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就要时刻准备着去历经磨难”路遥的话用于鲁迅先生的一生,再合适不过了。
周树人,出生于浙江绍兴。对于故乡,鲁迅的感受复杂而矛盾,少年时的家道中落让他看透了世态炎凉。人在少年、在对世界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前所感受到的苦难最残酷、影响也最深刻。那黑暗的几年,这个小小的少年默默承受他人的冷眼、扛起长子的重担、
被迫地成长了。这个过程很痛苦,但他很冷静,不哭也不闹,他接受着、承担着、也试图改变着。在家族由盛而衰的下坠过程中,在上层与下层两个世界转换的中心地带,他长期的滞留在那里,凝视着人类的灵魂,感受着周围的冷漠、麻木和残酷。
在他的一系列作品里,鲁迅对故乡表现出怀念和热爱,但他也借故乡表达了对封建礼教的厌恶和痛恨。正如他在《狂人日记》中所描述的那样:“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几千年来,我也未必不吃肉,我也吃人。”由此可见,他是封建礼教的痛恨者,但同时,他也不得已地践行着封建礼教。就像他服从于母亲,娶了自己并不爱的朱安,展开了他婚姻的悲剧;又如他为了践行长子的责任,放弃了在日本的深造,回国谋生……这是鲁迅的矛盾,也是当时许许多多萌发了新文化意识却又时刻与旧礼教纠缠不清的知识分子的矛盾。思想的转变是带有阵痛的,仿佛撕扯下原本腐烂的皮肉,又在一片疼痛中盼望着新肉的生长,虽然总会留下疤痕,但是这份勇气,已经弥足珍贵。
鲁迅不是一个乐观的人,又是一个精神层面的洁癖者。他性子很直,从不会对不喜爱的人佯装友善,凡看不惯的也总会给当事人几个钉子碰。当他从日本回国工作后,面对周遭的黑暗、民众的麻木,整个人都颓唐了起来。他被迫直面着另他悲痛的中国社会现实,同时又无从发泄心中的绝望。当时的他认为,中国是无可救药的,一切的一切都处于巨大的问题与隐患当中。而他自己,作为为数不多的清醒者,也只能在外面看着铁盒子内沉睡的民众,纠结着要不要把他们叫醒。当现实无法改变时,沉睡总好过清醒,更何况鲁迅将现实看得如此透彻,因此他是痛苦的。所以,面对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掀起的新文化运动狂潮,他是漠然的,因为这一套,他在日本的时候早已经玩过了,于此时也觉得并不会得到响应,当被友人强拉着加入组织,试探着写了《狂人日记》后,鲁迅这个名字就再也从中国人的思想中抹不去了,而他自己以笔为武器与封建礼教的斗争已然开始,且一发不可收拾。
我喜欢鲁迅,在于他那沉默中的爆发。鲁迅喜爱黑夜,他说自己是一个爱夜的人,他在黑夜里沉静、寂寞,孤独。他在暗中,看一切暗。在夜气里,注视着民族的未来。而黑暗也给予了他力量,让他敏锐地洞察着、挣扎着、凭借一己之力反抗着。他的反抗,是一种绝望的反抗,他曾说过,绝望的反抗比希望的反抗来得更加悲壮,他似乎一生都在与暗夜纠缠。当时的社会犹如一片阴暗的森林,很多人选择于其中摸索挣扎,极少数的人燃烧自己照亮前路,而鲁迅则是那燃烧的最汹涌的火把,他不仅想要照亮前路,他还想烧毁整片森林!所以,他是孤独者,也是拓荒者。
如果鲁迅的一生始终与黑暗为伍,这对他实在是不公平的。1925年3月11日,当一封自称为小学生的信寄到鲁迅手中时,他心底的某个角落被打开了一扇窗,阳光从此明媚地照了进来。寄信人用顽皮的语气问道:先生,可有什么法子能在苦药中加点糖分?来信者叫许广平,是鲁迅在北平女子师范大学授课时的一位学生。不知为何,鲁迅一改往日的横眉冷对,把全部的耐心与柔情都给了这个学生,同时蹩脚地给她解答着一个个问题。两人自此开始通信,直到两人谈婚论嫁时才停止。爱情是超越生命的东西,能让人突破自己的局限。鲁迅在黑夜里也曾对世界大声地呼喊过:“我可以爱!”朱安于鲁迅,不过是他“吃人”的见证,是他母亲就给他的一份遗产。许广平的出现,才使鲁迅真正感受到爱情的美好,他是个人、是个男人,在许广平这里,也许他才能稍许舒展开眉毛、露出笑容。因为她懂他的纠结、痛苦、脆弱、冷漠,她可以给他一个臂弯,让他在终日的横眉冷对中稍作休息、感受温暖,再继续战斗。
