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年味//大院里的日子

90年出生的我,一晃眼都已经要迈入29岁的门槛了。身边的同学们也都纷纷感慨,日子出溜着就过去了。

从有记忆开始,就是爸妈工作单位家属院的那个大院子。路边很多排高高大大的杨树,四幢三层四单元的灰色外立面的小楼。门前都是干干净净的水泥路面。伴着蝉叫声,蛙鸣声逐渐消去,白色的小T恤和花短裤都被我妈收了起来。

外面的树叶子都变成黄色,大风一刮,簌簌的掉落,踩在上面发出清脆,微小的咯吱声,叶子么,很快就掉完了,大雪花呼呼的飘下来。自己歪着脑袋趴在窗户口,听着外头吓人的风声,不敢出门,手捂在窗台下面的暖气片上,小脸都被热的红扑扑的,雪花映着黄色的路灯洒下来,一心感慨,下雪真好玩,真好看。伴着蓬松晶莹侑干燥的大雪花,楼下也挂上了大红灯笼,门口也贴上了大对联,老妈老爸每天都往家里买东西。从蔬果到大鲤鱼,平时见得到的见不到的全被搬进了家,最有意思的是大白菜。从地窖被搬到楼道拐角处,堆成小山似的。其实家里只有三个人,根本吃不掉,更多的都是被送去邻居家和亲戚家。

我最爱的就是呼朋唤友,在四幢楼中间的空地上打雪仗,大家你来我往,跑着扔雪球。甚至拿着家里的簸箕往对方身上铲雪。我穿着厚厚的羽绒服,里面的秋衣都被我的汗浸湿,还是玩的开心的不得了。那段时间,家里每天都有热腾腾出炉的炸物,从炸丸子到炸豆腐干,飘着香味的厨房就是天堂。等到了年三十下午,一批一批的白胖饺子下锅,吃的肚皮也圆滚滚的,晚上鞭炮礼花齐放,站在阳台上,冻的哆哆嗦嗦,就为了看这一年一次的稀罕物。第二天一早,穿上早就准备好的新衣服去姥姥家磕头,拿上压岁钱。一般会收到50块,能兴奋好久。兴冲冲的跑去小卖店,买一堆摔炮,零食,买完之后,舔着棒棒糖,就和小伙伴一路聊着天,哼着小曲,蹦蹦跳跳的走回家。


其实,过年么,早就吃腻了,看腻了那些东西。对于我来说妈妈做的大餐,姥姥的压岁钱,新衣服,和常年不见的小伙伴见面才是心头那块最暖的地方。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和团聚才是年味最大的意义。

#羽西X简书 红蕴新生# 

【羽西X简书 儿时的年味】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