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人类永恒的主题,说出来一秒钟都不需要的三个字,每个字的份量都重如泰山。仅以短文,愿每一位朋友都能在尘世获得幸福,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题记
爱
很容易会说的一个字,但不太容易会去追究它的内涵。个人挺喜欢马斯洛关于爱的分类与理解,他将爱分为“缺陷之爱”和“存在之爱”。
人是一个生物性、社会性、神性并存的物种,这就注定了只要存在就会有各种各样的需求,有生物层面的饮食的需求,安全的需求;社会层面的获得尊重的需求,人际交往的需求;以及神性级别的自我实现的需求等等。因为需求而产生的一种爱的情感,被称之为“缺陷之爱”;“缺陷之爱”的特点是对于所爱之物或状态或人本身是可以被替代的,着眼点在能满足自我的需求就可以,比如“老鼠爱大米”,“大米之爱”就是典型的缺陷之爱,因为面包也可以。另一种相对应的“存在之爱”对所爱则具有不可替代性,本质是源于欣赏这份存在,因为每一个个体都是唯一的,接纳喜欢这一份独一无二,不因为你能满足我的需求而爱你,而因为你是你,所以我爱你。这是一种高级别的爱,是看见你的存在,我们对亲人、恋人、朋友、陌生人乃至万物的爱都可以是“存在之爱”,这样的爱是接纳,是不干涉,是无条件,是不试图去改造,是自带审美属性的看见。
你说过的爱听到的爱认为的爱属于哪一种?
如果说食物是维系生物生命的必须之物,那么“存在之爱”则是维护精神生命的必备之品。有时候会发现身边有这样的人会不停的说很多话,而总结一下潜台词其实只有一句,“请你们看见我,接纳我,爱我,我很好”,这或许是一个孩子对养育者的呼唤在成年后以另外一种方式被表达出来。所以获得的“存在之爱”的多少关乎到一个生命的灵魂是否完整。
你拥有了多少?给予了多少?
我是谁
说完了爱,再说“我”,我是谁?这是哲学上的终极命题,我是张三,我是母亲,我是老板,我是美女……我的名字,我的身份,我的职业等等不等同于我,虽然那些也很重要。
古希腊德尔斐神庙门楣上刻着的神谕“认识你自己”,一直在警示人们,这是一件重要的事。
弗洛伊德把我的人格分成:本我,自我,超我。我就像一个人在骑马,本我就是那匹马跟着欲望走,尊循快乐原则;超我就是那个骑士,受理性约束,尊循理想原则;自我则是控制马的那根绳,负责协调本我与超我,尊循现实原则;看起来中间的“自我”很痛苦,又被本我的欲望带着走,还受超我规则的控制。本我的驱动力是强大的还是弱小的?超我是严格的还是随和的?自我是无力的还是灵活的?这都是我的种种状态。
迪卡尔说“我思故我在”,年少时觉得这句话很酷,我脑袋里思考的一切构成了我,我不思考我就不存在。但脑袋里的想法只是我的思维,它也不是我。当我们说“我受不了我自己”,第二个我就是思维控制下的自己,而第一个我或许才是“真我”。
佛教定义的“我”,基本否定了思维"我",思维就像大海中的浪花,一个接一个,苦乐悲欢,应有尽有,而大海本身才是我,所以佛教的空即是让人们认清浪花的虚幻,"心外无一物,何处染尘埃"。平静而又深邃的大海本身才是我,千思万绪皆浮云。
我,很难懂,但值得找一找!
你,或许只是我自己
再来说“你”,你皆客体,除我之外的一切都是你,我内心深处的我是什么样,你也会是什么样,你则是对自我认识的特质的反馈。所以认识真正的你的前提还是得先认识自己,因为我只有能力认识我能够认识的你;就像井底的青蛙,它能认识的天空只有那么大,这没有错,因为它不知道自己的空间有多小。你是一本书,但不是所有的书我都能读得懂,我能读得懂自己多少,我就能读得懂你多少。
我们是活在同一个世界,但我们决不可能真的活在同一个世界,不同的内心让我们有了不同的世界!
最后提一下,犹太有位哲学家提出过一种关系理论,即我如果在与你建立关系时附加了任何动机,那么就是我与这个动机之间的关系,即"我与它"的关系,而不是"我与你"的关系。注意的是这个你也不是特指人,那样的话太狭隘了,它包括了一切生命,非生命的客体。所以,我真的毫无动机的与这个客体建立关系,看见你,接纳你,认同你才是真的“我爱你”!
江北落叶,平时混迹职场搬砖,闲暇读些有温度的书,偶尔码些有温度的字。
原创,转载请注明作者,喜欢请为我点亮下方小红心,让我知道你曾经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