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告篇
武志红心理学课程一直在讲“拥有一个自己说了算的人生”,武老师从业以来也在讲“成为你自己”。那么,成为自己的人,会是什么样呢?
特别是,这样的人会成为自我中心、自私自利的人吗?
在武老师看来,学习了心理学的人应该不会有这样的问题了。因为学习心理学后会知道,带有攻击性的生命力一旦被看见,就会成为白色的、好的生命力。所以真正成为自己的人,他的生命力的品质,也就是人性化的程度会是更高的。那些没有被看见,尤其是黑色的生命力,在展现时才是自我中心,自私自利的。
这是武老师根据精神分析理论做的一个理论构建和推导。对于这个理论的证明,应该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对杰出人物的研究了。
亚伯拉罕.马斯洛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第三代心理学的开创者,和心理学家罗杰斯并称为心理学第三势力,也就是人本心理学的大师。他提倡自我实现,代表作品《动机与人格》。
马斯洛根据对杰出人物的研究,于1943年在论文《人类激励理论》中提出来极具影响力的需求层次理论。最初是5层,后来马斯洛进一步完善,提出了需求7层次论:(5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
1 生理需求
2 安全需求
3 归属与爱的需求
4 自尊需要
5 认知需求
6 审美需求
7 自我实现的需求
一、自我实现者的人格特征(上)
这里先介绍一下马斯洛的研究方法。
与精神分析一开始接触的多是心理疾患不同,马斯洛是直接研究了48位杰出人物,包括林肯、杰斐逊和爱因斯坦等。马斯洛认为,他们是自我实现者。他的研究对象也包括一下普通人,但被视为自我实现者和可能的自我实现者。马斯洛的具体研究方法是分析他们的书信、作品等各种资料。
这里,武老师又做了一点澄清:一般认为,心理分析治疗的就是病人,但即便是在弗洛伊德那个时代,也不完全是这样的,而在现代社会,能接受一周数次的经典精神分析治疗的大多数是高功能人群。弗洛伊德治疗的人中,很多是成功人士,他们中至少有十多位将他们接受弗洛伊德分析的过程写成了书。读他们的书,你会认为,他们病的不轻,但他们还真算不上有什么严重的心理疾病。同样的,给林肯、杰斐逊、爱因斯坦等人做精神分析,他们一样有各种问题。如果把王阳明看成是理想中开悟的人,那这样的人在现实世界几乎无处寻觅。即使是这些自我成就者,必然会有各种心理问题,如果仔细研究,也许还不轻呢!
在日本有一位精神分析大师,他始终认为精神分析是给少数人的,他一生中只接受了几十位来访者,其中不少人是跟了他一辈子,到了后来,这些来访者已没有达到诊断标准的心理问题,但还是继续接受精神分析,只是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自己。
再看马斯洛,他首先界定了什么是自我实现,也就是成为了自己的人。
但这个说法还是容易引起误解,武老师觉得可以有一个更简单的理解:拥有自主人格的人,他们自己决定自己,自己对自己负责。
自主人格者,是生活在真实中的,他们的生命力被充分的看见,这部分生命力也因此更成熟,这会带来一些好处,让他们既能深刻的理解世界,又能真诚的看待自己。他们的自我更加和谐。
马斯洛认为,真正自主的人,具备十四个明显的特征:
一、准确和充分的认识现实世界
马斯洛将人类的认知分为两种:
B认知(being cognition),也就是存在认知;D认知(deficiency cognition),也就是匮乏认知。
具备B认知的人,现实是怎么回事,就怎么认识,不会安装自己的需要、想象和欲望去认识现象。
具备D认知的人,是按照自己的需要、想象和欲望去认识世界。
