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问:到底是什么让您产生了读经教育的想法?
答:一个人的某些观念跟一般人不一样,就好像很怪异,你这个问题其实就是问:你为什么这么怪异?而怪异的人一定有一个怪异的机缘,大家都容易这样想。
近代的例子就是洪秀全,他本来是个秀才要考举人的,屡考不中,生了一场大病,昏了头,恍惚之间有人来托梦,叫他除妖降魔,醒来后,言行怪异,后来就创了一套思想,太平天国就起来了。所以大家都想,凡是不一样的思想一定来自不一样的原因。或许吧,不过,我不是这样,不是生了场大病,醒来就想推广读经了,我没有得过病,越来越健康,是众人都病了,所以我就跟他们不一样。
(主持人:还是没有回答我的问题,难道就如你曾说的,是为了一个知识分子的良心吗?)
这当然是主要的原因,但应该还有外面的原因,因为我是学教育的,但学教育的人那么多,为什么我跟别人不一样?那就要看最内在的物质,就是我认为每一个人都应该依照道理而思考,依照道理而判断,依照道理而行动,这是每个人都应该这样做的。所以我常说,不是我一个人发现了读经,而是每个人都应该发现,不是我一个人来推广读经,而是每个人都应该推广。
所以现在就问读经合理不合理,再问如果合理你为什么不去了解,不去实践?我的意思,是说一个人首先要有一个核心的品质,就是你要尊重道理,依道理思考和判断,这样才符合知识分子的本分。什么叫知识分子?古人说“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所以我把知识分子定义为“读过十年书以上的人”。现在我们看绝大部分的中国人都读过十年书,从幼稚园三年,小学六年,到了初中一年级,不就是一个知识分子吗?何况他高中毕业,大学毕业,甚至研究生毕业,他就是所谓“高级知识分子”了。但现实上好像不是,为什么不是?因为他不能从理而思,从理而断,从理而行。为什么现代的人读了十几年书,还不能成为一个知识分子?因为我们所受的教育有问题。一个人被教育得生命有问题,他是不是就应该怪罪这个社会?也不一定,等他能够思考的时候,就应该勉励自己依理而思,依理而断,依理而行。
所以我也是在十七八岁的时候——我读师范专科,我学的是教育——那时候我渐渐就会告诉自己:我应该依理而思、依理而断、依理而行。我就一直反省,我所读的教育理论是否合理?我们应该怎么判断它?假如我判断它是对的,我就要按照这样来做。假如它讲的道理不完全对,看对多少,我就做多少。它对一半,我就做一半;他对三分之一,我就做三分之一。总之,应该做到恰如其分。其实,我比其他人就增多了这一个态度。一直到后来,我都主张我们应该以这样的态度来面对教育,乃至于而对所有人生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