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刘润老师,关于对错的一些分享,让我引起了一些思考。
刘润老师在个人微博中对自己的简介: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研究者;前微软中国战略合作总监;福布斯中文网专栏作家;畅销书作家;“泉公益”联合创始人。
下面是刘润老师分享的原文:
昨天中午,和团队一起吃饭。小伙伴们又一边吃着东西,一边骗我说话。
我说,我分享我做很多事时的一个原则。这个原则有两句:
1)我坚定地认为,我的观点是对的;
2)我坚定地认为,我认为对的事情有可能是错的。
这听上去截然相反,甚至是悖论,但却是我的原则和价值观。我举个例子。
比如,关于勤奋这件事:
1)我坚定地认为,勤奋当然是对的,甚至是最重要的;
2)我坚定地认为,我上面关于“勤奋”的这个观点,有可能是错的。
什么意思?
我认为对,所以我用勤奋指导自己的工作、生活。但也可能错,那么错,也是祸害我自己。活该。我表达我对勤奋的观点,但我不打算、也不能说服你。万一我错了呢?我凭什么要求你为我的错误,付出代价呢?
我自己做公益,接触过很多公益团队。有些人很喜欢说,我要让山区的孩子们从小接受正确的价值观。
我说,谁给你这个胆量,输出价值观?去帮助他们时,你可以展现一个拥有你这样价值观的人,是如何做事、为人的。他们如果喜欢,他们会被影响。但是,不要输出。你认为一定是对的东西,有可能是错的。
所以,拥有“我是对的,也是错的”的价值观的人,会说:“我有个观点,你未必认同”,“我是这么思考的,供你参考”。
而不会说:“你错了”。
以上就是刘润老师分享的原文。
事实有真假,观点无对错。
事实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而同样面对一件事的观点,在我这里,我相信是对的,但在你那里,你可能不认为对,我们都是基于自己的经历给出的主观判断,事实上也没法客观判断(要不然就不叫观点了),观点是可以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没法说谁对谁错。
但在工作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对话“你说的不对,不是这个样子”等等直接否定别人的建议,迎来的是对抗,不配合。从而让团队沟通浪费时间,人际关系变得复杂。简单而有效的告诉对方我有个观点、想法,你未必认同;我这么思考,供你参考。说出自己的想法,再让对方表达出真实意见,这样才更有利于沟通。
凡事要三思而后行,对于指导我们行动的价值观或原则清单,也是如此,我们千万不要随便听到什么就把它列入到指导行动的价值观清单中,一定要经过自己反复的思考、论证、以及一定量的测试以让自己可以更加确定这个即将要作为行动指导的价值观是可取的,有价值的。只有这样,我们在遵循价值观行动时,才会走的更坚实,而不是左右摇摆。
但我们同时要明白,任何事物都是在发展中变化,变化中发展,几乎没有任何一尘不变的东西,也几乎没有适合任何时候,任何事物的规律,所以作为凡夫的我们即便经过非常多求证的东西,也很可能存在局限性,存在特殊性,存在我们真的错了的可能。
由此来说,刘润老师提到的这两句话,我认为还是对很多固执的人是一份很好的提醒。最后用这两句话来结束我今天的分享。
1)我坚定地认为,我的观点是对的;
2)我坚定地认为,我认为对的事情有可能是错的。
厚行频道专栏作者张一伟,专注每日思考、写好文、分享好文,与您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