在之前的课程中,武老师讲过“花剌子模国的信使”的故事中,那位只听好消息的国王,就是典型的D认知。这位国王有个天真的逻辑:只要大家报的都是好消息,就会有好事情发生。
武老师接着又讲了一个真实的案例:一位大学生,毕业后没有找工作,到一个偏远的伐木场做工人。他和勤奋的努力考研,可报考的学校每年都不同。北大、人大、吉大等,每年都在变化。他似乎学的非常刻苦,但学习成绩不升反降,关键科目英语的成绩一年比一年低。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因为他对考研一点信心都没有,他只是想借助考研这件事,让自己和周围人知道,他还有上进心和远大抱负。但他不是清晰的分析形势,按照自己的实力报考学校,而是不切实际地报考名校、名专业,在复习的时候,他也毫无章法,他甚至都不去认真查查所报专业当年的参考书是什么。这种情况就是典型的D认知,内心缺什么,就去要什么,而且会根据自己的想象来行动,因为需要自信,所以,他就对别人和自己说:一定能行。
寓言故事《皇帝的新装》中的小男孩,没有受到国王权威的影响,没有被骗子的花言巧语蒙蔽,看到皇帝没穿衣服,就说了出来,就是经典的B认知。有B认知的人不会因为任何原因改变自己对事物的原初认识。
二、宽容,但又嫉恶如仇
具备这种性格的人能看到人和事物的两面性。
一方面,他们深切的理解人性的脆弱,具备高度的宽容;
一方面,他们对人性中的恶又有高度的敏感和抵触。
例如王小波,他的作品对人性的恶和弱点描写的入木三分,嘲讽起来毫不留情,但同时,他的作品里又有着无限的宽容。
三、对自己的体验全然敞开
对自己的内心体验欣然接受,情绪和思想表达都是真实地流露。能够坦率、自然,又不落俗套,按照本心行动。
四、以问题为中心,而非以自我为中心
自我实现者为工作而工作。并非为了生活而工作。
自我实现者,做事是被事业本身所吸引,非常地投入、忘我。
非自我实现者,工作也许会很用心,但他是为了追求事业的副产品,如钱、权、名、利等,而不是真心的喜欢事业本身。他们会追求控制别人,采取极端手段赢取社会财富,甚至变态的要求别人服从。
在现实中,自我实现者总是新意不断,创新仿佛总是信手拈来。而这都是基于他们的B认知,能够把认知的焦点放在事物的存在本身上。
五、超然独立的性格
自我实现者具有独处和独立的强烈需求,自己做判断,不依赖别人。
六、不迷信权威和文化
自我实现者的感知中,权威和文化对他们形不成压力,不随大流,不受制于文化环境、权威而被动选择。
七、清新隽永的鉴赏力
自我实现者像是没有审美疲劳,能以敬畏、惊奇和愉悦的心情体验并鉴赏一生中遇到的各种事情,并频频体验“高峰体验”。
何为高峰体验呢?这是马斯洛在他的需求层次论中创造的一个概念。高峰体验是人类最高的需求,人类在超越自我实现后的超然经验。
马斯洛这样定义高峰体验:在人们追求自我实现的过程中,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后,达到自我实现时所感受到的,短暂的、豁达的、极乐的体验,是一种趋于高峰、超越时空、超越自我的满足和完美体验。
当自我实现者处于高峰体验时,人会产生一种存在的认知,这与一般的认知不同,这种体验是,仿佛与宇宙融合了,是人自我肯定的时刻,是超越自我的、忘我的、无我的状态。
马斯洛归纳了高峰体验的六个特征:
1 产生的突然性;
2 程度的深刻性;
3 感受的完美性;
4 存在的普遍性;
5 结构的同一性;
6 保持的短暂性。
高峰体验的本是:“我”的本质与其他存在的本质的碰撞。马斯洛对此提出了B价值和D价值的概念。
B价值,就是存在价值。自主者既理解自己,又理解别人和自然,他们能以孩子般的心欣赏一切,看一千次日落而不厌倦。
D价值,就是匮乏价值。非自主的人需要别人和外物来满足自己,他们根据这些需要给别人和外物硬安上一些意义。当需要丧失时,别人和外物对他而言所具备的价值也就丧失了,审美疲劳也因此产生。
就是说,B价值是一个人看到了事物本身的价值;D价值是一个人根据自己的匮乏而产生的需求,然后用自己的需求去评判对方,从而赋予对方的价值。
