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节气为尺,
以茶入味,
度人间芳香。
和你一起走过四季……
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
酒力渐消风力软,飕飕。
破帽多情却恋头。佳节若为酬。但把清尊断送秋。
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
明日黄花蝶也愁。
——[北宋]苏轼
虽说秋尽不必赋新愁,但这首诗,读着读着,读出了苏先生矛盾的愁绪,这种愁绪不知是否与徐老(徐君猷)即将调任有关。
徐老是苏先生在黄州时的上司兼好友,每年重阳都要宴请苏先生。他敬其才华,一直照顾有加,城东荒地数十亩,让苏先生及家人衣食有了着落。这首《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是重阳节郡中涵辉楼宴席上所作。这一年,是苏先生在黄州自食其力的第三年。我想此时的他在好友陪伴下,定是豁达了很多,不在执着于过去荣华富贵、荣辱得失,是终于活明白了吧。
活明白,是一种大智慧。从最初的惶恐和焦虑,变成可以笑对一切风雨的坦然,并不易。
如今一千多年了,人们对苏先生仍然敬重有加,想必是从他身上看到了曾经的自己,也看到了一种面对生活的态度和勇气。这种勇气,我们都希望拥有。
重阳过后是霜降,一年的秋天走到尽头。这些日子,早晚温差越来越大,据说一年之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时节就是霜降,往后走,南北气温差异也越来越近了。北方生活的阿敏此时已穿上冬衣,暖气加持,我一听就有点惧,但有一种茶似乎不惧冷,偏偏要待到霜降时才有它独一无二的滋味,它便是广西六堡茶,也称“霜降茶”。
“霜降茶”以香扬名。进入秋末,茶园大多休养生息,六堡茶区却由于干燥少雨、昼夜温差大,茶多酚类物质及叶绿素等得到天然转化,叶张肥厚,富含各类有益物质会特别香,当地人称这种香为“霜降香”,或“降香”,尤其霜降前后三天采摘的“老茶婆”,更是倍受推崇。
“老茶婆”不是说它年份老,是叶老,像一位历经沧桑、阅历深厚的老人,汤水却醇和、香浓,连茶虫都喜欢其香甜,有意思的是,还衍生了一种新品种:虫屎茶,这种茶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茶,保健功能却极好,深受一群爱茶人痴迷。我从小怕虫子,习茶时,一听是虫屎茶就本能拒绝。有一天身体不适,师友打包了一大壶煮好的“老六堡”递给我,或是当天喝了有了袪湿效果,竟好些,后来才知道是六堡虫屎茶,从那后,好感日增。
霜降过后,古人多以补为主,民间有谚语“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当令食材热了起来,茶饮也是。六堡茶与其他发酵程度较高的乌龙、熟普以及红茶成为爱茶人的日常。菊花和一些疏郁解乏的药材调饮,也成了新宠。
晚秋之际,肃杀景象容易引人忧思,使人意志消沉、抑郁,泡一杯花茶,自是一番情致,心情也会跟着变化。东汉王充《论衡》曰:“云雾,雨之征也,夏则为露,冬则为霜,温则为雨,寒则为雪,雨露冻凝者,皆由地发,非从天降。”意思是无论是露还是霜,“皆由地发,非从天降”。人的心情也如此,皆从心上来。能够很好的认识自己,把心安顿好,坦然面对生活就很好。
过去,人们常用“霜打了的茄子”来形容一个人很蔫,精神不好。可实际上被霜打过的蔬菜,往往因含糖量较高而很好吃。真正被“霜打”过的人,内在能量增强,也更为豁达吧。我与苏先生的诗词共情过程中,感受到了这种心态和对待世事态度的变化,这种变化,也常常提醒自己,不要执于眼前事物。
世间万事,转眼成空,或是过眼云烟,再多烦扰,如果不能改变,进取与退隐、积极与消极看似矛盾,实则是平常中的大智慧,但人要明白过来才行。
今日晨起,又添几分寒凉,真是时光顺应了节气。
还是煮一壶沸开的暖茶吧,有降香的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