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类古装剧中,大家经常能见到王公贵胄乘坐轿子的情景,那叫一个威风和舒服啊!我们也经常能听到古装剧中有“用八抬大轿娶你回去”的台词。譬如前段时间超火的《那年花开月正圆》中的痴情少爷吴聘,就对周莹如是说:
那叫一个财大气粗啊!
其实轿子的使用,在中国已经有4000多年的历史了。对轿子最早的记载,是在《尚书·益稷》中提到“禹乘四载,随山刊木。”意思就是:大禹出行乘四种不同的交通工具,走在山路和森林里。
后人解释四载分别为:陆行载车,水行载舟,泥行蹈撬,山行乘欙。这“欙”即是“轿”。这就是最早的轿子。
如书中记载,最早的轿子仅用于山行。倒不是因为轿子很舒服,而是因为牛车和马车在平路进展顺利,但山路险阻,地势崎岖不平,牛车和马车在很多时候就不能顺利通行,这才产生了轿子作为代步工具。
那时候的轿子我觉得肯定还没牛车马车舒服。那时候的轿子,就是两块木板上随便搭个座椅,俩轿夫在底下抬着。这种“轿子”,坐上去不仅屁股不舒服,而且晃晃悠悠的很容易就可能掉下来。要不是山路险,我估计没人想坐这“轿子”。
那时候“轿子”也不叫“轿子”,因为是用木板做的,又是轿夫在肩上抬的,就称为“板舆”或“肩舆”。
那时候的轿子,就相当于现代的越野SUV,机动性强,但是速度慢,不舒服。
官员真正将乘轿作为出行方式,是在东晋。
东晋时期,国都位于江南,当时经济重心还没有南移,江南穷啊!加上连年战乱,更是雪上加霜,江南根本养不起足够的马匹。所以马车和牛车,数量就极其稀少,官员们也坐不起了!
可是那些官老爷们一个个身娇肉贵的,总不能让他们下地走吧!所以需要牛车和马车的替代品。于是用人力抬的轿子,就倍受宠爱,开始流行起来。那时候的轿子专为王公大臣打造,不仅注重实用性,也开始注重美观性和舒适性,努力给官员们最好的呵护。
在东晋时期,轿子当然是达官贵人们才能坐啊,小老百姓肯定是没法坐的,只有抬的份。
那时候,轿子是给宰相大臣的特别恩赐,因此轿子在东晋社会中,已经成为身份的象征。《晋书·王导传》中就记载“会三月上巳,帝亲观禊,乘肩轝,具威仪。”意思就是:三月去烧香的时候,皇帝亲自去观看祭祀仪式,一路坐着轿子,好威风哇!
但是,并不是在任何东晋以后的朝代,官员都是这么舒服,可以出行乘轿的。一般在王朝初期,统治者好不容易才爬上龙椅,江山还没有稳固,不希望所谓的“阶级矛盾”过于激化,那帮农民把自己再弄下来。所以嘛,就得用各种规定来约束官员,希望他们银子省着点花,不要老是为难百姓。来彰显自己体恤民生,是明君。
譬如在唐朝初年,就有明文规定,官员一律只准骑马,不准乘轿,只有贵族妇女和年高望重者出行才可乘轿。这项规定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
但是随着统治的稳定,国库日渐充盈,外患也都平定。有钱不花干嘛过苦日子啊!于是皇帝和大臣们就渐渐开始懂得享受。坐轿子也是一样,在唐武宗时期,放开了对乘轿子的限制。但是,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坐轿子。那时只允许三品以上官员乘轿。在唐朝,侍中、中书令、六部尚书、御史大夫才三品,只有比他们地位还高的人才有资格乘轿。这……对大部分官员来说,说了等于没说。
宋朝亦然。在宋朝初年,官员出行乘轿仍不普遍。但比起唐朝的硬性规定,宋朝则是士大夫自觉抵制乘轿。他们认为乘轿是“以人力代畜力”,太不人道。这种自觉抵制的行为闪烁着宋代士大夫们人性的光辉。宗哲宗也曾颁布禁令:“禁京师人士舆轿”。
但凡事都有例外北宋名臣司马光就曾得到过特许,可以乘轿。但司马光估计是为了青史留名,不愿那帮史学家因为这件事用唾沫星子把自己给淹死,所以不愿意接受这种特殊待遇,坚决不乘轿。
时间到了南宋,国都迁到了江南,国家偏安一隅。轿子又开始流行起来。(是不是国都一在南方,轿子就能迎来自己的春天?)