我说明这个问题,武老师举了个例子:一个男人因为寂寞而恋爱。一开始,因为恋人填补了他的孤独感,他对恋人“很有感觉”。当自己的一些需求得到满足后,他的寂寞感消失了,所谓“审美疲劳”油然而生。他看到的是恋人对自己的“用处”,这是一种匮乏价值。他并没有看到恋人作为一个女人、作为一个人的原初的美,而恰恰这些才是存在的价值。
工作也是如此。自主者看到的是工作自身的意义,这是存在价值;非自主者看到的是工作带来的“好处”,如报酬、职称、职位和生活影响力等,这是匮乏价值。但当匮乏价值得到满足时,非自主者就会慢慢的对工作丧失兴趣,觉得工作越来越没意思了,而自主者就不会产生这种感觉。
概括的讲:自主者臣服于其他人和其他存在的真相;非自主者陷入自己自恋的想象中。这是自主者和非自主者最主要的区别。
武老师对此的理解是:自主人格者是充分把自己活出来的人,这个充分被看见的人,也很好的看见了别人和外部世界。当“我”被充分看到后,也就能看到“你”的充分存在了。
二、自我实现者的人格特征(下)
马斯洛的七层需求分为两类,前四层称为基本需求,也被称为匮乏需求。
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当基本需求处于匮乏时,人的心理能量就会集中在追求这些基本需求上。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严重匮乏时,对它们的追求会成为第一位的,毕竟这涉及到生死问题。也就是说,当死能量成为压倒性力量后,对生存资源的追求就成了人最渴求的东西。
需求层次论是对匮乏的一种解释。这里武老师也试着从心理分析的角度解释了匮乏需要、匮乏认知和匮乏价值。
武老师在做了很多咨询后发现,一些心理功能和现实功能发展程度很低的来访者普遍会存在一个问题:他们认为这个世界应该符合他们的想象,于是他们不能尊重事实,而是将自己的想象强加在现实之上。
例如一位女来访者,她的人际关系一塌糊涂,因为她一直有着这样的心理逻辑:
1 我很缺爱,所以别人必须爱我;
2 谁不爱我,我就恨谁;
3 恨一个人,我就要表达;
4 为什么不表达呢?人人应该爱我,他不爱我,我当然要攻击他。
武老师认为,这个逻辑里的问题很明显,别人没有义务爱她,而且她动不动就愤怒,那很容易破坏人际关系。事实上,这个这个女来访者的确没什么朋友。但她是知道怎么回事的,不然就不会咨询。她知道,自己动不动就发脾气攻击别人,导致了她人际关系太差,而这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可在咨询中,一谈到这个问题,她就会说:我就是需要爱呀,为什么他们就不能满足我呢?
马斯洛将匮乏定义为基本需求的匮乏。基本需求有四个: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和爱的需求、自尊需求。这位女来访者匮乏的,属于归属和爱的需求。
但武老师认为,马斯洛的调查性研究,不能解释其中的深层逻辑,而精神分析能给出精妙的解释。
在精神分析者看来,这位女来访者处在原始的全能自恋中,她认为自己的需求必须得到满足,否则就会生出自恋性暴怒。同时,她觉得世界上应该有一个可以无限满足自己的客体,就像婴儿在幻想中应该有一个“完美乳房”,可以满足她的所有需求。如果追溯这种心理逻辑的形成原因,应该是这位女来访者在最初得到的满足太少,于是她不能承认现实,而必须生活在孤独的想象世界中,想象还可以满足她,而现实只能让她感觉到绝望般的匮乏。
从这个角度讲,那些能活在存在认知和存在价值中的人,多是因为他们的基本需求得到了满足,于是不必再执着。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是处在一种临界状态,这时觉知和适当的满足,可以帮助他们从匮乏认知和匮乏价值,过度到存在认知和存在价值。
但对于还停留在非自我实现的朋友,武老师也给出了建议:别怪自己,慢慢来!
