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久没有在简书写文章了,也许是因为不太喜欢打字写文章,所以还是继续选择了纸质手写。我喜欢纸和笔,喜欢一切可以摸得到的东西,所以我喜欢纸质书。
最近这一个星期时间比较充裕,于是就读了几本书,算是些许精神收获吧。说来也凑巧,还都是小说体的,算是多知道了几个故事吧。
《穆斯林的葬礼》《人生》《喜宝》。这三本书完全也扯不上太多关系,一本一个故事。如果要从这几个故事中说出最喜爱的故事或最不喜爱的故事我倒是都可以说出。
当我说喜爱某本小说的时候,往往是因为里面的人物,而非文字占主要。而当我说不喜爱某本小说的时候,则完全是因为个人的三观与作者完全背道而驰罢了。在这几本小说中,我确实有尤为喜爱的人物,并且还不是主人公。当然,也有不喜爱的主人公。
读《穆斯林的葬礼》完全是因为名号太大——茅盾文学奖。但特别遗憾,我读完这本书没有一丝感触,600多页的文字,读完竟然没在我的心里留下一丝感触,我特别的遗憾。而且说实话,如果有如果,我不会拿起这本书,但显然没有如果。
我不太喜欢《穆斯林的葬礼》这本书,也许是因为我前面所说的,书里没有一个我喜爱的人物。在读完这本书的当下,我去豆瓣搜了这本书的书评。因为我想知道是不是全世界只有我一个人不喜欢这本书,我特别沮丧无奈。
我发现这本书都给他们带去了相当大的震撼,我特别茫然。我更发现有许多人特别喜欢新月这个女孩,可我也并不喜欢,也许是从她随意换了别人的床铺后就心生芥蒂了吧。也许她是值得人喜爱的,但没办法喜爱这种事往往就是那么一刹那的事,遗憾的是到最后我也没有被她所触动,我很抱歉。一个家族,六十年间的兴衰,三代人命运的沉浮,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形态却又交错扭结的爱情悲剧。一部50余万字,600多页的书,我却没有一丝触动,这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我很遗憾。
《喜宝》这本书,可以说我完全地是不喜爱的了。仰仗别人过活的人生当然是不会有自由的,没有了自由却还想着在仰仗别人的同时去追求自由……不想过多去评价别人的人生,毕竟那是喜宝的人生而非我的。
《人生》这本书算是这一个星期最为欢喜的了。这是第二次读路遥先生的书了,又忆起了那年秉烛夜读的《平凡的世界》了。
路遥的文字都比较通俗朴实,书中的人物也都相对鲜活。《人生》里的主人公高加林时不时会让我想起《平凡的世界》里的孙少平,也许是他俩都那么喜爱读书看报、谈论国家大事、都向往更广阔的世界罢了。但私心来说,我更喜爱《平凡的世界》里的孙少平了
路遥在他的小说《人生》的开篇引用了这样一句话:“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我认为特别受用于每个人的人生里。
高加林一个心高气傲,性格倔强的年轻人。我不会否认他想飞出农村,在大城市施展抱负的心,因为每个人都该为所喜爱的事而努力,不能只安于现状。如果被暂时困在山村,却从未想过要靠自己走出去,那么他将永远也无法走出去,永远会被牵绊在山村。在高加林身上我还未曾找到如孙少平般坚定的特质,也许是他还没有真正认识自己吧!他的未来有很多种美好可能,但是我依然要为他感到遗憾,遗憾的只不过是他确确实实失去了一个如金子般的人——巧珍。
尽管有人会说,皮囊相爱的人终归不会打赢灵魂相交的人,就算皮囊再美也终归抵不过精神共鸣。当然从心底说来,我认为高加林与巧珍也确确实实只能是悲剧,因为只有精神契合才能走到最后。可我就是遗憾,遗憾为何巧珍未识字读书,遗憾高加林失去了那如金子般的人……
文章的最后并未描述完高加林的未来命运,但我相信,高加林迟早还是会走出山村,也许在某个不知名的夜晚吧。
人生都是未知的,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但是,只要不放弃,就会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