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孩子来讲,虽然每次写作文都很困难,但造成这个困难的原因却每次都不相同。有时候是没得可写;有时候是心里有素材不知道该如何表达;有时候是表达出来了却被老师批评表达得不好。尤其是最后这种情况,让学生非常苦恼,大有“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的痛苦。
今天就请我的同事北京八中语文高级教师王海燕老师给大家讲讲,如何把心里已有的材料以恰当的方式呈现出来。
注:例文作者现就读于北京八中高一年级。
王海燕
文化名人类的作文是同学们比较喜欢的一类题材,因为可以将自己多年的读书感受诉诸笔端,将自己对古代先贤的了解与感情跃然纸上。但是因为事例来源于作者的阅读体验,如何将内容写得充实具体,需要同学们构思好再下笔。比如下面这道题:
西城区九年级期末考试的作文题:
“大家”,可理解为众人、大伙儿,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共同努力,会带来集体的精彩;“大家”,还可理解为在某方面有杰出成就的人物,获得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英模之中,就有许多德高望重、业绩卓著的大家,古今中外,这样的大家灿若星辰;“大家”,还可让人联想到大的家庭、家园,北京就是我们的大家园,她古老又现代,包容又和谐,处处彰显着首都的气度……这一个个“大家”,会带给你怎样的感动、思考或启迪?请以“大家”为题,写一篇文章。
从导语看,这个题目可取材的范围比较宽泛,既可以写古今中外的名人,也可以写自己生活的家园、家庭,有同学这样写到:
大家
周晓天
南宋的偏安使你壮志难酬,“归正人”的身份注定你仕途不顺,而你,在这国破家亡的时代,不屈不挠,书下那壮烈悲凉的篇章。你,辛弃疾,一位名垂千古的大家!
你出生时,北方就已沦陷于金人的铁蹄下,亲眼目睹汉人在金朝的统治下饱受痛苦和屈辱,你决定率众起义,希望能带领宋军收复北方失地,雪耻报仇,然而,南宋的怯懦和畏缩你不了解,抗金北伐化为泡影,你倔强的性格和执着北伐的热情反而让你屡遭排已,常被贬谪罢官……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伫立在郁孤台上,你凝望着清江水,南宋偏安一隅,也许只有你能看到北方汉人的凄苦处境,离人的泪水洒入这滔滔清江水。“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凭栏远望,想追忆故土中原的繁盛景象,眼前却是重峦叠嶂……此时此刻,你在想些什么?想雪耻报仇,收复失地?还是心中牵挂北方的百姓?担心他们的安危!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醉梦中,你率领铁骑,奔赴前线,在战场上驰骋,杀敌。你可曾梦到北伐胜利,大宋一统天下回归旧都开封府?你可曾梦到功成名就,百姓夹道欢迎,皇帝册封?当你内心忽然一落千丈,跌回冷酷的现实,不禁沉痛慨叹道:“可怜白发生!”
“中州遗恨,不知今夜几人愁?”你徒有凌云壮志,然而“不道功名蕞尔,决策尚悠悠。”据说你病逝前还大呼“杀贼!杀贼!”我明白,那是壮志未酬的不甘啊!
你的一生是悲壮的,你一心想着百姓,一心想着报效祖国,你的那份对家国的责任担当感动多少后人,你的壮词名句被人千古传唱,你——辛弃疾,终成一代名垂千古的大家!
这篇文章写得很有才气,小作者的古诗文积累丰厚,对辛弃疾了解比较多,字里行间能感受到作者的血脉偾张。但是因为疑问句太多,就显得语气不够肯定、观点不够明确,对这位大家的同情多于赞颂。作为宋代豪放词人的代表之一,他的豪情万丈、他的报国之志,应该给予充分的体现。作者最好先构思好从哪几个方面介绍辛弃疾,比如说爱国热情、爱护百姓、命运多舛、壮志难酬、宋词创作等,最好不超过三个方面,每一个方面的内容要具体。我给同学提过这样的建议后,他交给我一份修改稿:
你出生时,北方土地已经沦陷在金人的铁蹄下,在这国破家亡的年代,你忠心报国,爱护百姓,留下豪迈的宋词名篇。你,辛弃疾,堪称一位名垂千古的大家!
你自幼就亲眼目睹汉人在金朝的残酷统治,遭受屈辱和压榨,于是立志收复失地,雪耻报国。21岁那年,你参与耿京起义,抗金归宋。面对主和派的弹劾和嘲讽,你坚持主张出兵北伐,收复失地。为了巩固南宋军事力量,你“别创一军,以湖南飞虎为名。”在你的专心训练下,飞虎军发展成为兵多将广,武器精良,训练有素的强大军队,以至于“夷獠知有军威,望风慑服。”你可曾预料到,南宋末年与蒙古大军交战时,飞虎军英勇参战,为保卫家园立下汗马功劳!辛弃疾,你的爱国之情是如此深沉;报国之心是多么强烈!
你深谙黎民百姓的困苦,“田野之民,郡以聚敛害之,具以科率害之,吏以取乞害之……”你上书朝廷,一针见血地指出百姓的困苦处境,遭受压榨,主张严格管理官吏,善待百姓。在福建做提点刑狱时,你宽厚地对待犯人,把许多不严谨确凿的案子翻案。关心爱护南宋百姓的同时,你也牵挂着北方的黎民。“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伫立在郁孤台上,你凝望着脚下的清江,也许只有你能看到北方黎民的凄苦处境,离人的泪水洒入这滔滔清江水。你担心那里百姓的安危,希望能收复失地,拯救他们。
忠心报国,爱护百姓的你,因南宋的偏安软弱而壮志难酬,因刚直的性格和“归正人”的身份而屡遭排挤。于是你把满腔激情和报国热忱寄寓在词作中,“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以那种豪迈和雄壮打动着无数后人,“辛词”成为豪放派的代表。你不愿与朝中小人同流合污,被贬谪降职,但仍在词中抒发自己忧国之心。“中州遗恨,不知今夜几人愁?”
我肃然起敬。辛弃疾,你不愧是一位名垂千古的大家!
修改之后的文章内容充实了很多,举例令读者信服;结构也比较工整,对辛弃疾的赞颂与敬仰之情表达得充分且明朗。所以,“意在笔先”,希望同学们在写这类文化名人的作品前,将自己对他们的了解梳理清楚,从哪几个方面、按什么顺序行文,以及举哪些令人信服的例子,想好之后再落笔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