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的视频交流会之后,一直对这些概念心存疑问,之前一直是模模糊糊,概念不清,现在用谷歌和维基百科搜索一下答案。
原则
“原则”英文译为:Principle反译回来也包括“定律”、“原理”一词,是在“方法论”中我们所认知的集合范围内可以预测现象的自然规律,常是客观存在的。使用原则概念的有科学、哲学、宗教、法律等。原则通常被定义为与事实或实在有潜在可推论性。然而,由于并没有任何一个真理的定义被学者普遍接受的情况下,逻辑性地使人产生了对近似真理的“原则”权充自然绝对性规律的认知,常使“原则”成为指导行动的"最高准则"或"标准"。许多不同的原则定义一直被广泛争论。许多与原则定义相关的主题同样无法获得共识。普世价值的“原则”更与绝对“真理”是两个不完全等同的概念,尽管它们经常性地被人们所混淆,甚至有人造出“真理原则”的矛盾覆词产生。
说实话,上面这段话就没太看懂,原则不应该被视为指导行动的最高准则吗?原则是可预测现象的自然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原则怎么可能和真理混为一谈?
标准
标准是“为了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标准原意为目的,也就是标靶。其后由于标靶本身的特性,衍生出一个“如何与其他事物区别的规则”的意思。会衍生出这个意思也不难理解。标靶是“用来判定技术或成果好不好的根据”,标准是另一个说法。将“用来判定技术或成果好不好的根据”广泛化,就得到了“用来判定是不是某一事物的根据”
技术意义上的标准就是一种以文件形式发布的统一协定,其中包含可以用来为某一范围内的活动及其结果制定规则、导则或特性定义的技术规范或者其他精确准则,其目的是确保材料、产品、过程和服务能够符合需要。一般而言,标准文件的制定都经过协商过程,并经一个公认机构批准。标准往往对应该严肃对待的方面(比如机器和工具的安全、可靠性和效率,玩具,医学设备)有深远影响。
从上面的描述中发现标准就是用来判定是不是某一事物的根据,标准也往往比较严肃,维基百科里对于标准的描述都没有用在人身上的例子,或者说法。
价值观
價值觀(Value)是一種處理事情判斷對錯、做選擇時取捨的標準。有益的事物才有正價值。對有益或有害的事物評判的標準就是一個人的價值觀。
世界價值觀調查(英语:World Values Survey),監控和分析:民主,對外國人和少數民族的寬容,對兩性平等的支持,宗教的作用和宗教的變化水平的支持,全球化的影響,對環境的態度,工作,家庭,政治,民族認同,文化,多樣性,不安全感和主觀幸福感。
價值觀也可以說是一種深藏於內心的準繩,在面臨抉擇時的一項依據。
價值觀會指引一個人去從事某些行為,例如:「誠信」的價值觀,會讓人坦承面對困境及對别人說明事情的真相,提昇別人對其的信任度。「紀律」的價值觀,會讓人依規定行事,產生執行力。「關懷」的價值觀,會讓人關心别人,瞭解别人的困境,对别人有同理心。不同的價值觀會產生不同的行為模式,進而產生不同的社會文化。「自我」的價值觀,會使人「自我中心」。
價值觀的通俗定義
價值觀就是指人、動物、書、文化對客觀事物(包括人、事、物)的價值認識的排列,是動物就會有價值觀,就會有價值排列。反價值觀同樣存在。價值觀也是可變的。不管你承認不承認,價值觀都存在着,它有最大價值、第二價值、第三價值、第四價值……一直排列下去,比如有人認為愛情比錢有價值,有人認為錢比愛情有價值。
它掌管你的行动和思想,和信念一起决定你的联想。你只想你认为有价值的和你相信的,想了才会做。你认为没价值的和不相信的,你根本不会想更不会做。你只会选择你认为价值大的或价值靠前的。
對於一件物品的價值大致區分為金錢價值、獨特價值、紀念價值、體驗價值。從中個人可以衡量出來對於該物品的價值順位,而產生不同的物品價值觀。
上面三个词当中,最后一个价值观描述的最贴切,价值观是一种处理事情判断对错,做选择时取舍的标准。然而价值观涵盖了很多方面,上面的描述中只举了世界观、诚信观、纪律观、关怀观、自我观、还有物品观,今天才知道价值观分类这么细致,打磨价值观真是一个持久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打磨好了它原则的问题也就一并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