下面继续学习马斯洛总结的自我实现者的十四个特征的后七个特征。
八、真切的社会情感
具备这种人格特征的人有一种普遍的慈悲心,他们似乎理解所有人的处境,对所有人都有强烈而深刻的认同感和慈爱心。他们能坦然的看到亲人的优缺点。而非自主者容易分裂,他们会很爱自己的亲人,但对别人会很凶恶。
九深厚的人际关系
这种关系是纯粹的存在爱,而不是匮乏爱。他们倾向于寻找其他自我实现者做朋友,他们的爱中很少有控制和征服,也不会强加。
武老师在这里说:他看到过一个统计,世界各地的凶杀案中情杀占了三分之一。而情杀的一般理由是“太爱对方”了。这就是一种匮乏爱。这种爱一般爱的是对方给于的满足,而不是恋人自身。行凶者从来没有将对方当成一个独立的人来看待,而是视为必须满足自己的一个工具,如果不满足,就去摧毁。
十、民主风范
具备这种人格特征的人,他们能看到每一个人的独特之处,能与任何性格相投的人平等相处,仿佛没有觉察到种族、年龄、教育、宗教等方面的差异。就算是70岁了,也可以和小孩子做朋友,把小孩子当做一个人认真对待。同时,他们年轻时,也不可以蔑视权威。
许多心理医生认为,治疗是一种模式,只要掌握了一套治疗方法,就可以治疗很多人。但马斯洛认为,下面的心理医生才是最好的:他会把每个来访者当成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人。他没有术语、预期和先入之见,他具有单纯、天真和杰出的智慧。每一个来访者对他来说都是独特的人。因此,他是以全新的方式理解和解决全新的问题。甚至在非常困难的病例上,他都获得巨大的成功,这证实了他做事的“创造性”。这个心理医生并不特殊,每个自主者都具备这种心态,那就是将每个人当成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人。
十一、高度的道德感
自主者有强烈的而自主的道德感和伦理观。
他们又很高的道德标准,但这个标准常常与所在文化的一般标准不同。他们奉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各种情境下,都坚持自己的道德。他们不会有两种道德标准,一套宽松的给自己,另一套严格的给别人。
十二、批判精神
自主者有一种自然而然的批判精神,这是源自存在认知、存在价值和存在爱的批判,不是为了标新立异而批判。当周围的一切与他们的认知相悖时,他们的自主精神导致了批判。
十三、接受模糊状态
能接受模糊状态是创造力的一个典型表现。自主者也是如此。他们很少条条框框,从不急着把一件新事物纳入到一个僵化的认知模式中。他们会安静地等待结果的到来。在答案没有到来的时候,他们不急着去造出一个答案出来。
非自主者会先把新事物纳入到已有的某个模式中,不这样就会焦躁不安。事情刚开始,他们就急着去寻找答案;别人刚开口说话,他们就急着插入,表达自己的意见了。其实,只要静静地等一会,他们就会得到更好的答案,但这种等待好像是对自己的否认,非自主者是不能接受的。
十四、高创造力
创造力分为自我实现者的创造力和特殊天才的创造力。马斯洛研究的是前者。他认为:创造力只是自我实现人格的必然产物,自我实现者几乎时时、处处都具备这种创造力。这种创造力源于自主。
自我实现者能看到自己、他人和世界本相,事实是什么样子,他们就看到什么样子,只是自主者之所以有创造力的根本原因。
马斯洛认为:他们之所以如此,多半是要追溯到他们的无畏性格。这种无畏性格在两个方面表现出来。一是对外界。自主者既不随大流,也明显确实对文化的顺应态度。他们不害怕别人说什么,要求什么,甚至是嘲笑什么。因为他们不太需要依赖他人,所以也较少受他人左右。并且,他们不敌视他人,反而会立即他人。二是对体验。自主者不害怕自己的内部世界,他们的自我更和谐,更能接受自我。他们敢于直面内在的自我,同时也敢于直面外在的现实,这使得他们的行为更有自发性,较少有控制、压抑、规划和设计。
自主者不害怕自己的思想,即便他们是“古怪的”、“糊涂的”、“疯狂的”,他们不怕被嘲笑,不怕得不到赞同。他们能让他们的自我通过情绪流露出来。相反的,普通人和神经症患者用围墙挡在危险,并控制、抑制、压制他们的自我,他们苛责自己深邃的自我,并且期望别人也这样做。
对自主者的特征,马斯洛曾做过这样的描述:自主者并不忽视未知的东西,不否认或躲避它,也不力求制造假象好像它是已知的,他们也不过早的组织它、分割它或对它分类。他们并不依赖熟悉的事物。他们对真理的探求,也不强求确定、保险、明确和有条理……当整个客观环境有种需要时,自我实现的人们可能安于无秩序的、模糊的、混沌的、有疑问的、不确定的、不明确的、近似的、不严格的、不准确的状态。
武老师认为,马斯洛描述的这种状态就是自在,也是对自发性的信任和尊重。
三、怎样回归自主
自我实现是自主人格的一个副产品,那么自主人格是如何形成的呢?
