习差、我做事磨蹭、我不够勇敢、我反应迟钝等等……
对孩子又急又吼,喋喋不休,就这样让孩子只发现了自己的缺点,只记住了自己的不足,面对事情的时候变得优柔寡断,没有自信,甚至像我那段经历一样,让孩子变得敏感,容易生病。
3,如何做到不急不吼?
承认真实的自己,接受自己的不足,同样接受孩子的缺点
古语有话: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足。
承认真实的自己,是让自己不再在孩子面前树立高大上或者完美的形象,让孩子也明白妈妈也是个会犯错的人,让他们知道犯错不要紧,重要的是学习到方法去改正错误。
承认真实的自己,接受自己的不足,不给自己太大的期望和压力,这样待孩子的期望也会变得松弛一点。当意识到孩子出了问题,犯了错,也选择去原谅或者耐心去教导。
比如,有些孩子考了98分父母还是会不高兴,对孩子冷言冷语的;而有些孩子考了80分,父母也会兴高采烈的,对孩子温柔以待。这主要是在于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以及父母对他们自己的期望。
妈妈接受接纳真实的自己,不责怪自己,不希望别人给予自己过高的评价。减少自己的不满,向自己发泄的怒火和对孩子发泄的怒火就会相应的减少。
接受自己的缺点,同样接受孩子的缺点,接受真实的孩子的本身,不去攻击孩子。妈妈改变了,孩子也会跟着改变。
以积极的姿态引导孩子,引导他们去行动,去改正
比如:孩子吃零食,把垃圾丢得满地都是,刚拖完地的你大为恼火,这时候先忍住自己的怒火去拿一个垃圾篮过来放到桌面上,一边把垃圾放进去一边跟孩子讲:“我觉得这种时候这样做比较好,你认为呢?”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用积极的行动心态去引导孩子,孩子同样会照葫芦画瓢,一件事一件事把它弄好。
就如作者所讲的:“不要胡乱的催促孩子,不要怀疑,喋喋不休地责怪孩子,不要净是看到孩子不好的一面并严厉指责。表扬孩子做的好的地方,无视孩子做的不好的地方,拥有一颗宽容的心,这样即使妈妈不催促孩子,孩子也会在不断的摸索过程中朝着自己的目标稳步前进,那才是孩子自己汇聚人生蓝图中最珍贵的草图。”
相信孩子,给予安全感和信心,不给孩子制造恐惧和不安
工作后的我们,无论多么辛苦,多么累,只有回到家里才是最放松的地方,有父母在就永远不会觉得孤独。因为父母无论如何也是那个不会放弃我们的人。
同样的,作为父母的我们,要相信孩子,给予他们安全感和信心。
小时候,经常就听到父母包括其他长辈讲,不好好读书以后要去要饭的;不好好学习以后会过不上好日子。以至于有些孩子长大了,物质条件还不错,但缺乏安全感和信心,不敢去做自己喜欢的事,面对不确定的因素也会表现的十分的焦躁不安。
我们都知道,父母这样做是为了孩子好,可是这种打压式的教育会让孩子感到压力,并且会给孩子造成一种错觉,生活会是多么的困难,对未来失去信心。
在毫无杂念,没感到不安的时候,人才能百分百地发挥自己的求知欲、创造力和记忆力。换言之,安全能够提高人的能力。
对于孩子而言,妈妈就是他以后不论好人坏人,都会不偏不倚的用阳光洒满他们的全身的那个人。
每一位妈妈都十分疼爱自己的孩子,而孩子最渴望的就是妈妈爱自己,但没有那份爱,只是善于心中所想,不用具体行动表现出来,那是绝无法传递给对方的。
我们每个人都想成为优秀的自己,同样期望孩子也成为优秀的孩子,于是在孩子成长的路上会焦急、会又急又吼。《不急不吼做妈妈》让我们明白,孩子是个独立的个体,需要父母的宽容、担待以及信任,才一起成长为那个优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