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一位80岁的老人回到公众视野,关于新冠疫情,提到“肯定存在人传人”。钟南山紧急登上了去武汉的高铁,留下一路疲惫闭目的身影。紧随其后的,是一场从武汉迅速拉响至全国的抗疫警报。这些天,只要是他的访谈,必定头版头条,他说的每句话,老百姓都信。
为啥?人们都仍记得,那个2003年义无反顾,敢于跳出来质疑的他,而那时的他,也已过60。这份对他的信任感,17年未变。钟南山的这份正向影响力,不仅在医学界,早已深入整个社会和人心。
一场疫情中,入镜讲话的人很多,为什么却是钟南山,他一开口,就迅速地获得了如此大的影响力?疫情之外,从他身上,我们可以学到些什么呢?
影响力有大小,但有很多相通之处。我想到了上个月我的一个同事找我的抱怨。正值年初,公司正忙于制定各业务板块的规划,他担任某领域业务负责人。
“我觉得老板不重视我这块业务,得不到他的支持:要人没有,要资源也没有,相比这块业务前景这么好,真让我气愤!”
我问到,“既然你这么看好,又能帮得到公司业务增长,你去和老板聊聊,怎么会获得不到他的支持呢?”
他停顿了下说,“我觉得我说不动他,可能是我对张总的影响太小了吧。”
我们每个人都觉得职场中有“影响力”是件好事,比如上面的例子中,若对老板有更多影响,我的同事就更容易获得老板的支持,或许要人手和资源也没这么难了。
我们如何提升自己的职场影响力呢?肯定不少人都想过这个问题,但同时,与之对应另一个声音可能更高 - 对老板的抱怨之声:“老板怎么不理解我啊,我觉得是他要不就是太狭隘了,要不就是领导力有问题。”
一方面,我们期望有更高的影响力,另一方面我们期待有个能理解我的好老板,这两者之间有关联吗?答案是肯定的,在两者之间,其实还有一个我们需要正视的问题 - 基于双方信任的“情感账户”。
什么是“情感账户”呢?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是这样描述的:
我们都知道银行账户就是把钱存进去,作为储蓄,以备不时之需。情感账户里储蓄的是人际关系中不可或缺的信任,是人与人相处时的那份安全感。
能够增加情感账户存款的,是礼貌、诚实、仁慈与信用。这使别人对我更加信赖,必要时能发挥相当的作用,甚至犯了错也可用这笔储蓄来弥补。有了信赖,即使拙于言辞,也不致开罪于人,因为对方不会误解你的用意。所以信赖可带来轻松、坦诚且有效的沟通。
反之,粗鲁、轻蔑、威逼与失信等等,会减少情感账户的余额,到最后甚至透支,人际关系就得拉警报了。”
人和人打交道,相互之间都存在这样隐形的情感账户,和自己的老板相处也不例外,只是这个账户是对你的能力、责任心,以及过往表现的一份综合评分。在和老板的每一次互动中,小到一个任务他会不会交给你办,大到关键时刻是否给你升职加薪,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情感账户”都在悄然地起着作用。
与影响力比较起来,“情感账户”在前,是影响力的基础。因此,我们在谈论如何增进自己的影响时,不如先思考下,我如何可以在老板的户头中多存点来的更有效。
理解是基础
理解他人是一切关系的基础。回到我的同事和我的那个对话中,面对眉头紧锁的他,我问到,“上个星期老板发的一个完整版的行业趋势分析,那可是他花了一个星期写的,你读了吗?”
他说,“看了一眼,忙死了,没仔细读。”
我打开了那份报告,找到了其中的一页,“你看,其中针对你负责的这块业务,他是写了趋势判断的,考虑到前几年的大幅增长,他认为未来的2~3年会出现回落。”
他情绪有些激动,“不是这样的,这个结论完全不对,我可以证明,他怎么都不来问我?”
“嗯,不过他也发给了所有相关的人,包括你在内。并提到了这是他的思考和理解,并询问各位有没有其它的看法。”
他没回应,有点不好意思。
如果你希望别人了解你的实际需要,首先要了解他们每个人的想法和需要,然后再去想如何支持。老板也是人,和老板打交道,我们更习惯“等靠要”,没花时间思考下老板是如何想的?他有什么立场?他可能存在的困难和挑战是什么?当你忽视了这部分,直径到他办公室去争取经费和人力,很可能导致谈话一开始就不在一个频道上,更别说怎么更好地达成自己的期望和目的了。
询问和聆听,存款的关键步骤
同事随后问我,“那面对这样的分歧,我去找他谈谈?”
“如何谈呢?”
“当然是把他这个错误的观念掰过来。”
“掰过来?”
他说,“对,我这这业务做起来了,肯定对老板的指标也很有帮助,难道不是双赢吗?”
“先等等,你了解他在规划中最关心的是什么吗?他今年主要面对的困难有哪些?你有没可能在某些方面帮的上忙,使得上劲?”
“这个,我想想…”
“他的视角和你并不相同,他有他这个层面看到的。如果你坚持你是对的,而忽略了他的考量,你觉得他会认可你吗?”
“嗯…,确实,如何谈呢?”
同事只觉得自己是对的,并认为加大支持他这块业务,就是在帮助老板。事实上不少人也是这么想的。但必须承认,我们所认为的“帮助老板”,老板却并非都买账。职场中会错意大有人在,不但没有达到存款的目的,反而做了个赔本的取款操作。
如何做呢?没错,从“问”开始,“问”是叩开双方会谈的好方法。给他人存款,最好的一个方式就是先了解清楚,对于对方来说,哪些方向和行为是存款,哪些则是无效存款。在试图建立信任的时候,搞清楚对方的期望是关键。
承诺与定期反馈,避免无味的取款
同事经过和老板的一次坦诚会谈后,初见成效。他对老板为什么这么想有了更多理解,达成了新的共识,并争取到了新的支持。
同样,在沟通之后,新的一轮存款取款才刚开始:支持和承诺是一对孪生兄弟。在获得了支持后,我们是否能遵守了承诺?在执行的过程中,我们是否给老板定期更新和反馈,让老板明确的知道你努力的方向?此外,过程中,老板适时的了解和参与,也是一种存款行为,也确保在出现问题的时候,能及时获得他的指导和支持。
承诺达成,当然是存款操作,反之,也要特别小心,因为失信承诺,就是很严重的取款行为。沃伦·巴菲特所说:“20年建立起来的声誉,可以在5分钟之内毁掉。”其付出的代价往往是5倍,10倍甚至更多,因此,承诺前三思,出了问题及时补救,而不是找借口,这些都帮助我们避免做无味的账户透支。职场中,我们要学会爱惜自己的羽毛。
情感账户:双向与长期
当然,“情感账户”中的存取是双向的,你无法做到只为对方一味地存款,而对方无动于衷,让账户健康的流动,是长期维持双方正常健康关系的基本。同样,在老板面前,有勇气适时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诉求,同样重要。遵循原则,同样参考之前提到的第一条:先去理解他人,这样,我们往往获得的收益更多,而阻力减小。
同时,也要留意到“情感账户”长期有效,不要太在意一时的得失,当存钱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水滴石穿,信任的力量就会自然发生。
文末,如果同样的问题再问一次:职场中影响力从哪里来?通过对“情感账户”的学习,会给我们带来新的启发:将视角放得更长远一点,不妨先从思考在职场中如何增加他人的情感账户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