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两年后,今天来到广州南沙区看望老同学,刚下车我震惊了。两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农家田地,除了同学所在公司住宿楼,基本上很多地方是农村景象,还有小鸭子在水里游,而眼前环顾四周全是一幢幢住宅高楼,一片片小区,一个个地产公司开发的地盘,完全没有了农村景貌,远处山脚下还在建筑中,视野如市内一般被割裂。原本我过来就想来郊外散散心,看看一览无余的风景,短短两年,竟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同学过来接我,我问她怎么变化这么大这里,她说她当初来这边时房价才六千,现在已经两万一平了,盖的这些房子供不应求,基本很快就被买光,房价就不停往上涨。同学今年也在这边买了一间六十平米的房子,她跟我说她已经很后知后觉了,今年初她同学纷纷在买房提醒了她,她才特低去打听了周围一圈房子的价格,竟比两年前涨了三四倍,而且还在疯涨。周围的农田全被征地,万科、碧桂园等几乎所有地产公司都在这边布局了。同学说,广州市内涨的太厉害了,高的都到六七万一平,这边虽然是郊区,一些在这边打拼的人也能将就买个房。同学是今年年初签的合同,签后一星期广州限房令就下来了,而房价不跌反涨。我看着周围这些住宅房,很多都是没人住但都卖了出去。它们的样子跟市区的那些没什么差别,都基本是复制粘贴模式,这里让我一点也感觉不到是在郊区,而已是城市模样了。
有时我坐公交车穿梭在这个城市的不同地方,而提醒我变化的都是路牌或一些老建筑,新建的那些住宅太一样了。我看着那些房子完全没什么差别,只有住在里面的人才感受到左边房子和右边房子的不同。在对这个城市来说没什么不同,唯一不同的就是房价了。标准化让人们有了共同的向往,即便房价如天价,依然都渴望有自己的一套房。因为我们无从选择,能有一套都是需要拼搏一辈子还得父母扶持,哪还要求什么建筑的个性风格和文化魅力。因为我们别无选择。
因为这种别无选择,让我在城市里行走时,感觉到这个城市的人们都像头顶着一个无形的紧箍咒,房价影响着紧箍咒的松紧。地铁里公交里拥挤的那些上班族谁不想在这个城市落地生根,他们忍受着拥挤的环境、生活的不快,都是为了这个追求,而房地产市场却把这个追求的目的地一再拉高,并在极短的时间内甩出好多幢高楼,让追求这件事披上极有悲剧性的外衣。我曾在市中心的一个酒店内往外看,看到的都是相隔很近的楼房,狭窄的阳台,往下看就是拥挤的车流,匆忙的行人,往上看,就只剩巴掌大的天空,我如同在一个四面徒壁的牢房,抬头只有那一片的阳光和自由。这种感觉是有些压抑的,楼房的标准化风格和标准化商业模式让人们也变得标准化,有标准化的困扰、标准化的焦虑、标准化的无可奈何。
有时我想,过去五百年前的人看到今天城市的模样会不会就如《美丽新世界》书里的情景一样,看着未来的这些人在他们以为的幸福追求中,有着千篇一律的畸形状态和行为,如同这房子构筑的环境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