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教育》(二十二)

#导读问题合集(📚 6 月 22日)

🌅今日共读内容:重读第六章——第七章(42——63 页)

❓今日导读问题:教育既依存于整体社会环境,又承载着独特的意义与任务。请结合这两章内容,思考如何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平衡教育的社会性依存和个体性发展,以实现其真正的价值和目的?

      第六章作者先从整体上去讲教育是依存于精神世界的本源性生活,字里行间满满的哲学韵味。他指出,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教育知识的片面化,教育就像国家政治层面一样,是不能仅靠有限的计划和非理性的东西去运行的,而是要从整体的观点去看待,去追寻原初的知识。

      从这一总体概括中可以看出,作者强调教育要有根可循,需要有目的、有方向,触及人的灵魂并唤醒它。教育不能把人当作工具去培养和训练,也不是简单地把知识和认识堆积起来。

一、社会历史性转变中的教育

      在这一部分中,雅斯贝尔斯说在社会变革之际,也就是教育发生转型之时,甚至社会变革的意图往往最初都表现为教育议题。因此,对教育的思考必然延伸至对国家和社会问题的考察,诸如柏拉图的“理想国”这类社会构想就将政治和教育的组织视为是一体双生的。

      历史变幻万千,教育随着社会需求而发展。在我看来,现代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是不可逆的。现代教育要回归本真,因为教育是依存于精神世界的本源性生活,教育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是思想的碰撞和心灵的启迪。尤其是在快速发展变化的互联网时代,教育仍是要以培养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为使命,教育更要抓住人的本质、回归本真。

      在这里,我们不可否认互联网使教育更加便捷和均衡,但值得注意的是,网络一方面在满足着我们的好奇心,给我们提供便利。在互联网时代,教育能不能实现精准推送呢?例如,学生通过互联网去搜寻自己喜欢的知识。大数据根据此推送更多相关的信息,就像是抖音一样,给我们推送:三分钟讲清楚“实践”是什么;五分钟去了解马克思等此类的信息。但在另一方面互联网也让我们“无处可逃”。大数据的精准推送根据我们的喜好不断给我们推送信息,也使我们仿佛被困在了另一种形式的现代化的“洞穴”里——信息铺天盖地,真理却难求。因此,教育应该如何面对信息化、现代化,是值得我们去深究的。教育应该如何利用互联网并在此过程中注重回归到教育本真当中,不会因为注重形式而丢失了本真的东西。

二、教育的实质

      在这一部分中,雅斯贝尔斯主张真正的教育应先获得自身的实质。虔敬之心是一切教育的实质,若没有对绝对事物的热情,人就无法生存,一切也就将失去意义。教育要有信仰或曰有信仰的教育。这种教育意味着对绝对价值和绝对真理的信仰。

      我们可以感受到,教育并不是简单的教授知识,而是要进一步走进学生的内心;教育并不是简单粗暴告诉你知识的内容,帮你规划好一切东西,而是要去引导学生、启发学生自己去探索。

三、教育的危机

      教育决定着未来人类的存在,教育的衰落就意味着人类的衰落。

      在雅斯贝尔斯看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互动已经从内在的精神启发降格为形式化的知识传授。在实际的教育领域中,教师存在着一种形式化的倾向:“教师处心积虑地保持学生对他的敬畏:对学生有所保留,或是树立个人权威要求学生盲从。”而受教育者的求学目的也出现了问题:“接受教育,本是为了逐渐进入实质性的整体,如今却成了仅仅学习一些可能有用的事物而已。”雅斯贝尔斯进一步指出教育形式化的后果:“如果人们对日益严峻的教育之实质问题视而不见,那么教育就会缺乏保障,变得支离破碎。它不再引导孩子们领略包括一切整体的崇高,而只是教给他们纷杂的知识。”

      雅斯贝尔斯言道:“所谓的分数、学历甚至知识都不是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应重视全面发展,重视以人为本,而不是只计划把学生培养成专业化工具人。教育应该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让其自由发展,在完整的精神中去学习、去生活,唤醒学生的灵魂。受教育者的目标理应是充实自身的精神,寻找存在的本质,而不是为了得到良好的成绩和他人的看重而寻求受教育。

四、代际差异的模糊

      这一小节像上一章那样,虽然一整段文章没有提及教育二字,但是仿佛又在说教育依存于整体,依存于生命。我们的一生可以说是“活到老,学到老”,就像书里所说的那样儿童想要像成人一样,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真正的年轻人想要学年长者的分寸感,那么到了年长之后我们又想要学年轻人那样有追梦的魄力与冲劲。那么如果年长者一直在社会中装出年轻的样子,这时便会有冲突。社会进程不断,如果年长者一直装出年轻的样子,混迹于社会之中,那么不仅是人,连社会也失去了其历史性特征。尽管生命力最旺盛、最富有浪漫色彩的青年时代是人们最向往的生活,但是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注重生命的体验,享受我们的生活,接受我们的老去。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生命体验,人之所以为人,并不是为了作为工具存活于社会之中,而是要在不同的阶段,做该做的事情,享受生活带给我们的酸甜苦辣,投入到生命整体的时空中去完善自我。

