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7

祭·梦母


寒鬓青丝少,羁行梦母多。

霜前缝旧袄,病里绣新荷。

肩负沂蒙月,喉吟塞北歌。

慈亲仙去日,大雪落滂沱。荷香寄故梦,雪落念慈亲——《祭·梦母》里的故乡与母爱印记


一、诗的诞生:荷影与雪色里的思念


当《祭·梦母》的字句在纸上铺展时,每一笔都牵着母亲的影子,和她藏在针脚里的故乡:


祭·梦母

寒鬓青丝少,羁行梦母多。

霜前缝旧袄,病里绣新荷。

肩负沂蒙月,喉吟塞北歌。

慈亲仙去日,大雪落滂沱。


“寒鬓青丝少,羁行梦母多”是我漂泊在外的常态,鬓角的白发越添,梦里的母亲就越清晰。而“霜前缝旧袄,病里绣新荷”,藏着我最心疼也最温暖的记忆——母亲总在霜降前就为我缝好厚袄,哪怕生病卧床,也会拿起针线绣荷花,针脚或许歪歪扭扭,却比任何精致的绣品都动人。


她常说自己生于山东,家乡的藕塘连成片,夏天满池荷花映着晚霞,是她一辈子忘不掉的景。后来随父亲到了塞北,便把对故乡的念想,都绣在了鞋垫、枕巾上。我走过沂蒙的山路时,总觉得头顶的月亮和母亲描述的故乡月色一样温柔,于是有了“肩负沂蒙月”;在塞北的夜里哼起歌谣,又想起她绣荷花时轻声念叨的家乡小调,便写下“喉吟塞北歌”。直到尾联,母亲离去那天的大雪撞进心里,“慈亲仙去日,大雪落滂沱”成了最贴切的注脚——那雪是天地的悲恸,也是我藏不住的热泪。


二、老师的建议与我的坚守:私人意象里的情感重量


带着这首诗请教老师时,他一眼就注意到“病里绣新荷”,说“这联有魂,把母亲的乡愁与温柔都绣进去了”。谈及尾联“大雪落滂沱”,他坦言“‘滂沱’形容雪虽非常规,但能感受到你情感的浓度”,在我坚持想听修改建议时,他写下“何时亲影现,止我泪婆娑”,说这是更直白的思念表达。


老师始终尊重我的选择,他说诗歌是私人的情感容器,外人只能提供参考,不能替创作者掌舵。我反复读着那句修改建议,却始终无法替换——老师的“泪婆娑”是普世的牵挂,而我的“大雪落滂沱”是独属于我的记忆:是母亲走时漫天飞雪的苍茫,是我看到枕巾上的荷花时,突然涌上心头的哽咽,是她绣针起落间,对故乡的念想与对我的爱,交织成的沉甸甸的情感。我知道,只有“大雪落滂沱”,才能装下这份复杂的思念,所以我选择坚守。


三、针脚里的故乡:荷花与鸡肉的温暖密码


母亲绣的荷花,从来都不是“好不好看”的问题,是她把山东藕塘的风、荷花的香,都缝进了塞北的日子里。家里的鞋垫上,荷花花瓣是淡淡的粉色,花茎歪歪扭扭;枕巾的角落,总有一朵小小的荷花,旁边还绣着几缕水波——她说“这样就像家乡的藕塘了”。


我中学时,家在黑龙江的小山村,离学校十公里远,冬天要搭林区的通勤车。每天凌晨三四点,天还黢黑,母亲就起床为我煮鸡肉。那时家里穷,几只鸡是她精心养的,入冬前宰杀冻好,只在我上学的早晨舍得拿出几块。她总说“我不爱吃,你快趁热”,然后坐在一旁,看着我吃,手里还拿着绣了一半的荷花鞋垫。蒸汽模糊了她的脸,却清晰了她眼里的光——那光里,有对我的疼惜,也有对故乡藕塘的思念。


后来我才懂,她绣的不是荷花,是乡愁;她煮的不是鸡肉,是母爱。这些藏在细节里的情感,都成了《祭·梦母》的骨架,让“病里绣新荷”有了温度,让“大雪落滂沱”有了重量。


四、诗歌的意义:私人记忆的永恒归宿


有人问我,诗歌不被所有人理解怎么办?我想,诗歌本就不是为了“被理解”而存在的,它是创作者与自己、与记忆的对话。


这首《祭·梦母》里,有母亲绣荷花时的专注,有她煮鸡肉时的温柔,有沂蒙的月色,有塞北的歌,还有那场藏着热泪的滂沱大雪。这些私人的意象,或许外人无法共情,但对我而言,每一句都是与母亲的重逢。当我读“病里绣新荷”,就像看到她坐在灯下,眯着眼睛穿针引线;读“大雪落滂沱”,就想起她离去那天,天地同悲的场景,还有枕巾上那朵小小的荷花。


如今,这本手记成了我最珍贵的收藏。诗里的荷香与雪色,永远牵着母亲的手,牵着她的故乡,也牵着我心底最柔软的角落。而这,就是诗歌的意义——它不是华丽的文字游戏,是私人情感的永恒归宿,是把爱与思念,永远留在身边的方式。


需要我把“母亲绣荷花的细节”和“山东藕塘的回忆”再着重润色一下吗?让这些带着故乡气息的母爱印记,在字里行间更清晰动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白居易诗全集(J1) 「吉祥寺见钱侍郎题名」 云雨三年别,风波万里行。愁来正萧索,况见古人名。 「集贤池答侍中问」...
    汉唐雄风阅读 13,100评论 1 12
  • 这个货仓炸裂,今天整个车身便发生了巨大爆炸,请可见船上的500多条生命,便当场惨死。随着那爆炸产生的蘑菇云冲天而起...
    轻言细语阅读 17评论 0 0
  • 庞文是我班同学庞军的弟弟,他们的父亲庞正公曾是兰空俱乐部主任。兄弟俩承继了父辈的基因,各个身上都充满了艺术细...
    快乐的老猫阅读 19评论 2 3
  • 陆游诗集(T1) 塔子矶 塔子矶前艇子横,一窗秋月为谁明? 青山不减年年恨,白发无端日日生。 七泽苍茫非故国,九歌...
    汉唐雄风阅读 9,803评论 0 7
  • 1.七步诗 魏·曹植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2.赠范晔诗 南朝宋·陆凯 折梅逢驿使,...
    诗词撷华阅读 4,775评论 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