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啊,该怎样才能放过自我
写下此文字我内心十分矛盾。昨晚学生制作了介绍鲁迅先生的PPT。辛辣的文字,直指人精神的弊病。鲁迅思想的深邃,洞察的明晰,至今类似的悲剧仍在上演。这让我更想把这个底层农民的故事写下。
这是我老家同一村一个村民的故事,他的具体年龄我不知道,只知道比我大,生活匆匆,读书工作,谁在乎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农民的具体年龄呢!只是一个再平凡不过,质朴老实的农民罢了。他住的距离我家不远,对于满村大多都老人的小村庄而言,他是惟一的例外,可以毫不客气的说,整个后洼五六排房子住户,只有他是年轻人。45岁肯定靠上,但不到60岁。热心善良的他,常会帮一些老人干些重的体力活。耕地,背重物等。不收费,只帮忙。不惜力气,重信守诺。
年青人都外出打工挣钱,整个村子就是老人村。听老人说,他不是不外出打工,曾经多去过外面打工,但次次都碰壁而还,可能是因为他人太老实,不惜力气,有蛮干,精巧精细活都干不了,他还有个致命的不合现代社会的点,不认识字,是个文盲。这不是他的错,他四、五岁的时候,母亲因病去世了,父亲把他哥,他和他妹辛苦养大已不易,学习应是奢侈事,顺理成章,他就没上学不识字。毕竟家里那么多农活在那里放着。
小时候苦难,长大后苦难依旧。听村人说,他到了结婚年龄,谁家姑娘愿嫁到他家受罪呢。父子努力干活挣钱,托媒人说媒,依旧摆脱不了单身。毕竟家庭条件在那放着呢!后来这对父子竟有一段时间不在村中,一个星期后他们回来,竟领回了一个漂亮的媳妇,那媳妇瘦高白晰,竟穿金戴银。和老实的他做起了夫妻。真是闪瞎村人的眼,引人羡慕嫉妒恨。细问之下,才知道,他们不知道从哪里听说,云南边界地区只要花上八九万给女方娘家人就可领回个媳妇,他们一合计,就冒险去了一趟,果然不费多少力气,付了费就领回了个漂亮的媳妇。村人听了都直摇头,“长这么漂亮,这恐怕不是长久过生活的主”,他父子很生气回句“有白馍馍吃,谁吃黑馍馍”。媳妇当然要漂亮的。
这媳妇自打来家后,从不干活,只捡好吃的吃,好喝的喝,偶尔在村子里遛达,两个多月了,也不见肚子大。但他却感觉生活有无限的活力,乐呵呵勤快地干农活,偶尔也哼哼小曲。两个月后的一天新娘说要去镇上洗澡买些物品,夫妻俩就一起去了。下午的时候,只有他一人沮丧回来。新娘子就这样神秘来秘,又神秘消失了。村人都认为他们父子这是碰上了职业放鹰人了。他确不信,只责怪自己无能,没让对方留下来。(只能写到这了,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