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见妻在厨房蹲坐那撕南瓜藤,一根根地将南瓜藤外面硬质的皮撕掉,露出碧绿的嫩茎,放在鼻间闻闻,一股清香沁人心脾。略微冲洗一下,配上二三个红椒,切丝,下点菜籽油,大火清炒一下,只需散些许盐巴,滴点生抽,一二分钟出锅,一盘红绿相间、脆嫩爽口的小炒就完成了。菜虽好吃,但那耐心不是一般人能拥有的,反正我是耐不下性子的。要是在过去,这南瓜藤喂猪也是少有的,浪在田间,或是堆起来一把火烧了,当肥料。这大概是南瓜藤外面的表皮毛毛糙糙的缘故。
其实喂猪最好的要数山芋藤,较之于南瓜藤它要嫩些,水份也多些。在没挖山芋之前,若是猪圈里的二师兄叫得凶,用镰刀在地垄上划拉些浓密的山芋梗往猪圈里一扔,保证二师兄一拥而上,吃得尽干。待到全面收山芋时,自然山芋梗多,也比之前的老了。二师兄就有挑选的余地,那时的猪圈里定是剩下许多杆杆,叶子大多被消灭了。如今农村里家养猪的人家少了,也不知道是谁的主意,将山芋梗的皮剥了,炒着吃。不过,山芋梗的外皮较之南瓜藤的皮要嫩些、水份足些,所以撕起来要麻烦些。炒的时间更短。
不管怎样,以前是二师兄的食物,现在摆到了百姓家的餐桌上,难怪乎有人戏说,现在的人如往日的猪一般。由此,想到了螺丝、小龙虾、黑鱼等这些活物。小时候,家里养了些鸭子,照现在的是喂饲料的,而那时吃的是稻子,平时还用趟子到河里趟点螺丝、小鱼小虾,回来后用砖头把螺丝拍碎往盆子里一倒,鸭脖子往盆子里一伸“吧嗒、吧嗒”地抢着吃。自然,鸭子的肉也香。如今的鸭子油多腥味重,没什么吃头。是不是因为螺丝被人们做成五香螺丝的原故,就不得而知了。
至于小龙虾,以前夏日的夜晚,背上个篓子手持个电筒,到田里的沟边走上一圈,三五斤的收获是不成问题的。那时,谁家想起来吃点海虾(我们这里的农村都称小龙虾为海虾)?没有。一大早拿到市场上,对了,还没有到市场,在路边就有收海虾的,一般就几毛钱一斤。田里如果没有了,节假日逮条青蛙挖几条蚯蚓,找根竹杆系上尼龙线,可以到塘边钓上半天,总有收获。塘里的海虾比沟里的要嫩些,也干净许多。现在恐怕很难找到这样的塘口,即使有,也都不见海虾的踪影。市场上的海虾的价格不是几毛而是一二十块一斤了。反而吃的人多了。在我的记忆里,都是给鸭子吃的。黑鱼,过去农村人家是不吃的,至少我们这里的人,大家认为黑鱼是不吉利的。我也不知道原因。每当夏日,若是中午不午睡,肩扛个鱼叉到塘边寻视一番,塘中央有一群黑压压的涌动的,定是黑鱼。看准了一叉下去,一条本黑鱼在叉尖翻蹦。最后,还是以低廉的价格出售了。现在市场上的黑鱼是见不到野生的了,大多是饲料养殖的。味道自然差得很多。
现在想想,以前,被我们忽视的,或是贱视的,如今却成了稀罕的,难得的,这到底是社会的进步,还是退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