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1日-25日,我和祁芬、郭海军、刘斌老师带领问渠班三年级的26个孩子去天福园有机农庄游学,25日下午,参加游学的几位老师对这次农耕游学做了复盘。
这里我想先从“天时”、“地利”、“人和”几个角度来总结一下这次游学的经验和不足,供之后的班级以及学校农耕课参考。
“天时”——
选择在9月22日秋分前后去农耕游学,一方面是想在这昼夜平分的节气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能够很平衡地感受一日的节奏——上次我们早上六点晨圈时,正值太阳慢慢升起来,金光灿烂,整个大地都被照亮,是非常美好的体验。另一方面,国庆以后,天气渐冷,孩子们在农庄过夜,担心受凉。不过,从收获的时节来说,其实北京地区十一之后玉米才大面积成熟,我们来得还是早了点,没能真正体验大田劳作和收获。因为今年晚开学,所以我们新学期才两周就开始游学,前期铺垫不够充分,如果重新安排,我会考虑推后到十一假期后半段。考虑的重点是作物收获的时机,天气冷点都可以克服,尤其现在可以睡炕,不打地铺的情况下。
从游学的时间节奏来说,孩子们第一次游学,在一个地方呆上五天到一周左右是比较合适的。如果只是三天的小游学,昼夜节律和作息刚刚调整过来,就要离开了。这次孩子们基本上头一晚比较兴奋和陌生,不容易睡踏实(8点上床,10点以后才睡着,第二天4点多就被公鸡打鸣吵醒)。后面三个晚上,基本是晚上九点睡到五六点,最后一天甚至六点半了还有的孩子没起床,需要喊起来。
而身体的唤醒(新陈代谢系统和四肢的工作)就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让意识进入身体。这次在厨房掌大勺的祁芬老师分享说,头两天做厨房工作,就只是工作而已。到了第三天刷那个大铁锅,去干那些活儿,干到那个程度的时候,才从内心生发出成就感来。孩子干活也是如此,需要达到一定时间一定量,才能有所感受。从这个意义来说,一周的游学只能让已经落地的孩子体验到胜任感,对于还飘着的孩子(自我没有完全入驻身体,关注环境的意识不够),一周时间并不足以重建生活习惯和工作态度的,需要在日常生活中继续磨练。每天坚持去收拾打扫,生成整洁,会很有成就感,与环境互动的过程中产生自我价值感。
“地利”——
天福园占地150亩,创办近二十年,是个环境优美、生物多样性较丰富的农庄,这里放养的牛羊、上树睡觉的鸡和新生的小奶狗、小黄鸭轻易就捕获了孩子们的心。还有四处蔓长的花草,一切都是那么新鲜有趣,充满了生机。理想的生态有机农业,来自生生不息自足的循环系统,种植和养殖结合,人与动物、植物和谐相处,对自然不过度索取、有劳作也有休养生息……天福园正是在这样的理念下创办的有机农庄,是个微型的小生态圈,特别贴合华德福教育中对自然教育的理解。
有些遗憾的是,目前农庄人手不足,张老师只能以照顾农庄动物为主,而大田耕作、果树和菜地这些部分,都因为缺乏人工而有一部分撂荒了。这里有大片的玉米地和白菜地,又没到收获的季节,所以期待中的大田劳作,没能充分地展开。
这次孩子们主要的活动区域,集中在从宿舍区到餐厅这一片。田地过于靠近生活区,以及环境过于丰富有趣,这两点其实不利于孩子们长时间专注工作。在劳动过程中,有一些孩子就会游离出去,到鸡舍、厨房或是宿舍区游荡,缺乏投入在劳作中的意志力。
“人和”——
天气与农活的不确定性,以及临时发生的意外(农庄女工生病,缺乏人手),都增加了现场组织和分工的难度。很多时候,我们几位老师,包括农庄的张老师,都在“单打独斗”,完全靠默契来工作。我有几次晚饭后想和祁芬老师做回顾、或是找张老师商量一下第二天的安排,往往被孩子们叫走,很难找到合宜的时间。张老师要一个人照顾整个农庄的大小动物们,我们是生手帮不上忙;我一个人要负责孩子们的作息起居,又负责组织农耕劳动,因为缺乏充分的计划和沟通,只能随机应变,也不好把这些任务派给其他老师。(当然,我自己也不擅长给别人派活,组织管理经验不足。)
在游学复盘的时候,我建议主班老师和农耕老师要更明确的分工,主班负责组织孩子工作、照顾生活上和情感上的需要,要有专门的农耕老师来带领农耕劳动,并和农庄对接工作的安排。海军老师提出了非常有建设性的想法——农耕老师可以提前一周就在农场里劳动和生活,获得张老师的信任后,可以协助承担农庄里的一些工作,更清晰如何去带领相应的农耕活动。