这时候,经济重心已经基本完成南移,江南此时是相当有钱了,但是江南气候潮湿,道路泥泞。轿子就在一次发挥了其越野SUV的作用。官员出行开始乘轿,到后期轿子成为一种定例,再次成为身份地位的象征。
明朝初年,讨过饭(划掉)能体察民间疾苦的明太祖对于官员的要求那叫一个苛刻啊!估计是过惯了苦日子,知道那些吃人的官吏种种恶行。所以不允许官员乘轿。
直到景泰年间才放开限制。明中期规定“勋戚一品,惟年老宠优者方敢陈请,其他则不允许”。意思就是:皇上的亲戚和一品大员中只有那些老了走不动的还有皇帝特喜欢的才能坐轿子。那说了,也等于没说啊。
不过这项规定也没有彻底执行下去,反而到明朝中后期轿子已经成为一种极其普遍的交通工具,不论老少贵贱,人们已经习惯出行乘轿了。真是“旧时王谢家中轿,抬到寻常百姓家”啊!
最有意思的是,在太平天国后期,思想上已经封建腐化的洪秀全大肆封王。据统计,洪秀全他老人家一共封了2700个王,连他家搞卫生的,搞伙食的,他都给人家封个王。这个王,那个王的,数量之多,令人侧目。
这些王平时去开会得要坐轿子啊,下轿的时候轿子要停在门口。可是那么多王,那么多轿子,门口停车位根本不够了,所以这些王每回开会的时候,都得先到抢停车位。真是开了抢车位的先河。
在等级森严的封建制度中,轿子也是分等级的。其中很重要的区别,就是抬轿子的人数。民间多为二人抬的便轿。三品以上京城官员在京乘四人轿,在外乘八人轿。至于皇亲贵戚所乘的轿子,都是10人至30人抬,十分威严。
但是,中国古代最威风的轿子,得数明朝万历首辅张居正的轿子。
张大人的爱车,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什么悍马,加长林肯,跟张大人的座驾一比,全都逊爆了。
,
如图所示,首先是张大人座驾的体积。张大人的轿子需要32个人才能抬得动,少一个都不行。一般来说,一个轿夫肩上要承担50公斤的重量,那么32个轿夫抬得轿子至少得1.6吨啊!
这个巨无霸(划掉),张居正的轿子有个特别雅致的名字——如意斋。
这如意斋功能齐全,设备先进,风景优美,服务周到,是您居家旅行之豪华座驾。
据记载:张大人的轿子是由真定知府定制的。轿内空间广阔,不下于五十平方米,分为会客室和卧室两部分。会客室用来办理公务,接见客人;卧室供张大人休息。
人有三急,轿内还配备有卫生间,用来解决张大人的“个人问题”。轿子两侧带有观景走廊。回乡途中,工作之余,可供张大人凭栏远眺,既保护视力缓解工作压力,又能欣赏风景,对酒吟诗。可以说是十分人性化了。
轿子不仅体积庞大设施一应俱全,而且环境优雅,服务周到。案上笔墨纸砚齐全,卧室用兰花熏香,脚下铺设加厚的猩红地毯,踩上去一点声音没得。还配有两名侍女近身伺候,负责张大人衣食起居。
黄仁宇先生在《万历十五年》中这样写道:“张居正这一次的旅行,排场之浩大,气势之煊赫,当然都在锦衣卫人员的耳目之中,但锦衣卫的主管者是冯保,他必然会合乎分寸地呈报于御前。”直到后来,人们才知道首辅的坐轿要三十二个轿夫扛抬。内分卧室和客室,还有小僮两名在内伺候。”
我不禁感叹,有钱就是任性啊!这,妥妥的房车原型啊!
