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先的许多年里,下意识里,一直认知“偷得浮生半日闲”的下一句即“人生有味是清欢”;至于出自古代诗家里的那位,也无多大所谓。
一次偶然瞎翻阅,方知上述的两句诗本无瓜葛,且出于俩朝代。以早先农村的俗语说就是——马腿安到了驴胯上。呵呵,话有点粗鄙了是不?抱歉抱歉。
“偷得浮生半日闲”与另一句“人生有味是清欢”,两句诗来历不同,分别出自唐·李涉《题鹤林寺僧舍》和宋苏轼。
前者原诗: 唐·李涉《题鹤林寺僧舍》
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
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
后者原词 《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生有味是清欢。
“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意思是难得在这纷扰的世事中暂且得到片刻的清闲,也算一种快乐吧。“人生有味是清欢”的意思是人间真正有味道的还是平平淡淡的快乐,人世间的那种奢侈享乐了无意思。
李涉的七言绝句,写于镇江鹤林寺的墙壁上。作者在听了老僧的教训后悟得了对待人生的观念,明白了只有淡化人生功利、平和情绪心态、面对惨淡现实视若罔闻、处变不惊,才能忘记过去,笑对人生,憧憬未来。
意思是从烦闷、失意中解脱出来,去到一个幽雅脱俗的地方,让身心得到修养。
而“偷得浮生半日闲”,点睛之笔,传诵率非常高。浮生半日闲,是因为过竹院逢僧话。此句深深禅意,揭示了无趣盲目的人生,半日闲最难得。而在一般读者那里,我理解为啥就是啥,这是此句诗高传诵率的原因。
诗作者已经对人生有所觉悟,并找出自己的答案。这首诗就是他心境的写照,有人以为是“偷得浮生半日闲”,并对之解释,其实不然“偷得”也好,“又得”也好,并非对人生的消极应对,而是一种自然之道。
而《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应该是诞生于苏轼的书房吧,没有相关的特别说明嘛。词的上片写早春游山时的沿途景观,下片写作者与同游者以清茶野餐的风味。全词充满春天的气息,洋溢着生命的活力,在色彩清丽而境界开阔的生动画面中,寄寓着作者清旷、闲雅的审美趣味和生活态度,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无尽的遐思。
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刘石《苏轼词选》:这首词,雨细,风斜,寒小,烟淡,柳疏,欢清,正体现婉约词文小、质轻、境隐的特点,可知被作为豪放代表的东坡词原有多样的面目。不过此词较之于其他婉约词还是有区别的,它写野外的景色,野外的午餐,野外的心情,在婉约的基调中更掺进了几分晴朗、明媚的色彩。所以能够如此,是因为时节虽属寒冬,作者心里已充盈着灿烂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