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个人的朝圣》,终于读完了,读到结尾时,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
虽然开头就觉得他们的儿子是死了,但莫琳与儿子对话,儿子还告诉她应该怎么做,甚至哈罗德在一个人行走的过程中还看到了儿子,虽然儿子突然快速奔跑离开了他,我幻想着也许是他们的儿子与父母产生严重的冲突,离家出走了,不想见到他们。最后事实真相全盘托出,他们的儿子20多年前就死了,且是自杀!
终于明白横亘在夫妻二人之间的隔膜和裂痕是什么,又有多深了。而这正是哈罗德踏上这条朝圣之途的真正原因。
2
小说的表面情节很简单,就是哈罗德接到老友奎琳病危的电话后,决定徒步去探望。这是小说的明线,暗线则是哈罗德的反省之路,反省他与儿子与妻子之间的种种,最终勇敢冷静地直面过去直面现实,忆起初心,重新找回平静与幸福,因此这趟徒步之旅才被称为朝圣之旅。
他的行走其实不完全是为了他的老友,他为什么要徒步?原本去看病危的好友可以直接开车或者搭车,很快就可以到达,627英里,他用了87天。因为徒步是缓慢的,让时间慢下来,这样奎妮的病也可以慢下来,更重要的是,他的心也可以慢下来静下来,他可以独自一人面对自己的内心,好好整理自己的思绪,回忆,反省,发现……身体之旅变成了心灵之旅。
他要找回他的儿子,死去的人不可能复生,他要的是勇敢正视与儿子的关系,正视儿子患上抑郁症并自杀的现实,虽然事情已经过去20多年,但其实他一直都没有勇气去正视。
儿子从小聪明乖巧,不用父母操心,轻松考上了剑桥大学,一直是他们的骄傲,但是哈罗德与儿子之间的沟通一直有问题,妻子一直觉得他不够爱儿子,而其实他只是不知道怎么做父亲,不知道如何表达爱。
剑桥毕业后的儿子却成了酒徒,甚至离不开药物,他患上了抑郁症,他心疼却束手无策,只能装作若无其事地加以掩盖,直到儿子最后自杀。
儿子幼时溺水的那个画面不断地在他脑海里回放,哈罗德跑向海边,却蹲下来要解鞋带,是救生员及时救了他儿子,晚一点儿子就可能没命了,为此妻子莫琳一直责怪他。他自己也一直在自责中无法摆脱或者干脆逃避。这种反省是痛苦的,但他终于能够面对了。
他也一直无法面对儿子的死亡,并因此没去见儿子最后一面,这也成为妻子一直怨恨他的原因之一,在面对老友死亡的那一刻,看到脆弱的哈罗德,妻子终于明白了其实他并非不爱儿子,而是害怕面对死亡,害怕面对亲人的死亡,其实她自己也一直在逃避,儿子房间一直保持他生前模样,她几乎每天都和他说话。
虽然他希望用自己虔诚的朝圣行为挽救老朋友的生命,但在行走的终点,面对让人不忍目睹的遗体,面对老友无可挽回的生命时,他变得平静,并且在妻子的鼓励下勇敢地面对了老友的遗体。
3
哈罗德和儿子之间的问题也影响了他和妻子的感情,在儿子死去的20多年里,曾经互相深爱的他们变得疏离,隔阂很深。
哈罗德在行走中反省,在家的妻子莫琳也开始了反省,在反省和回忆中发现了以前不曾注意到的细节,丈夫其实是爱儿子的,只是表达方式有问题,面对儿子令人痛心的种种,她也同样有责任。
她发现在她对丈夫的种种指责中都有另一面的存在,她不该只是责怪他。她也发现和想起了她对丈夫的爱,找回了当初恋爱时怦然心动的感觉。互相反省,终于能够理解并原谅一切,重新踏上爱的旅程。
小说的结尾是他们手牵着手在海滩上散步,并且不时地激起一阵笑声“他们又一次牵起对方的手,走向海岸,两个小小的身影映在黑色浪花的背景下,越走越远。只是刚走了一半,肯定有谁又想起了那句话,再次激起一轮狂笑。两个身影就这样拉着对方的手,站在海边,在笑声中摇晃”。因为他们同时想起他们第一次见面时的场景:“你说得对,连好笑都算不上。”哈罗德边说边用手帕擦眼睛。有一会儿他好像正常了。“那就是爱的威力。其实是最平常不过的一句话,一定是我们太快乐了,所以才觉得那么好笑。”
这让我想起那句“人生若只如初见”,这句话出自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现在几乎被说滥,都为感叹和感伤人生不复如当初,但换个角度说,如果我们一直不忘初见时的美好,那么美好就仍会一直存在。其实,人生何只如初见!
4
哈罗德一个人走到了疗养院,虽然历经艰辛,终于见到了奎妮,但奇迹并没有发生。他的朝圣之旅没有挽回老友的生命,加油站女孩的爱也没有让她阿姨战胜死亡。对于期待奇迹和一般鸡汤文的读者来说,这可能是个意外。没有奇迹的现实才是更真实的人生,我觉得这也让这部小说有了更深的震撼力。
小说没有渲染信念的价值,哈罗德相信了加油站女孩的话,走上了挽回老友垂危生命的旅途,最后奇迹并没有发生,它让我们明白现实的残酷,也让我们明白这个世界并非只有成功只有奇迹才有意义。
加油站女孩相信她的爱能让她阿姨战胜死亡,哈罗德也相信他的友谊能让朋友奎妮的病好转,虽然这两个奇迹都没有发生,但他们的信念同样是有意义的。而在哈罗德与妻子身上,可以说发生了奇迹,他们重新找回了失去的爱,年迈的他们,深度隔膜20多年的他们在面对这么多痛苦之后,却再次找回了他们曾经的爱,如同年轻的恋人一般,狂笑着共同走向远方。
当然,这段朝圣之路并非只有心灵和精神的象征意义,它也有实在的徒步旅行的意义。徒步运动如今在世界范围内成为流行运动,书中也写到了哈罗德不时遇到的徒步旅人,我也想起近年来自己所在小县城流行起来的徒步运动,徒步让人贴近大地,贴近自然,在司空见惯中发现陌生与新鲜。
5
这部小说还有一点让我倍感亲切的是,小说主人公身份如此平常,甚至是卑微。哈罗德只是一名酒厂的销售代表,而且是最默默无闻的那种,他的家庭也平淡卑微甚至有些不幸。如果从这个角度讲,哈罗德可以称得上是标准的底层了,但小说给人的感觉和我们通常所说的所谓“底层叙事”根本不同,它也完全不同于所谓的心灵鸡汤式的故事,它直面了现实中的种种,没有渲染痛苦,让我们觉得他的痛苦是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遇见的。
如此平常平凡的人,生活中也有许多愁苦,但他和莫琳第一次见面时,莫琳却觉得他身上有种从未见过的光芒。
也许我们注定平凡乃至卑微,但只要有爱的信念,再深的痛苦再多的错误也敢于直面和接受,并且始终不忘初心,那么这种光芒也将会一直伴随着我们。
虽然世事变幻,人生无常,但只要我们坚持“不忘初心”,就无需感叹“人生若只如初见”。如果我们坚持记住走过的过去,记住当初为什么出发——不论是理想信念还是人与人的感情,那么当初的一切美好就都可定格在现实乃至未来。
爱文字,喜读书,偶有所得,随手记下,有若干文字发表和获奖,著有散文随笔集《生活永远值得期待》,个人微信公众号:蒲公英的读书小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