张大人的轿子不仅在京城里晃悠,还经常跑长途。
在公元1578年4月,也就是万历神宗六年,张居正从京城返回湖北江陵老家操办父亲的丧事。张居正此行,那可谓是威风体面,极其耀武扬威。黄仁宇先生在《万历十五年》中对这次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回乡之旅又有一段描写:“除了肃静回避的仪仗队,随从的侍卫中,引人注目的是一队鸟铳手,乃是总兵戚继光所委派,而鸟铳在当日尚属时髦的火器。”
不过想来这也并不过分。毕竟在外出行,安全总是第一位的。如此引人注目的“巨无霸”座驾,中间万一来个刺客啥的把张大人砍了怎么办?所以要配点高级保镖,也不算啥。
张大人的回乡之旅从真定开始,这样庞大的阵势回家,自然是一路绿灯。除非张大人喊停,谁也不能停下。
可是至少需要4米宽的道路,张大人的如意斋才能通行。可是古代道路交通没有那么发达,这一去数百里,中间所经河南、河北两省难免会遇到路不够宽、桥不够宽的情况导致“巨无霸”无法通行。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地方官们充分贯彻落实“要致富,先修路”的宗旨,为张大人所行之处开拓道路,加固桥梁,拍张大人的马屁,再借着修桥修路的事情好好捞上一笔。然后升官发财,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真是“一屁拍得大人笑,谁人都知要发财”啊!
这一来二去的,苦的还不是咱们老百姓!本来在家和老婆孩子呆的好好的,现在张大人来了,苛捐杂税不说,还得去给他老人家修路,家里的农田也没人耕了。明年的租又怎么交呢?
后来有位叫做杨四知的御史,在参劾张居正的奏折里,说他“归丧沿途,五步凿一井,十步盖一庐。”意思就是:张居正这家伙,回去奔丧,五步就挖个井,十步就盖个房子。张大人都有那么豪华的住处了,盖那么房子干什么?这个御史人品也不大好,看着张居正要失势就这么编排他,太损了。
但是不得不说如此大费周章、劳民伤财,皇帝看了心里不舒服,大臣们看了心里不舒服,百姓更是有苦而不能言。这为张居正以后的覆灭,埋下了伏笔。毕竟宫斗剧中无数的事例告诉我们:太招摇的人,下场一般都好不到哪去。
纵观中国轿子的演变史,轿子发展的趋势可谓是“舒适化、多功能化、平民化”。大家对于轿子还有几个常见的误区。
如上文所说,不是所有朝代的官员都可以乘轿的,也不是所有品级的官员都可以乘轿。百姓也不是一定不能乘轿。红楼梦元妃省亲那回,贾府所有女眷出行皆乘轿。虽然红楼梦具体说的是哪个朝代不清楚,但是根据曹雪芹生活的清朝,贾府那样的人家出行乘轿是完全可以的。
关于民间嫁娶的婚轿,是不能用“八抬大轿”的。三品以上的官员才能坐“八抬大轿”,作为普通百姓,坐“八抬大轿”是不合规矩的。民间婚轿多为两人抬或者四人抬。普通的老百姓嫁娶,甚至都有可能不乘花轿,“八抬大轿”实为罕见。所以开头吴聘说的那话,是不大可能实现的。
有钱能使磨推鬼,即便是在条件简陋的古代,有钱还是享受啊!中国轿子文化一脉相承,直到今天还有部分少数民族在婚礼中使用轿子来迎接新娘。轿子也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