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上帝,那么世界上最难最伟大的项目一定是创造世界,短短七天的时间上帝从无到有创造了充满生机的世界,在没有团队助手的协助下,如此复杂的项目他会是怎么管理的呢,安息日的来源会不会是前六天劳作太辛苦,第七天累趴了不得不休息?开个脑洞,假如上帝当初用Trello一类的任务看板,他会怎么安排创造世界的任务?也许会是这样子的:
脑洞开完,今天要学习的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的看版式应用——trello。从这篇文章开始,我将逐渐放弃固定模板的应用分析模式,从应用吸引我个人的闪光点切入去思考和分析问题。
为什么Trello选择「看板-卡片-列表」作为实体?
在Trello这类电子看板出现之前,工业时代人们是怎么让任务可视的?
丰田公司的副总裁大野耐一在1953年提出了JIT系统,其中实现JIT生产最重要的管理工具就是看板。看板是用来控制生产现场的生产排程工具。具体而言,是一张卡片,卡片的形式随不同的企业而有差别。
JIT生产方式中,看板的功能如下:
(1)生产以及运送的工作指令
看板中记载着生产量、时间、方法、顺序以及运送量、运送时间、运送目的地、放置场所、搬运工具等信息,从装配工序逐次向前工序追溯,在装配线将所使用的零部件上所带的看板取下,以此再去前工序领取。
(2)防止过量生产和过量运送
没有看板不能生产,也不能运送。
(3)进行“目视管理”和流程改善的工具
在实际JIT系统中,根据需要和用途的不同,使用的看板可以分类为在制品看板(production card)、领取看板(withdrawal card)以及临时看板。
等到进入软件敏捷开发时期,挂在墙上的“人人可见的大图表”是一种普遍的实践,它被用来共享项目的状态并将之可视化。看板系统自然被借鉴过来成为了生产力工具。
任务在看板中用卡片(便笺纸)来代表,状态则由板上分别标有“未做”、“正做”和“做完”的三个区域来代表。看板图帮助团队理解当前做得如何,以及下一步要做什么,令团队能够自我指导。
而Trello则进一步演化成了电子化的看板系统。
为什么Trello不把卡片直接设计成可勾选列表?
worktile和teambition的看板下,每一个卡片都设计成可勾选的任务list,即board>Task List>card,而trello则是一个卡片,可勾选的checklist只能在卡片里创建,即board>list>card ,trello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没有搜到这个问题的探讨,说一点个人猜想:
- worktile和teambition面向的主要是企业用户,其设计以「任务」为核心。对于以完成任务为导向的员工来说,一个等待勾选的清单式card可以激励员工行动完成该任务,也方便他们在完成后快速勾选归档任务。
- Trello沿用实体卡片(便签)的设计,让card具有了更强的兼容性。card除了作为任务列表,还可以是作为文章的某一段落、需求/灵感收集、讨论话题、章程规约议程的标题,可以说是因为用户的需求而千变万化。如此这般,trello吸引来的就不仅仅是企业用户了,任何有项目管理需求的个人也可以借助trello自定义一套系统。
同时对比trello、worktile和teambition,更觉得trello是如此的简洁优雅,worktile和teambition更像是把团队管理中的所有需求一锅端,把任务、文档、日程、话题、报表周报一网打尽,最后造成认知负荷、功能冗余。
Trello72变
在ifttt中搜索trello,你能找到313种和其他应用连接的方式。trello团队在ifttt上只发布了20个和其他应用连接的方案,也有微软这些知名企业主动开发,更多的是用户自主设计。trello的官网也展示了很多Workflows的玩法。非常多日程管理、团队协作、技术网站、笔记软件都可以连接起来。
为什么trello的扩展性这么强?
基于项目管理需求刚需和兼容性强的卡片实体设计。
首先,无论团队或个人都有对项目管理的需要,大到一个公司的创立,小到一本书的笔记。基于「项目管理」衍生出时间管理、进度管理、团队协作、文件管理、资料灵感收集……Trello都能够支持,但这些都不是trello最擅长的,最擅长的事情交给其他专业的应用做就好了。trello最强大的地方在于往看板贴一张张清晰可见的卡片,并且借助这些卡片轻松管理流程。
所以第二点就是卡片实体的设计,Alfred、POPclip、slack、wordpress文章等和trello连接起来的workflow操作都是往看板里创建card。这就是trello扩展性如此强的秘密,用卡片来兼容一切。
我用trello管理工作日程、人生愿景、产品研习、技能养成,不断添加卡片真的会让人上瘾。
trello的卡片不仅仅是看板的列表,我把card里的Comment也当成了卡片,就一个主题随时写下思考,用了一段时间,发现特别能帮助深入思考问题,一方面卡片字数不用写太多,也不强求一次想清楚,这样就降低心理负荷,避免了完美主义,另外就是这些卡片汇总思考整理之后,往往就能找到新的方向。
如果你也喜欢Trello,欢迎分享你的公开项目或者实践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