武老师认为,一个大概率的答案是:因为命运的馈赠,也就是说,生命一开始,你的自主性是被允许的、被鼓励的。但这里又有一个问题,如果原生家庭太糟糕,没有命运的馈赠,天然的自主性被破坏了怎么办?
针对这个问题,武老师讲了马斯洛的成长经历。
马斯洛说,他自己的童年很糟糕,他是一个极不快乐的孩子。他的原生家庭是一个令人痛苦的家庭,母亲是个可怕的人。他没有朋友,是在图书馆和书籍中长大的。但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马斯洛自己都奇怪,他居然没有患上精神病。
马斯洛在童年和青春期,因为瘦弱和大鼻子一直很自卑。他从来没有任何优越感。他的父亲塞缪尔曾在大型聚会上问大家:难道亚伯拉罕(马斯洛的全名是亚伯拉罕.马斯洛)不是你们见过的最丑的孩子吗?
对于马斯洛来说,塞缪尔是一个“不存在的父亲”,塞缪尔不愿意回家,和孩子们的关系淡漠,但这种马斯洛还是和父亲和解了。塞缪尔年老时,失业了,华光了所以积蓄,和老婆离了婚。马斯洛把塞缪尔接到了自己家中。两个人相处的还不错。马斯洛说:他是个很好的老家伙,一直到去世,我们都是好朋友。
但对于母亲,马斯洛一直抱有无法释怀的恨意,母亲去世,他甚至拒绝参加她的葬礼。他形容母亲是个冷酷、愚昧无知和充满恶意的人。在马斯洛眼中,母亲好像热衷于把孩子们“逼疯”,而父亲和孩子们关系淡漠,也是为了躲避她。虽然塞缪尔之前有过很好的收入,但母亲会用锁把冰箱锁起来,只有当有心思给自己弄吃的时候,她才把冰箱打开。母亲不认可孩子,总是对孩子说:你根本句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也常常对孩子发出威胁:上帝将惩罚你。她毁坏过马斯洛心爱的唱片,把马斯洛带回家的两只小猫当着孩子的面摔死……
但这样的家庭背景没有阻碍马斯洛的成长,马斯洛成为了最有影响力的心理学家之一,他也明显拥有了自主人格。
怎么回归自主?
自主被破坏的人,如何回归自主呢?马斯洛给出一些建议:
1 从建你的内部评价体系
在觉定你自己的事情时,试着自己决定。你应该听取别人的意见,但自己最后做决定。放弃对身边人的依赖,放弃对权威、文化乃至流行的迷信。
2 倾听并接受你内心的声音
马斯洛认为:自主者对自己的体验彻底敞开,他相信,直觉、感觉等体验性的东西是我们认识自己、别人和世界最可靠的部分。
如果它们不可靠,那只是因为你在认识的时候,扭曲了它们。试着按体验的本来面目去接受它们,这样做的多了,它们就无比准确,且从不欺骗你。
3 把每个别人都当成独一无二的人
我们容易将自己当做独一无二的,但我们却容易以己度人,认为和自己一样,却忽视了其他每个人也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也是我们特别容易拿自己的坐标系去评价别人的根本原因。这样做起来很容易,但却会因此丧失存在认知、存在价值和存在爱。
理解别人是很多创造力的基础。小说家不理解别人,他写的东西就是可笑的。管理者不理解别人,他就不可能在管理上有突破。对他人和世界的理解,意味着,一个人能看到其他存在的本来样子。
上面三点是基本建议。此外,马斯洛还有些小建议:
1 无我地体验生活,全身心地献身事业。
2 选择成长。很多人放弃了成长,觉得人生这样就可以了。而当他放弃成长的时候,创造力就会渐渐离他而去。
3 真诚一致。不自欺、不欺人、不装模作样。自己的意识和内心的体验相一致,讲出来的又与自己的认知一致。
4 从小处做起。如果你目前不是自主的人,缺乏存在认知、存在价值、存在爱,只有你从小事做起,一点点尝试做自己,你最终会走向自主之路的。相反,如果你开始是这样的人,但后来放弃了,那你就会背离这条路。
5 勤奋,追求你能达到的最好。
自主者有这么多优点,那为什么大多数人不这么做,而成为非自主人格并丧失了创造了呢?
