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找到想做的事》:这本书给了1个极简方法论找到人生方向

你喜欢现在做的工作或者事业吗?


在这个快节奏、高压力的社会中,许多人都想寻找能让自己激情澎湃、持之以恒的事业。

八木仁平的《如何找到想做的事》正是这样一本指南。

书的开篇,这句话抓住了我的眼,也抓住了我的心:

“如果不能将“想做的事”作为工作,你将会进入两种恶性循环。第一种恶性循环:通过花钱缓解工作带来的压力。第二种恶性循环:因为对工作没兴趣,也就没有学习动力,所以无法成长。”

你是否也深感认同,也想结束这种恶性循环?

书中为我们提供了一套实用的自我认知工具,帮助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方向和激情。

本书作者是八木仁平,日本Meee株式会社的创始人,早稻田大学毕业生。

他曾经历过找不到工作意义的迷茫而抑郁,但最终通过“自我认知法”找到了自己的方向。

他指出写这本书的目的是:

帮助那些无论是自由职业者、创业者、准备跳槽的工薪族,还是刚步入社会的新人、家庭主妇,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并保持对所做事情的激情。

本书的核心内容可以概括为“一个方法论,两个公式,三大规则”。

一个方法论:自我认知法。

两个公式:

1.公式一:喜欢的事 × 擅长的事 = 想做的事。

2.公式二:喜欢的事 × 擅长的事 × 重要的事 = 真正想做的事。

三个规则:

1.规则一:“喜欢的事”是手段,要先找到“重要的事”。

2.规则二:在寻找“喜欢的事”之前,先找到“擅长的事”。

3.规则三:实现手段如博客、YouTube、创业、跳槽等可以之后再考虑。

在详细分析以上三个核心内容之前,先来认识让我们无法找到“想做的事”的五个误区,我中了两个,看看你中几个?

误区一:必须是能坚持一生的事。

误区二:找到想做的事会有命中注定的感觉。

误区三:必须是对别人有益的事。

误区四:必须多行动才能找到。

误区五:想做的事不能成为工作。

现在,如果我们有以上的误区,先把它们丢一边,跟着作者的脚步一起寻找自己,寻找“真正想做的事”。

1.一个方法论:自我认知法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一个不了解自己的人,便不知道如何选择“真正想做的事”,没有人生方向,一辈子随波逐流,人云亦云,难成大器。

八木仁平的方法论强调逻辑而非直觉,通过内心的探索来找到“真正想做的事情”。

他指出,内心的世界相对稳定,而外部世界变化迅速,因此,我们应该以内在的自我认知为依据来做出选择。

平常我们找目标都是凭着直觉看书,回答问题,结果却了解得多,脑子越乱。

现在我们要靠逻辑去找,把内心乱糟糟的碎片拼成一副完整的图画。

现在只需要明确三个要素,就能找到热爱工作的方法:

这三个要素是:“喜欢的事,擅长的事,重要的事。”

将这三个要素交叉组合,形成两个公式:

2.两个公式

1. **公式一**:喜欢的事 × 擅长的事 = 想做的事

2. **公式二**:喜欢的事 × 擅长的事 × 重要的事 = 真正想做的事

这两个公式帮助我们理解,找到真正想做的事情需要考虑个人的喜好、能力和价值观。

搞懂这三个词关键词是最难的,需要我们用明确的词语去表达,去归类,就能找到想做的事了。

重要的事(为什么做):这个关键词是指引人生的指南针,就是你的价值观。

清楚自己的价值观方向,再设立自己的目标,才不会随波逐流,看到别人能走成功的路不见得适合自己。

擅长的事(怎么做):通过无意识的思考,感情和行动模式取得成果。

简单来说就是你的习惯,你的才能。

擅长的事就是你的优势,找到自己优势,并用好优势,才能让自己处于不败之地。

需要注重的是,这里的才能是与生俱来的技能,而不是后天习得的技能,千万不能混淆。

喜欢的事(做什么):感兴趣,有好奇心的领域。

这里的喜欢也不能混淆,“因为有用所以喜欢的事”,不算喜欢,比如去练习跑步。

“因为兴趣所以喜欢的事”,是做的瞬间感到很开心才做的事,比如喜欢画画,哪怕花钱也要去。

喜欢不等于必须有用,想想你的热情,自己做什么的时候最开心。

3.三大规则

切记遵循自我认知法的三大规则,不要搞乱顺序。

1. 自我认知规则一:“喜欢的事”是手段,要先找到“重要的事”。

2. 自我认知规则二:在寻找“喜欢的事”之前,先找到“擅长的事”。

3. 自我认知规则三:不要考虑“实现手段,比如不要先考虑实现手段,如思考是写博客、YouTube、创业、跳槽等可以之后再考虑。

简而言之,自我认知的规则得按照这个顺序进行:

先找重要的事,再找擅长的事,后面找喜欢的事,实现手段最后再考虑。

写在最后:

看完后方法挺简单的,需要的是找自己的过程,花了两天时间,我找到了自己自我认知的三要素,接下来是实践。

如果你想详细了解,可以打开这本书,书中提供了各种问答题给我们理清楚自我认知。

书的结尾列举了重要的事,喜欢的事,擅长的事各100例子清单,可以看哪些符合自己。

无论你是正在迷茫中的年轻人,还是寻求职业转型的中年人,都能从这本书中获得启发和指导。

让我们通过学习实践,找到我们真正想做的事,逐步摆脱迷茫,确立人生目标,最终实现个人的成长和成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