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了两周,终于回归到稍微清闲的时间了。
周六晚上,妹妹们在看大本营。
我一脸嫌弃的走开了。
从小就不怎么爱看综艺。
将老妹的padpad拿走,搜了一部电影。
这是一部伊朗的电影。
电影开始,哥哥去帮妹妹取回修补的鞋子。
经过售货店时,
哥哥将鞋子放在门口,
到店里买土豆。
这时,
收废品的人经过,
跟老板打了声招呼,
并询问“老板,店门口的东西都不要了吗?”
老板回应一句,“是的。”
收废品的叔叔将小男孩妹妹的鞋子一并收走了。
小男孩买完土豆,准备拿鞋子回家。
结果发现,小鞋子不见了。
哥哥害怕得哭了。
回到家以后,
妹妹满怀期待地问哥哥“哥哥,我的鞋子呢?”
哥哥告诉妹妹,鞋子不见了。让她不要告诉爸妈。
妹妹问,“那我要怎么上学?”
哥哥说,“你可以穿我的鞋子?”
从那以后,
妹妹每天早上穿哥哥的鞋子上学,
放学以后,
妹妹一路跑回家,
兄妹两人在巷口更换鞋子。
日复一日。
因为鞋子的事,
妹妹在学校感到自卑,
排队的时候,
常常将自己藏在其他小朋友的后面。
哥哥也因为鞋子的事,
经常性迟到,
被教导主任批评。
哥哥觉得自己对不起妹妹。
老师奖励的自动铅笔,
哥哥拿回家送妹妹了。
(巷口)
妹妹有些怨哥哥,
见到哥哥不啃声,
一路往前走。
哥哥一路追,
问妹妹为什么不理他?
哥哥将老师奖励的自动铅笔从包里拿出来,
告诉妹妹,
这是老师奖励的,
送给她。
妹妹看到了,
很开心,
并告诉哥哥,
自己没有告诉妈妈鞋子丢了的事。
老师通知学校有几个名额市中小学的长跑名额。
哥哥一开始不在意,
错过了。
当哥哥得知,
比赛的三等奖是一双运动鞋时,
哥哥去求体育老师给他一个比赛的名额。
最后拿到了参赛名额。
哥哥将这个消息告诉妹妹。
妹妹问,“这是男款的,我怎么穿?”
哥哥说,“我可以拿去换一双女鞋。”
妹妹又问,“要是拿不到第三名怎么办?”
哥哥坚定地说,“我一定会拿到第三名的。”
哥哥一心想帮妹妹赢一双鞋子,
比赛时,
计算好跑步的名次。
让自己保持在第三的位置。
这时,
一个小男孩跑过来,
将哥哥撞到了。
哥哥一直在想妹妹的话,
爬起来继续跑。
最终,
哥哥跑到终点。
老师高兴的将他举起来。
哥哥迫不及待地问“老师,我是第三名吗?”
老师说,“傻孩子,你是冠军。”
大家都为小男孩感到高兴。
只有他一个人伤心的哭了。
这部电影,
给我的感觉,
小男孩和妹妹都非常懂事听话。
虽然他们住在贫民窟,
但他们有自己的快乐。
在家中,
爸爸体谅妈妈身体不好,
希望妈妈在家休息,
不要做任何事情。
孩子体谅妈妈身体不好,
帮忙干家务活,
减轻爸爸妈妈的压力。
爸爸妈妈也知道自己的孩子懂事,
爸爸有钱了,
就给自己的家庭添置新物品,
也给孩子们买了礼物。
电影最后一幕,
(杂货铺门口)
爸爸到杂货铺买了一些物品,
镜头特意放在爸爸的单车架子上的两双鞋子。
(家中)
妹妹看到哥哥回来,
期待哥哥带回一双运动鞋。
哥哥对妹妹摇摇头。
从妹妹眼中看出了失落感。
这时,
妈妈喊妹妹帮忙。
妹妹进屋了。
剩哥哥一人在院子里。
哥哥将在比赛中磨破了的运动鞋脱掉,
把长了水泡的脚放入水池中,
金鱼游过来亲吻他的脚,
哥哥笑了。
电影落幕了。
很期待孩子们看到新鞋子时的表情。
导演给观众留了一个悬念,
让观众体会。
一部很棒的电影,
非常适合亲子看。
可以让孩子看到不一样的生活环境,
感受不一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