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参加简书官方有奖征文「脑洞写作大会第二期|创意续写计划」脑洞写作大会第二期|创意续写计划 - 简书
从前有座山,名曰百岁山;山里有座庙,名曰百岁庙;庙里住个老和尚,法号百岁僧。闲来无事,老和尚给小和尚讲了一个故事……
此地有山,名曰百岁。山下有村,不曾得名。然村中有传说:“登得山中小路,方见庙中僧弥。若得僧弥指点,尽享百岁福缘。”只一条,上得山中,需携引火之物,若见石碑,需点燃石碑之下的蜡烛,以为标记。
于是,一个从外乡而来的少年,在此地借宿一夜之后,于清晨时分,穿过村后的麦田,踏上了那条幽静的山路。
起初的山路甚是平缓,不提弱冠之年的公子,便是对总角晏晏的孩童,或是那迟迟暮年的老者,也是轻松惬意,不费吹灰之力。少年边走边想,此处虽无美景相伴,可若是这一路之上皆为如此,那即便是走上个一天一夜又何妨呢。费些时日,求个长生,不可谓不划算。欣喜之余,在一处转弯,少年瞥见了一块三尺见方的石碑,上书“燃过此烛,便可前行”。不必多想,自怀中取出引火之物,将其点燃,随即向前走去。只是在微弱的烛火边缘,少年未曾得见,一个不太起眼的“一”字,孤零零地被刻在了石碑的角落,似个被丢弃的物什,无人问津。
石碑之后,山路多蜿蜒,常有溪流拦阻,需脚踩着湿滑的石头度过。少年轻巧地跃过每一条潺潺流水,似悦动山间之舞者,而非匆匆行路之旅人。过得山泉,又有怪石,一番探查,却只一条上山之路。少年不以为然,手攀岩壁,脚下生力,便是这山石精怪又如何能阻挡他的一往无前。巨石之上,少年见得第二块石碑,依旧是“燃过此烛,便可前行”的篆刻,依旧是那似乎永远烧不完的蜡烛,只是这次,少年似乎发现了躲在阴暗角落里的“十八”二字,甚是不解。然而对于不解之事,少年向来不愿多想,该解时自然会解,强求不得。于是在点燃蜡烛之后,少年继续前行。
眼见天色尚早,少年放缓了脚步,只见眼前蓦地出现了一大片树林,从林间隐隐传来丝丝鸟鸣。走进树林,树荫一下子遮住了大半个日头,只余下点点,从叶的缝隙间洒下。抬眼望去,似璀璨星空,又伴随着悠悠蝉鸣,十足一番恬静。树与树之间,偶有松鼠从头顶掠过,若是心仪,便会舍下一二松子,以示友好。切勿追赶,这山间的灵动却比你来得轻车熟路,你尚未迈出几步,它却早已消失不见。在一处流水的旁边,少年寻得第三块石碑,不变的字迹,镌刻着莫名的“三十”二字,却依旧是苍劲有力。不同之处,便是周围多了些许瓜果残羹,想来应是前人所食。这一路走来,见惯了绿树环绕,听倦了鸟鸣风吟,便是有山石阻隔,藤蔓相缠,不可谓不精彩,不可谓不波澜。攀一座山,有如此体验,便是在此处休息片刻,随即下山,亦不虚此行。
可少年心中,依旧惦念着那山中庙宇,青灯古佛,若是在这山间停了脚步,岂不枉费这山之百岁之名?
前方的树越发茂密,茂密地似乎有些过了头。头顶的“星空”逐渐暗淡,只在数十步之外,方能见得一束阳光投下来。山路多枯叶,踩在上面发出声响,如哀怨,又似低诉。突然,身后一声巨响,一只山魈不知何时出现在了身后,旁若无人的望着少年。山魈:头大而长,鼻骨两侧骨质突起,其上有脊状,其间为沟,牙长而尖锐,力大而爪锋,多成群而动,生性暴躁,凶猛好斗。传言便是那百兽之王,亦是怕其三分。却不想今日在此碰上。不敢多想,拔腿便跑,只祈求它不曾留意,或今日心情大好,放过一马。奔至力竭,回首望去,不见其追来,扶着身边的石碑,大口的喘着粗气。待燃过蜡烛之后,少年席地而坐,望着石碑下的“六十”二字,似有所感悟。想要退下山去,可想到那山中恶霸的狰狞嘴脸,少年只得拍拍衣服上的尘土,随手捡起一根枯枝做杖,继续前行。
经历了山魈一事,少年再无心情游览这周边美景,只是一步一步,就这么向前走着。山中的一切,仿佛感知到了少年的情绪。绿荫缓缓褪去,溪流的潺潺逐渐消亡,山灵们对少年招了招手,也退回到了密林之中,久违的阳光再一次温暖的照在了他的身上。这一切,是劫后的重生?还是缥缈的梦幻?太阳依旧耀眼,可身上的汗水同样瞒不住衣衫。前方的路,辞了山水,抹了万物,就只剩下山路。一条笔直笔直的山路。顺着山路向上望去,炊烟隐隐藏于山顶,侧耳倾听,暮鼓之声低沉而悠缓。少年点燃最后一根蜡烛,照亮了石碑上的“九十”二字,才发现,这字迹早已暗淡,难道不曾有人为其描红吗?他回望走过的山路与风景,绿树、清流、山魈、以及那个扔在“三十”旁的,未曾吃净的山果。
“师父,那少年可曾前来上香?”
“似乎来过。”
“可我怎么没遇见?”
“许是你,还未醒来。”
“他还会再来吗?”
“来与不来,你自会见到。”
“我下山化缘去了。”
“记得带上蜡烛,小心那只该死的山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