马斯洛认为,与其说创造力是一种能力,不如说是一种人格。与其说创造力是我们学来的,不如说创造力是与生俱来的,多数人只是不幸放弃了自主而最终丢失了创造力而已。
导致抛弃自主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控制性教育和太顺应社会。
控制性教育
如果父母喜欢控制孩子,希望孩子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发展,那么,这个孩子就会成为父母的复制品,而不是成为自己。
有些时候,孩子会激烈抗争,但很有可能,他会以反控制对抗控制,最后只学会了对着干,却没学会遵从自己的声音。
更为关键的是,父母控制性的爱会让孩子形成外部评价系统,也就是过度关注外部对自己的评价。孩童时代,他在乎、揣摩父母对自己的评价,在乎父母的物质奖励。长大后,他就揣摩领导、同事和周围的其他人,在乎他们的评价,特别在乎物质奖励。这样一来,他就无法成为自主的人。
并且,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和父母一样,他也喜欢去控制别人,控制周围的世界。他会习惯性的从自己的角度看别人、看世界,根据自己的需要、欲望和想象去理解别人和世界。在他拥有的大部分是匮乏认知、匮乏价值和匮乏爱,而不是存在认知、存在价值和存在爱。
每一个非自主者都有深深的恐惧,它们缺乏安全感,之所以扭曲对自己、对别人、对世界的认识,只是因为这样做让他更有安全感。
按照事情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在很多时候,这会让他惊恐,因为在童年时代,父母给的是条件性积极关注:你必须满足父母的要求,父母才给爱。但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人的要求并没有被关注。父母并不知道,在由他们形成的条件性积极关注环境中,孩子最终会形成一种潜意识:如果我不满足别人的需求,我就什么都得不到,包括爱、物质和社会地位,都得不到。
学校的控制性教育一样会带来这样的问题,武老师认为,学校不太可能塑造出有创造力的人,因为创造力在每个学生自己身上,在他们的自主人格上,而不在别处。
太顺应社会
除了控制性教育,我们自己的潜意识也是一个问题。自体永远都在寻找客体,“我”永远都在寻找“你”。具体的说,我们渴望成功,渴望顺应社会,渴望掌握社会的规则。而为了达到这一点,我们可能会放弃自己,成为“社会希望的人”。
在很多时候,这样做仿佛真是可以通向成功的道路,因为现实中有不少人是这样成功的。但可惜的是,这样的成功人士缺乏创造力,他们所追求的,也是绝大多数人所追求的。只不过,他们想的更多。他们就以“我比别人占有的多”这种比较来衡量自己。来对抗自己内心深处的恐惧感。他们对社会的贡献并不多,至于创新方面的贡献更是微乎其微。对此马斯洛有一段精彩的论述:
对现实世界的良好适应,意味着这个人把自己的后背对着他的自我,因为它对于成功是危险的。但是,现在清楚了,他这样做的损失也是很大的,因为这些藏在自我中的底蕴也是他一切欢乐、热爱和能力等的源泉。而对于我们来说最重要的,他们是创造力的源泉。为了保护自己而去反对自我内部的“地狱”,结果也就把自己同自我内部的天堂割裂开了,我们成了平庸、封闭、僵硬、冷漠、拘束、谨小慎微的人,成了不会笑、不会快乐和爱的人,成了愚笨的、依赖他人的、幼稚的人了。他的想象,他的直觉,他的温暖,他的富于感情,全部逐渐被扼杀和扭曲了。
温尼科特也持有相同的观点,他说:创造性生活是一种健康状态,顺从对生活来说是疾病的基础。
武老师则喜欢说:最重要的创造,是按照你的意愿去创造你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