      总的来说,从这一章中可以感受到雅斯贝尔斯对于教育的认识是有深度和有温度的。他说过,教育是引导人们转向的艺术,他把教育当作是灵魂的唤醒,关注人的完整性、完满性。雅斯贝尔斯的思想是一种基于时代真实处境的深刻反思,它要求教育要使人的思想能够摆脱现实的诸多桎梏,使人的精神能够获得一种向上的、不断超越的魅力。这一点与柏拉图在《理想国》里所说的“灵魂上升”是一脉相承的。

《什么是教育》第七章教育的意义与任务:

教育是使人成为人,人是目的而非手段和工具。【教育是工具?】

应该说,在教育中将人视为人,这是我们无可否认的观念。但是,在现实的学校教育过程中,要真正实现这一观念却似乎受制于很多客观条件。在我们边读边交流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谈到了在高考制度下这一观念落实的难处所在——学生的分数。无数学子需要通过考试进入理想大学,就读理想专业,这是考试制度设计的期望。学生要想实现这些期望就需要通过分数这个跳板,达到一定的分数线才能进入大学。于是,渐渐地我们的教育聚焦于分数线,教学的重心也转向了如何提高分数。教师在课堂上传授各种考试技巧来帮助学生取得高分。这样难免会将学生培养成考试的“机器”,忽视了在教育本质是将人视为人的初衷。接着,我们还谈到了教学的功利化与教育本质的冲突。当下我们的社会氛围倾向于将青年人培养成有用之才,将人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工具”,鼓励追随权威,却忽视了教育是使人成为人,也忽视了人的独特性及其生命的整体性。因此,在当下注重专业人才培养的背景下,教学的功利化与教育的本质是使人成为人之间应该如何平衡呢?这是一个问题。

    关于以上提出的两种客观现实,我认为平衡的一个重要主体在于教育者,尤其是教师。教育者要保持有使人成为人的初衷,坚持教育要回归人本身,使学生的专业化发展与教育使人成为人这二者可以实现交叉贯通。正如在读书会上祎缘师姐所提到的,人文性不仅可以体现在人文学科教师的言行上,教授自然科学的教师同样也可以体现人文性。实现这些平衡要求提高教师的个人素养以及教师树立正确的观念。例如,教育者需及时反思和检查自己是否有将学生视为工具的心态出现。如果有把人当作工具和手段的态度出现要予以重视,并及时在教学、在言语举止等方面进行调整。同时,教师要从长远的眼光出发来看待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支持和鼓励学生勇于追求梦想。教育不仅仅是传授专业知识,教育也需要带给人一个希望或愿景,使人们能够勇敢地面对未来。

我们意识到应试的需要与精神的涵养之间的矛盾是严峻的,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如何采取措施来解决它们之间的矛盾,是教育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发现二者之间的矛盾似乎是不可避免的。或者说是在很多时候,人们出于竞争和上升的需要,“被迫”迎合应试的需要,教育的步伐“被迫”跟着应试的需要走。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我认为对这个问题的唯一解决办法是,就是坚持教育要追寻人的精神内涵为第一位,通过评选“先进的本真教育者”来带动全社会对精神内涵的第一位追求,使其替代对成绩这一功利性追求,并使其成为全社会的整体性、优先性的追求。这是一个很大看起来也很空的命题,然而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说这个矛盾不复存在了。

(这里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对于已经评算过综测分的大二学生来说,某一些比赛的参赛名额来之不易,然而这些比赛的真正意义如专业技能的完善似乎并没有因为这些热情而传递出来。原因是这些热情百分之九十源自于对综测的追求。倘若有一天,所有人参加比赛都是为了提高专业能力,那么这个比赛才真正的实现了它举办的意义。)

    也许关于教育的本质这一深层次的命题过于庞大,在平凡的个体面前显得难以触及。关于这个应试的现实需要与精神的追求,我们只能浅浅的了解一下,不要太过精细的去纠结它,就会发现或者说是给予自己一个慰藉:这件事情并没有那么糟糕。因为我们可以发现,从应试教育当中走过来的我们来看,我们中的绝大部分人既通过考试考上了大学,又在精神内涵上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也许,现实的教育有其非常功利性的一面,但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糟糕。

    我想,这个世界时时有矛盾,处处有矛盾。教育存在有诸多的不足,如果一时之间难以改变,我们不妨怀着宽容心态去允许矛盾的存在。在宽容以外,还有的是从我做起的对本真的教育的不懈的追求。因为,每一个人都应该认识到,在历史的进程中,对某一项技术的追求是暂时的,然而对于精神素养的追求,应该是永恒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3,928评论 6 49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192评论 3 387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9,468评论 0 34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186评论 1 286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295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374评论 1 29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403评论 3 4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186评论 0 26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610评论 1 30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906评论 2 32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075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755评论 4 337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393评论 3 320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079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313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934评论 2 36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963评论 2 35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