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从瓜子开了头,写吃就得一直吃下去
如果说回家有什么地方一定要去吃的,除了妈妈外婆的手艺,唯一能算是眷恋不舍的就是一家极为不起眼的小店。老板老板娘来自安徽,带着一身做饭的手艺到我们小县城,就开了一家小店叫苏皖饭店,最早只卖早点。
老板是厨师里面少见的精瘦且寡语的男人,虽然有点秃顶,总会留一撮或两撮头发在脑门上,但极为爱干净,只要是做饭无论寒暑都带着护袖。老板娘是一个不高且富态的女人,手脚麻利,总给人风风火火的感觉。夫妻俩在一起干活的时候,总会给人一种莫名的喜感与默契。
苏皖饭店的油饼是一绝,小学上学总要从他们家门口路过,香气总是让人走不动路,不吃一块不罢休。一般情况下做油饼的场景是这样的:老板把昨晚发好的面切下一块,抹上猪油反复滚动,撒上葱末再用一个有半个人高的大棍子把面团擀平,铺上一层里面混着少许的韭菜的粉条。然后从一边把面团卷成一长条,再用手揪成一小团一小团。那边老板娘用肉肉的手掌吧面团按扁,再用一个小小的锥状的擀面杖把扁平的面团压得几乎半透明。接下里就是我最喜欢的时刻,老板娘每擀好的面团就往一口大油锅里面一扔,“滋滋”的一声响,面团就膨胀起来。不消片刻面团全部下锅,老板娘就会那起锅边的长筷子夹起第一个下锅的面团,当然这会已经是表面酥脆,里面软糯的油饼了。
一切似乎都经过精确的计算一般,一锅里所有的油饼炸完卖完,那边老板又会揪好新的面团,老板娘就又开始擀面下锅。如此这般,从早上六点到八点半,不少人会从县城的南边特意跑来北边,只为吃那么一块油饼。
后来上了初中,换了一条上学的路,除了极馋会特地去吃一次,毕竟上学怕迟到啊。幸运的是,他们家后来扩大的店铺,到了我上学必经的路上,可惜不再卖早餐改卖正餐了。
他们家有两样美味,必点无虞:黄金豆饼、鱼头豆腐。
豆饼是我们老家的一种特产,似乎仅出现于江苏安徽交界地区,是用绿豆粉和浆,滴到热锅成型,约有1元硬币大小的豆制品。黄金豆饼的做法是把新鲜豆饼下到油锅中炸透,辅以白糖或海盐。咸甜可口、片片分明、外脆内酥。豆饼做法简单,一般都是最先上的一道菜,也从来都是一点不会剩的菜,越是小孩越是爱吃,老人们更喜欢焖熟或炒制的豆饼,诺诺软香,也方便下口。
鱼头豆腐绝对是聚餐时必备的上品,每天清晨老板会到乡下的早市买下单独的大鱼头。在家乡鱼分三品:湖水鱼、河水鱼、鱼塘鱼。前两者都是野生的,尤其湖水鱼,最上品的吃法是在小船上现捞现宰,再用锅舀一瓢湖水炖。老板买的鱼头一定是湖水鱼,放到锅里炖上,开锅时放上豆腐再打上一个鸡蛋在表面撒上蛋液。带上桌时,豆腐已经8分熟,夹起来利用余温就差不多全熟,裹上已经如水藻般的蛋液真的是极为嫩滑。吃完一篇烫口的豆腐,每人来碗鱼头汤,接下来就是分鱼头。年龄最小者先吃鱼脑,大鱼头的鱼脑有核桃仁版大小,且是透明的胶状物,一口吸下去,回味无穷。然后就是分掉鱼头根部的肉,紧致鼓囊的鱼肉说明无比的新鲜,一筷子下去就可以扭下完整的一块,蘸着醋吃绝对是难忘的没事回忆。吃完鱼脑鱼肉,再一口喝掉温度适宜的鱼汤,鱼头就算吃完了。
最后再提一道菜:蒜香马鲛鱼。
蒜香马鲛鱼是一道此前只在家里吃的菜,自从外婆老年痴呆越发严重,没法做饭之后,再无口服。直到在苏皖饭店家又看到这道不常见的菜,高中三年,每逢有机会,母亲就带外婆到苏皖饭店点上一道马鲛鱼,老人家也是赞不绝口。
可惜,外婆现在已经糊涂的认不出我了。
仅以此文,纪念那对恩恩爱爱的皖南夫妻,谢谢你们的手艺和给外婆的美好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