在缺乏事先周全的计划和组织安排时,每个人自发的努力和补位显得格外有价值。这次游学我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也是从“人”身上学到的这部分。张老师喟叹说:“全中国也找不到几个像我这样的农民了。”确实如此,张老师一个人照顾着这么大的园子,这么多动物,身体力行着“自然之道”,她矫健的身姿、天真率性的言谈,抡起锄头载歌载舞,对于孩子们来说就是很有吸引力的存在,是我们希望孩子能够去看到的大写的人的榜样。而同行几位老师身上可贵的品质,也让我深深触动。
----------
以上是课程方面的小结。下面从孩子们的成长收获角度,来说说这次游学是否达到了预定的四条目标吧。
1.“分离”——能够独立照顾自己,包括情感上的成熟,关照自己,看到他人。
这次游学前,一些家长和孩子表达了不同程度的担心,不论是让孩子带着电话手表,或是承诺孩子可以随时去接他回家,都是父母还放不下心的表现。游学期间,也确实有几个孩子因为想家而忍不住哭了。度过最难的几天之后,孩子们明显更放松更自信了。除开刚刚插班入学的一个孩子,其他25个孩子都顺利完成了“分离”的第一关。回来以后,也感觉孩子长大了,更独立了。一些家长也表达说,自己的心态也有了变化,不再把孩子当小宝宝一样呵护,可以像大孩子一样去尊重和要求他。
2.“落地”——培养工作的成就感与责任感,全身心投入到当下。
总的来说,这次游学尽管有割草、磨镰刀、建造篱笆、播种冬小麦等一系列农活体验,但工作的强度还不够,一些孩子还游离在外,没有完全落地。有几个男孩一直在玩口说游戏,想象各种枪战场景,很难投入到农场的劳作中。这部分工作还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持续去做,通过大运动和家务劳动,唤醒身体以及照顾环境的意识。
3.“磨砺“——游学是一定要吃点苦的,从对未知的恐惧中,挑战自我,建立自信。
天福园既有自然的环境,又有很强的包裹感,像人类早期家园的伊甸园。这次游学主要的挑战是在和父母分离、适应农庄简单的生活条件——住宿、厕所和卫生环境等,都和舒适的家里不太一样。孩子们很喜欢从手压井里泵上水,我们的生活用水都是这样一盆一盆地打上来的,头一天大家主要觉得新奇好玩,慢慢就懂得了要爱护水源地。对生活品质有要求的女孩子们,用自己割下来的蒿草做了家门口的草垫子、挂在门上的驱蚊花环,把简陋的屋子布置得温馨有情调。我们不要纯粹为了吃苦而选择贫瘠的生活,就像三毛在撒哈拉沙漠的故事里白手起家,能够“苦中作乐”也是一项重要的生存技能,能让我们的身心更健康、胸怀更大。
4.“重建“——走出上帝(父母)创造的伊甸园,建立对世界的信任和稳定的自我。
在五天时间里,孩子们同吃同住,对自己、对别人有了更多的看见。我最开始安排宿舍的时候,基本是以孩子们平日里已经建立起来的关系为基础,过于小团体的,也会做一些打散。游学第一天宿舍分组,精灵组的女孩子们特别高兴地说:“我们几个最好的朋友都分在一个屋了!”结果游学几天中,她们经历了黏在一块儿,各有委屈和不满要投诉,要求换组被我拒绝,最后又能够相互欣赏和帮助的过程。
我在出发前请每个宿舍的孩子讨论组名和自己在组中承担的角色(火精灵,负责召集整队;风精灵,负责传递讯息、带大家唱歌、讲故事;水精灵,负责带领大家整理清洁环境;土精灵,负责安全)。有意思的是,不少孩子挑战了自己表面看来最不擅长的角色,比如平时总是不顾上收拾整理的孩子选择当水精灵,跳脱的孩子选择当土精灵,在集体里不吭声的孩子选择当火精灵……让我看到了孩子内在的力量和生长的愿望。
游学第三天遇到大雨天气,无法下地劳动。我临时安排每个宿舍的孩子自己排练节目,准备一场音乐会。要求只有一个——必须所有人都上场。女生组在认真排练竖笛歌曲之余(《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可爱的太阳》、《秋颂》),冰川组还有新来的一个女孩很大方地给大家讲笑话。男生组排练节目的认真程度也让我刮目相看,他们先是起哄要唱改编版的《蓝精灵》,一堆恶搞的词儿,被我把这个节目毙了。黑洞组火速改唱《燃烧我的卡路里》,吼得特别过瘾;黑豹组的男孩则是跟伙伴现学会了用五音竖笛吹国歌,不会吹的就唱。男孩们干活不够,有太多的能量需要释放啊!
游学是非常难得的儿童观察的机会。随行老师写的观察记录,有很多细致入微的感受,我还在整理中,希望能够在后续的家访和个体面谈中,和家长们有更深入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