鲁迅开始时对于二人相差十七岁、又为师生关系的爱情是逃避的,他深觉自己配不上年轻、充满活力的许广平,但当许先生的手轻轻搭上他的手,并说道“神未必这样想”时,他便用力地将它回握住了,并暗自发誓从此不再放开。有了许广平后,鲁迅的人生有了别样的色彩,儿子的出生,又给他冷峻而又孤独的人生增添了许多烟火气,据许广平日后回忆,鲁迅在儿子出生后坚持要自己照料,不请乳母,因为没有经验,许多事情都依照书本进行,海婴便不是饿坏了,就是病了;终于,鲁迅气馁地对许广平说:“还是叫他们来吧,孩子病不了反而要花更多的钱吗?我多写两篇文章就行了。”又如,鲁迅平日里绝不许任何人动自己典藏的书籍,连许广平都不可以,他却准许海婴随意乱翻;为了哄海婴睡觉,他可以把他放在自己的臂弯里,来回走一个钟头。哼唱着绍兴的摇篮曲;他还会在几日通宵的写作后,在某一天夜里、许广平入睡前躺在她的身边,与她话话家常,为自己对她的疏忽道歉。等何时她的鼾声响起,他再蹑手蹑脚地爬下床,点一根烟,于纸笔中工作至天明……鲁迅自己说过,有了许广平和儿子后,自己已不像从前一般四处给人钉子碰了,做事、写文章总是多了许多顾虑。这是一个生活化的鲁迅,一个平凡的父亲和丈夫。我们心疼这个敢于直面黑暗并弄了一身伤的勇士,但幸好,许先生给了他一个可以疗伤的地方。
由于日夜颠倒、无休止地工作,以及严重的烟瘾等原因,鲁迅原本的肺病愈发严重。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最瘦时他只有38斤,单薄的身子在长褂里晃动,脸色暗黄、眼窝深陷,且终日忍受着整夜气喘着的无眠。在病重时,他曾对为他诊治的医生提出了三点要求:“第一,把病医好,是要活命。第二,假如一动不动的一个月可以医好,我宁愿动动,花两个月医好。第三,假如医不好,就想法把生命拖延着。”“赶紧做”成了他晚年的一个生活原则。瞿秋白曾把他称作“野兽的奶汁所喂大的狼”。鲁迅也喜欢这样说自己:痛苦时索性躺在荒山里,在草莽中,舔着自己的伤口。鲁迅一生中的很多时候,都像一匹受伤的狼,面对黑暗,发出自己的一声声悲鸣。到生命的尽头时,他的所能承受已经超了负荷,黑暗将他反噬,但他仍然愿意以燃尽自己的生命为代价,用残余摇曳的烛光去照亮哪怕是一角的灰暗,用残破的肺于喉咙中发出一声又一声嘶哑的呐喊。因为他的肩上,担负着襁褓中的新中国,这一切的一切,使他注定痛苦、注定焦灼、注定不再平凡。
这颗明星,最终还是从历史的夜空中滑落了。鲁迅的逝世,震惊了整个中国。前来送葬的人上至政治家、学者;下至平民百姓。每个人都渴望最后瞻仰一次这个与黑暗斗争了一生的勇士的遗容,每个人的眼中都蕴含着悲痛与茫然,他们所失去的,不仅仅时一位文学家、奉献者,他们还失去了那于暗夜中指引前路的火把,人们不禁思考:往后的中国,何去何从?在中国,鲁迅是一个象征,在当时的中国,鲁迅的死也是一个象征,象征着一个被压迫的民族不屈的抗争。他在黑暗中不停的呐喊,是无声的中国最响亮的声音。他只有一只笔,却代表了一个民族的良心,他短暂的一生,却代表了伟大的民族魂。
一位诗人曾这样说:
一个高大的背影倒了,
在无花的蔷薇的路上——
那走在前头的,
那高擎着倔强的火把的,
那用最响亮的声音唱着歌的,
那比一切人都高大的背影倒了,
在暗夜,在风雨连天的暗夜!
十年饮冰,难凉热血,千载暗室,一灯即明。风骨如鲁迅:
“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