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带的班是从一年级带上来的,今年是四年级,意味着我们在一起四年了。
在语文学习上,我觉得我们做得最好的事情就是坚持写日记。
从一年级的一句话日记到现在的日记周作文,学生们的进步让我看到了坚持就是胜利,坚持就有收获。
一年级的时候,学生们刚把拼音学完,我就和学生说:“回家后准备一个新的拼音本,我们要在上面写日记。”
很多学生还不知道日记是什么,我告诉他们就是写一句话,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唯一的要求就是拼音别写错了。
一年级用拼音写一句话日记,既能巩固拼音拼读、拼写的能力,又能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学生们写得很起劲,我每天看,把错误标出来,在正确的句子后面摁上一朵漂亮的小花。
到了二年级,学生们会写的字多了,但是还有很多字会认不会写。没关系,会写的字就写汉字,不会写的字就写拼音。不过,我鼓励学生写汉字,但是有一些小聪明的同学还是写拼音,因为拼音写得快,不容易出错了。
我又给大家定了一个新的要求:用当天学的两个词语写几句话。学过的词语必须写汉字。这样,学生由写拼音作文慢慢过渡到写汉字作文。
很快三年级了,我们由句子训练提高到段落训练,每天日记就是写一段话,其实三五句就行。这时候就越发能看出学生们的差异了。有的同学洋洋洒洒、文从字顺一大段,有的同学还停留在写流水账。
我又给大家提出一个新要求:只写一件事,把这件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只写一个人,把这个人的特点写出来。总之就是不要写多了,就写“一”,一个人、一件事、一棵树、一朵花……
写着写着就到了四年级,习作由段落升到篇章,在字数、内容和形式上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可是,学生生活单一,每天早晨从家到学校,下午从学校回家,家庭生活和学校生活每天都差不多,日记要写什么呢?
我又提出新要求:日记周作文。每天的日记不限制字数,想写多少写多少。内容也不限制,想写什么写什么。但是周末的时候,必须以这一周的日记为素材,写一篇作文。
学生的差距逐渐更大了,从每天、每周的日记里就可以看出:喜欢写日记的同学每天写得都比较精彩,写他们最感兴趣的事情,周末的时候选择其中一件,一加工就变成了一篇不错的大作文。不喜欢写日记的同学每天的日记还是一句话,干巴巴的,没有新鲜感。即使是周作文,字数也不过百,内容也很枯燥无味。还有个别的同学不写日记,不写周作文。我追日记追得紧了,他们就应付一下。要是不追,他们就又不写了。
我采取的策略就是表扬写日记的同学,大肆宣扬日记写得有进步的同学,尤其是在习作方面处于中下的学生,每当读到他们的日记,我就多方寻找里面值得表扬的词语、句子,用红笔圈出来,写上一句赞扬的话,还要当众读给学生听。
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很足,他们一看到哪个同学平时还不如自己,居然写了几句话就被表扬了,心里不服气,就会在日记上好好写。而被表扬的同学呢,尝到了写日记的甜头,还想更甜,于是又埋头苦写。
一个月,我就专门盯着两三个学生,天天表扬,天天鼓励,他们哪天不写日记都觉得不好意思了。
他们写日记的热情被点燃了,班里写日记的风气也变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