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人们在各自的轨道上,快马加鞭,仿佛不快一点,就会被时代抛弃。但细观生活中,那些真正厉害的人,从来都不着急:行事缓、说话慢、为人稳。
1、行事宜缓。遇到事情,操之过急有时候只会火上浇油;如果不是火烧眉毛,把事情缓一缓,慢慢处理,事情反而会得到圆满的解决。
遇事要缓,不是行动缓慢,而是懂得先找到问题症结,思考应对之策,方才着手处理。
在做一件事情之前,中国人都是有一定思路的,我们会先把情况搞清楚,做出合理的判断之后,才有动作。
此举和《孙子兵法》中的智慧:“谋定而后动”异曲同工。遇到事情,先谋略对策,而后行动实施,表面上看似缓慢,实则事半功倍。
2、说话宜迟。真正有水平的人,说话之前,都先经过深思熟虑,所以才会显得慢悠悠。
这种人表面上看好像嘴很笨,语言迟钝,一般不轻易表态,不轻易下结论,然而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会说话跟说话多、说话快具有本质的区别。平日里,那些心直口快之人,往往口无遮拦、信口开河,不经意间,可能就会伤害到他人;
那些滔滔不绝之人,看似口若悬河,舌灿莲花,可能言之无物,喧宾夺主。真正厉害的人,尽管言语迟缓,却彰显缜密与扎实。
3、为人宜稳。内心成熟稳重的人,遇事从不心浮气躁,急于求成,而是懂得稳扎稳打,才能厚积薄发的道理。
民间俗语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性急喝不了热锅粥。”做人如果急功近利,想要一步登天,就如墙头上的草,头重脚轻根基浅,做不成大事。
书要一本一本读,路要一步一步走,虽然很慢,但是读过的每一本书、走过的每一步路,都会化作我们的思想和阅历。
做人稳重,是一种态度,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格局。沉心静气,把握节奏,终将行稳致远。
遇事,审时度势,谋定而后动,才能事做圆满;说话,谨言慎语,三思而后言,彰显心思缜密;做人,不急不躁,耐心而踏实,方才行稳致定